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花木兰真实存在吗?

微刊第341期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传播媒介就是那首《木兰辞》。

但又有人在读那首《木兰辞》时,大脑灵光一现:从军12年啊,不短的日子里,却没有人发现木兰是女儿身,表示怀疑。

其实,这根本用不着怀疑,花木兰的确真实存在。

第一,花木兰是鲜卑族人。这个民族,从来都尚武。木兰从小习武的话,那体格肯定不亚于普通男子。女扮男装,在体态上就不会被人识破。

第二,木兰辞中这样描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由此判断,木兰在军中可能是做侦察传令等事情的,这样与其他普通士兵密切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也很难让人察觉她是女性。

《木兰辞》大约作于南北朝北魏时期,最初被收录到南朝陈的《古今乐录》。明代文学家徐渭将诗歌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从中可知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第三,木兰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存在的。文学来源于生活。而且,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并没有为单纯虚构的文学人物建造庙宇的传统。而在唐代花木兰还被追封为“孝烈将军”,足见花木兰在历史上一定存在原型人物。

第四,也许是因为木兰为国拓展疆土,替父亲担当分忧的精神,感动了千万崇尚礼孝的中国人,我们也相信定有真实人物存在。

最后,《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有语:“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无论历史还是野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她的精神,滋养着后人。就连美国都据此拍成了动画片,让花木兰的形象走向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木兰
郭茂倩(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终年59岁)
木兰诗《乐府诗集》北朝民歌
女扮男装,和一堆男人一起奋勇杀敌的花木兰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我所喜欢的一百五十首诗词(四)
邢台名人7:北魏巾帼英雄一木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