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法建交法国代表抛出难题,周总理巧妙回复,让对方顿时语塞

在中法建交谈判中,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代表富尔对接见他的周恩来总理谈到“你是否介意因为戴高乐总统在二战时期与蒋介石的交情,法方就承认蒋介石的台湾政府?”

这一问给周总理埋下不小的陷阱。如果回答不当,就会使得法方在中国的原则问题——台湾问题上找到破绽,这将对我方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让富尔万万没想到的是,周总理仅仅用了一个例子,就化解了他的刁难,让自己哑口无言。

周总理到底是怎么回复他的呢?这件事还得从中法建交的始末上慢慢谈起。

新中国诞生不久,从1950年1月到3月,西方国家如挪威、瑞典、丹麦、芬兰、瑞士先后予以承认并建立了外交关系。当时,胡志明领导的越南人民抗法斗争如火如荼,因为中国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解放战争。法国政府因此拒绝承认新中国。

1954年4月至7月,日内瓦会议召开,周恩来率团出席。会议初期,法国本来可以直接同中国对话。但法国当时的总理拉尼埃是主战派,不谋求实现印度支那和平,因此在会议初期,中法双方没有进行接触。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法国拉尼埃政府倒台,孟戴斯·弗朗斯组阁。同年6月19日,孟戴斯·弗朗斯总理曾到中国大使馆会见周总理。这是中法两国总理首次会晤。这次会晤,在一定意义上乃是打开两国关系的起点。孟戴斯-弗朗斯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我深感法国不承认事实上存在的新中国是不现实的。我有意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可惜我的政府很快就倒台了。'

戴高乐将军

1958年戴高乐在法国重新执政,对美国在北大西洋集团内称王称霸、控制西欧甚为不满,主张“欧洲人的欧洲”,和西德等6国结成欧洲共同体。他还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左右世界事务,反对其推行核垄断、核讹诈政策,积极发展自己的独立核力量。

戴高乐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和第三世界国家为伴,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争夺法国的大国地位。他需要争取中国这个第三世界的大国。同时,法国同中国建交,可以冲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由法国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以显示法国的大国作用。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计划,谋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准备同美国唱对台戏,承认新中国。

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世界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法国和中国分属这两个对立的阵营。中苏关系破裂后,在客观上法国和中国在各自所属阵营的处境相似。

戴高乐回忆录中有关外交政策的表述

法国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中是个坚持独立不服从美国领导地位的盟国,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中不跟苏联指挥棒转的独立自主的国家。法国在西方世界高举反对美国霸权的旗帜,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坚持反对苏联修正主义。两国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要反对美国。法国反对两个超级大国,但主要反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中国反对两个超级大国,当时也侧重反对美国,谋求建立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

曾两度担任法国总理的埃德加·富尔同戴高乐关系一直密切,早在二战期间,他就出任过戴高乐流亡政府的副秘书长。富尔对中国友好,一向主张承认新中国,支持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中国进行谈判,富尔是最合适的人选。1957年5月20日至6月22日,下野的富尔及其夫人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广泛的考察。访问期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分别会见了富尔夫妇。

毛主席会见富尔夫妇

在毛主席接见富尔时,毛主席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阐明了中法关系的利害。富尔回国后,将他的这次经历写进了《蛇与龟》中,书名是源于毛主席的诗句'龟蛇锁大江',文章明确表示:'法国没有奉行'两个中国'政策的理由'并借用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句,意在表达中法是隔岸相望的蛇山与龟山,希望法国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从富尔第一次访华后,可以说,他同中国领导人也建立了一定的友谊,便于帮助沟通情况,商谈问题。

1963年8月20日上午,富尔到我国驻瑞士大使馆同大使见面,开门见山地道出此次来访的目的是:要求再次访华,希望能再次见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并就当前国际局势及法中两国关系交换看法。

《蛇与龟》

富尔接着说:法中没有外交关系,不能通过彼此的大使交换意见,这是不正常的。他认为他与双方领导人都有一定友谊,可以帮助沟通情况,谈些问题。访华日期希望能安排在10月。富尔在应邀前往中国之前先去见了戴高乐,戴高乐见到富尔后说:'两年前,我就承认中国问题征求过你的意见,当时你说不能有所作为。现在,你是否还持这种看法?'富尔回答说:'我想一切都变了。'他说:'我已收到访华邀请,行期定在10月中旬。'戴高乐就说:'好吧,您到中国去。不过,您要作为我的代表前往中国。'

