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诗经》里的名树檀
《诗经》里的一些植物,立于遥远岁月的那头,千年以降,和那些名篇一起不断被人们吟诵。这些植物,不但借以比兴,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感情,有的上升为某种文化符号,如桑梓、甘棠;有的实实在在发挥了利世功用,如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2500多年前,大河北岸,古魏境内,一群伐木者在林间一边劳动一边歌唱,以坎坎作响的伐木声起兴,最早唱出了人间的不公平以及对不劳而获剥削者的讽刺和控诉。
  以往读《诗经·伐檀》这首诗,将其所归“魏风”之魏,模糊当作了战国七雄之一赫赫有名的大国。于今方知,此魏非彼魏,《诗经》里“魏风”的魏,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小国,故址在今山西芮城,公元前661年为晋献公所灭,以其地封给晋臣毕万。战国时魏国的统治者,就是毕万的后代。《史记·魏世家》:“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古魏之前,同地域为芮国,殷商时的虞芮让田典故就出自这里。
  那时的黄河,尚处于原始生态,波澜不惊,水流清澈,波纹连片,两岸植被丰厚,林木茂密。清泠而壮阔的黄河,命名也简单,只有一个字:河,这也是它的独享之名。后世河字则由一河的专名演变成了千百条河流的通名。
  《伐檀》一诗,流传千年,使人们在认识彼时人间社会的同时,也认识了一种自然界的名树:檀。
  所伐檀树作何用?《伐檀》的一唱三叠后两阕首句“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予以明确回答:造车辐,造车轮。
  车辆能载物、代步涉远、为上层出行提供威仪,更是驰骋疆场的利器。西周、春秋时,封国众多,兼并战争频仍,而战争以车战为主,车乘的数量关乎一个国家的实力。周宣王时军队有3000乘,较大诸侯国的兵力有1000乘左右,即所谓的“千乘之国”。诸侯国的卿大夫封地也拥有自己100乘的战车兵力。不断的战争消耗,需要新的战车投入。犹如现代战争拼的是钢铁产量,那时的木质战车阵容靠的是源源不断的檀木供给了。
  砍伐下来的檀树,就近拖到河边,“置之河之干兮”“置之河之侧兮”“置之河之漘兮”。所谓干、侧、漘,分别代指河岸、一侧、水边的意思,这也正是为了下一步近河伐木、借水远运的便利。
  《诗经》的篇章大致产生于西周末叶与东周初年,且多数产生于周幽王时代,砍伐的檀树除了少部分为本地贵族家用,大部分被捆扎成木筏或装船,沿河溯流而上,再转入渭水,一路向西,运抵西周都城,或顺流而下运抵洛阳,供修建宫廷、制造战车等用。其实,伐檀远不止于此,可能从殷商时代的芮国就已经开始了,大量的檀树被砍伐,从黄河水道东运供给王朝都城建屋、造车所需。若如此,黄河之滨,中条山间,坎坎伐檀之声不息,绵延了数百年甚至更长久。
  《伐檀》诗篇传诵不绝,诗中的伐檀之处在当地也都有迹可循。今运城市芮城县东端与平陆县接壤处就有檀道庙、檀道村,皆以檀道而得名。逶迤芮城县北的中条山脉,曾经林木密布,广有檀树。当年伐檀的人们从山间伐檀运至黄河边,由北往南踏出一条平缓的下坡路,旧称檀道。年长日久,檀道旁人口聚集,檀道村、檀道庙也因路而生,上下相望。檀道庙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
  《伐檀》诗篇有限的一句起兴文字,信息无多,乍看之下,好像伐檀之处濒临河岸。其实,从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檀树的生长习性看,伐檀之处在近河的中条山间更为合理些。芮城县背山面河、东西狭长,南北宽仅18公里,且包含了山地,从中条山间伐檀向南运抵黄河边,相去距离不远,也符合诗句所写的场景。
  经年累月,来来往往,运檀古道以及山间、水涘,留下了多少伐檀者辛苦劳作的步履、汗水和劳动号子。
  《诗经》中有5篇写到檀。除上述《伐檀》篇,还有《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牧野地方极宽广,檀木战车鲜明又堂皇。《小雅·鹿鸣之什·杕杜》:“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檀木役车已破败,拉车的四匹马也显得疲惫,征人应该快快回归。另有2篇写檀树植于家园。《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子啊我求求你,别跳进我的家园,别攀折我种的檀树。我哪里是吝惜檀树,实在是人多嘴杂、人言可畏。《小雅·鹤鸣》:“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想去那个园里看,其中生长有檀树,檀树之下,还长着一些楮树之类的恶木。
  以上诗篇,注本对檀的注解只说是檀树,木质坚硬。而我所见到的三个注本中有两个注本分别将《郑风·将仲子》里的“无折我树檀”、《小雅·鹤鸣》里的“爰有树檀”之檀译成了紫檀。在我国名字带檀的树木有紫檀、黄檀、青檀等,那么,《诗经》里的檀究竟为何树?
  紫檀原产地在印度南部,我国近代才在热带地区少量引种。紫檀木即今人所说的红木,不是我国原产,自古通过朝贡贸易进入中国,木材极为珍贵,不大可能普遍为制作车辆所用。黄檀主要分布于我国中、南部地区,天然分布则远没有青檀多。青檀为我国特产,分布于华北以至华东、华南、西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木材坚实、致密,韧性强,耐磨损,在古代是制作车辆尤其是制作车轮、车轴的好材料。《诗经》诞生于中原地区,主要是黄河流域。所以《诗经》里的檀木不大可能是豆科的黄檀和紫檀,应该是榆科的青檀。
  青檀多野生于石灰岩山地和河滩溪水旁,古代除了造车用,还可作为建筑和器具用材,其树皮还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树形美观,树冠球形,树皮暗灰色,片状剥落,树龄长久,千年古树蟠龙穹枝,形态各异,秋叶金黄,季相分明,极具观赏价值。
  在《诗经》里屡次出现的高古青檀,今已难觅其孑遗。2016年,科学工作者在中条山夏县境内的太宽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2552亩的青檀群落,于河谷两岸分布绵延6.3公里。其中最大一株青檀树高14米,胸径48.7厘米,冠幅达15米。如此青檀巨树,令人望而生意,更会想到《诗经》里屡屡提到的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潇洒播诵(1285)诵读、趣解诗经《魏风·伐檀》“打工人之歌” 的 “青檀之志”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 (二十四)《诗经》里的“檀”都是青檀
诗经·国风·魏风·伐檀(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112 伐檀
国风·魏风·伐檀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