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荷塘月色》一文被批庸俗,莫言称“病态的唯美”,这在不在理?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

这或许是对朱自清先生最真实的评价,因为它将优秀至极的文作呈现在世人面前,但留给后人的绝不止于此。

晚年时期他曾身患胃病,每个月薪水只够买3袋面粉,全家却有12口人。

为了扶持某些“有心人”,美国开始发放救济粮,以此换来所谓的民心,事实证明了这一行为的荒谬,他们忽略了中国人身上最重要的东西——骨气。

朱自清带头在“拒绝美援面粉”宣言上面签字,并称“宁可饿死,都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很难想象,平时并不张扬的朱自清,关键时刻能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一切都是骨子里的东西在支撑。

作为近代优秀的散文家和诗人,朱自清的作品不止一次出现在教科书上,比如《荷塘月色》等等。

时隔多年,许多经典之句依然印象深刻,但部分后人的评价让此文漫在刀尖,甚至一度被人建议移除课本。

本以为是部分以偏概全的互联网大师借题发挥,殊不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在其中,表示《荷塘月色》是“病态的唯美”,这在不在理?

不同观点

文学界本来看法就众多,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待一些事情的观点自然会有所差异。

从常人的角度出发,《荷塘月色》绝对堪称一绝,各种写作手法和修辞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比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再比如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表面上看是朱自清先生一个人漫步荷塘旁所创作的文章,但许多细节描写让各位读者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现场的那种美。

过去、现在和将来,《荷塘月色》似乎永远不会过时,类似相关的话题下方还出现了一些评论:他为什么可以写得这么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余光中先生和莫言先生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余光中先生眼里,《荷塘月色》行文平平无奇,不过中学生水平,不会比喻,比喻都不高明。

简短二十余字,对此文进行了全盘否定,言语间没有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这篇文章是否真如余光中先生所说得那样不堪?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里之所以谈到了比喻,是因为余光中心中有个概念的定性:暗喻不如明喻。

二者之间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并无高低区分,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运用,如此武断、片面地评价此文,确实有失偏颇。

退一万步去讲,余光中先生在评价此文的时候,不过是以读者的身份,最多是比常人专业罢了,常人只需作为一个观点去参考,若不切实际则无需理会。

两个人根本都不在一个时代,加上“文无第一”的心态,字里行间不乏挑剔和苛责之意。

行文不自然

其次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谈到《荷塘月色》时,他表示“行文不自然,病态的唯美,这两点值得笔者好好说道。

这里还谈到了具体的细节,比如“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有点啰嗦,专业点真的如莫言先生所说,但诸位要放下特定时代下,用特定的眼光去看。

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时间为1927年,正值新旧思想交替,许多有志之士都在倡导白话文写作,朱自清恰是其中一者。

在自身文学基础上,朱自清开始了创作,荷叶、荷花、荷香以及上空的月色,全部被他描绘得惟妙惟肖。

诸位虽然不在现场,但还是会觉得心旷神怡、身临其境,又何来行文不自然一说?

特定时代的作品,就要以特定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以当下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作品,如果没有他们的为之努力,白话文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虽然没有人能做出定论,但诸位似乎都能脑补得到。

其实换个角度去思考,文学创作绝不仅限于某个标准,因为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写作手法等等。

结合朱自清所处的时代去看,能创造出如此优秀的散文,绝对是登峰造极之举。

再者,有交流才会有进步,提出观点时必须拿出相关的理论依据,这一点笔者并不反对, 但说《荷塘月色》是病态的唯美,确实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病态的唯美

在一篇文章中,莫言谈到“有无必要去上纲上线地分析一篇文章时”,顺手拈来举例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如今的语文课上,动不动叫学生分析一篇文章的思想,这其实是一种打击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式,就像《荷塘月色》一样,你只需要它是病态的唯美,读到那种情调就够了”。

说实话,笔者认为这番言论有些扯淡。

话虽然不好听,内心已经尽全力压制住自己的怒火,朱自清所处的时代,根本不是诸位所想的那般简单,他需要传递出一些精神力量,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病态的唯美?

同时,做任何断定前务必要先审视自己,莫言先生做到了吗?

笔者曾读过《丰乳肥臀》,这是什么样的风格,我觉得作者心里比谁都清楚。

将如此优秀的佳作定义为“病态的唯美”,那上面这本书又该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如此分析之法,确实有些刻薄和以偏概全。

一切正如他自己所言: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笔者实在不能理解这种逻辑。

从事文字工作二十余年,算不上阅文无数,但关于文字方面的积累定不亚于常人,我可以肯定地告诉诸位一点:《荷塘月色》绝对是一篇优秀散文。

不同的人看一件事,会是不同的观点,肮脏的心看什么都是“脏的”。

真的不知道说出“病态唯美”的时候,内心在做何种思考,难道试图引起某些人的共鸣?

笑侃人世间

圣者之道,正气凛然,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

斯人已逝,留给后人的是宝贵的文学财富,若不喜欢可以不去看,以偏概全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必然会遭到众人们的谴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是病态的唯美
名家怎么评价《荷塘月色》?余光中:中学生水平,莫言:病态唯美
余光中《乡愁》蒙蔽我们几十年,与朱自清相比,不过无病呻吟而已
余光中批评朱自清散文名作《荷塘月色》“比喻很多,未见出色”,你怎么看?
文章与文学作品
朱自清 荷塘月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