两人还当场商定,为了使这次秘密使命不引起外界注意,特别是不引起美国的察觉,富尔在访华前,要先访问柬埔寨会见西哈努克亲王,然后从香港去北京。回程时再访问缅甸,向戴高乐汇报访问结果。此次,戴高乐还将一封亲笔授权信交给富尔,代表他同中国领导人商谈法中关系问题。

当谈到台湾问题时,富尔提出了怎样的看法?周总理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富尔第二次访华是代表戴高乐的一次重要访问。他于1963年10月22日抵达北京,次日周恩来总理便同他进行了第一次会谈。以后,又同陈毅副总理一起进行了多次认真、坦诚的会谈。

中法建交谈判自始至终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富尔到达中国后,同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北京、上海共进行了六次实质性的会谈,会谈取得了重大成果。

周总理会见富尔

应当指出,北京、上海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富尔带来了戴高乐对华建交的三个方案:无条件承认;有条件承认;短期内承认。这三个方案是戴高乐同富尔商定的。戴高乐希望能争取到立即实现第一个方案。第二、三个方案是备用方案。

周总理会见富尔时对戴高乐的建交三个方案明确做了答复,指出:法国可以从与中国完全平等地位出发,在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全建交方式,如瑞士与北欧诸国那样,也就是说法国先同台湾断交,然后同我国建交;半建交方式,如英国、荷兰那样;暂缓建交。周总理指出:中方欢迎积极的、直接的建交方式。

富尔在谈判时表示,他们希望中国不要坚持法国先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台湾断绝关系,对法国来说,若要驱逐蒋介石在巴黎的代表是不愉快的,这是一个礼遇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

富尔转呈戴高乐给毛主席的信件(译文)

当时的法国戴高乐政府虽想同新中国建交,却又在台湾问题上放不下包袱,拒绝主动宣布同台断交。富尔的解释是:蒋介石政府曾在二战时帮助过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紧接着,富尔就向周总理提出了开头的那个问题。

周总理听了富尔的话后,严正指出:蒋介石集团是被中国人民推翻和赶走的,这是中国人民意志表现的结果。周总理说:中法都是'有自尊心的民族和奉行独立的国家',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对此,他对富尔说:“我们都知道,皮杜尔是反对戴高乐的。如果他在外国势力的扶植之下,成立了流亡政府,那么中国能否因为一度与他有过接触,不承认现政府,而承认流亡政府,或者两个都承认呢?”

接下来的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为缓和气氛,给富尔更多思考时间,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对策,中方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天安排富尔到内蒙古等地访问。在富尔离京的时间里,周恩来一直在思索如何在两国建交程序问题上打破僵局。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原则立场。为了寻求摆脱法台关系的办法,并照顾到戴高乐的处境,周恩来总理在坚持反对'两个中国'的原则立场的条件下,于1963年10月31日提出积极地、有步骤地建交的变通方案。即中法建交三点内部默契。

同年11月2日,中方以《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的形式,向富尔提供了中法建交的方案,内容有三点:1.法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正式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建议立即建交,互换大使。2.中国政府复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欢迎法国政府的来照,愿立即建立外交关系,互换大使。3.双方同时发表上述照会,立即建馆,互派大使。

中法建交三点内部默契主要内容

富尔的成功访华更加坚定了戴高乐与新中国建交的决心。此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就一些细节问题展开谈判,建交事宜基本达成一致。富尔回到巴黎后,1963年12月12日,法国外交部派公使会见我方大使。他说:在1961年6月扩大的日内瓦会议期间,陈毅外长和法国外长谈过发展中法关系问题。不久前,富尔访华又同中国领导人谈了法中建交问题。法国认为,法中双方都有建交的共同愿望,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法方认为法中双方已就建交公报达成了协议,提出在1月27日或28日巴黎时间中午12时,在北京、巴黎同时发表公报。

接着,双方就发表公报的时间进行磋商。经过磋商,决定在北京时间1964年1月27日下午1点半或2点半,双方同时发表公报。

法方代表提出法国的《世界报》每日下午3时出版,希望能及时在该报上宣布建交消息,故提出在巴黎时间12时发表公报。这样中法建交协议就达成了。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轰动国际社会。

中法两国建交消息在报纸中的报道

1964年初,富尔借接受记者采访之机,公开向法国新闻界发表谈话,说台湾的蒋介石不能代表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政府,法国应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富尔的言论,引起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三番两次地约见法国驻美大使,要求法国政府不要与新中国建交。随后,美国国务院又给法国政府递交了照会,强烈反对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戴高乐却丝毫不理会美国的照会。

法国是美国在资本主义阵营中重要的盟友,为阻止中法建交,美国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和舆论,继续给法国政府施压;另一方面派人劝说蒋介石不要马上宣布与法方断交,故意给戴高乐一个大难堪。

中法建交公报发表后,国民党驻巴黎'大使馆'赖着不走。法台关系的走向颇为引人注目。同年1月30日,毛主席在接见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代表团时,向法方发出明确的信息:法台关系不解决,'我们不接纳你们的大使,我们也不派大使到你们那里去'。所以当时中法的首要任务是'驱蒋'斗争。法方要求中国代办先去巴黎,以利于挤走台湾的'外交代表'。于是,先遣人员定在1964年的2月14日离京赴法。

同年2月10日,法国政府正式通知台湾驻巴黎的'外交代表':北京外交人员到达巴黎,台湾外交代表机构就将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当时,令许多观察家感到惊奇的是,中法宣布建交后,蒋介石集团只提抗议,并在报刊、广播电台上对法国政府及大陆共产党大肆进行谩骂、攻击,却一字不提与法国断绝外交关系。直到许久之后,人们才明白:蒋介石集团迟迟不宣布与法国断交,是美国在背后捣鬼和调度。

中法宣布建交后,台'外交部长'沈昌焕电告驻法'大使馆',要求其'处变不惊,不屈不挠,守好馆产'。由于戴高乐不希望过于刺激蒋介石,故盼台湾当局冷静、低调、自动与法断交,并悄悄撤回驻法'使馆'人员,但由于美国在背后作梗,使戴高乐未能如愿。

蒋介石不宣布断交,也不撤馆走人,法方不得不撕破脸皮,采取硬办法了。1964年2月10日,法国驻台'使馆'临时负责人萨拉德奉命会见台湾当局的'外交部长'沈昌焕,告知法国已与新中国建交,台湾方面的人员已无理由再留在巴黎。萨拉德还告诉沈昌焕,台湾驻法国'大使馆'的馆产,按惯例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

法国方面下了驱逐令,蒋介石感到无法拖下去了。为了保住'面子',蒋介石不得不宣布与法国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并撤销其驻巴黎的'外交代表机构'。法国也宣布相应撤回它驻台湾的外交代表机构和外交人员。

'驱蒋'问题就这样顺利解决了,它为实施中法建交扫除了最后一个障碍。法国首任驻华大使佩耶于同年5月27日抵京。中国首任驻法大使黄镇亦于同年6月2日到任。中法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进程宣告圆满完成。

法国是世界上唯一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不首先宣布同台湾断交的国家。这种建交模式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法建交,是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巨大胜利,也让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了产。正如匈牙利政论家萨波伊斯特万所说:'法国不管美国的公开威胁和抗议而承认人民中国,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

对中国来说,这是同西方国家关系的重大突破,其政治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过了两国本身的范围。它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中法建交后,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葡萄牙等西方国家也纷纷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英国、荷兰等国也将同中国的代办级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台湾问题是中国与任何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问题,承认“一个中国”,是世界其他各国同中国进行交流合作的基础。在中法建交的过程中,以毛主席、周总理为代表的领导人和外交人员以高度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问题下,完成了出色的外交任务,成就了一段外交佳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法建交:1964年的“外交核爆炸”
“法国应该直接倾听中国的声音” ——被称为“外交核爆炸”的中法建交
毛泽东是如何推动中法关系发展的?法国总统:他是过去25年世界上居支配地位的人物
我国唯一一次:没和台湾断交,就与法国建交,主席一番话揭示真相
戴高乐的终生遗憾
大使夫人朱霖回忆录 | 任职法兰西(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