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峙晚年回忆淮海战役,总结了13条经验教训:杜聿明犯了兵家大忌
userphoto

2023.08.25 北京

关注

前言

图|刘峙

1948年11月12日,黄百韬兵团被围于碾庄,时任徐州剿总司令的刘峙在这天写了篇意味深长的日记:

“十四时杜光亭亲赴东线指挥作战。大楼图室已指定为作战指挥之临时办公室,余每日到该室一望。”

杜聿明飞赴徐州指挥徐蚌战场的大局,刘峙那会儿似乎已完全被架空,因此才特意酸溜溜的在日记中写了一笔。

杜聿明自己也很不好受,

1948年11月8日,杜聿明刚指挥葫芦岛的国民党军撤退,乘飞机从锦西机场回到北平,在北平刚和傅作义盘桓了一会儿,就接到了蒋介石发来的电报。

不看电报还好,一看吃了一惊。

之前,蒋介石会同国民党高级将领,制定了一个徐蚌会战的计划,原定以蚌埠为中心,击破解放军攻势,杜聿明回电表示同意。

可没想到才过了几天,蒋介石就又改了计划,决定采纳何应钦、顾祝同“守江必守淮”的战略。

杜聿明

杜聿明慌忙从北平飞奔南京,迎面被老蒋劈头盖脸一顿痛骂:

“别人讲你是救火大队的大队长,我看现在你到哪里,哪里火就大了,你还能不能干?”

杜聿明被骂的晕头转向,但他可不敢把跟傅作义讲的话告诉校长,只能唯唯诺诺的表示服从命令,飞奔到徐州,指挥解救黄百韬。

杜聿明告诉傅作义的原话是:

“东北共军将近百万,很快就入关,它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力远远地超过关内共军。从军事上讲,共产党一年以内将统一中国。”

对于刘峙来讲,杜聿明的到来似乎也解了他燃眉之急,但让他不高兴的是,杜聿明夺走了他的权力,要知道多年前在黄埔时,他还是杜聿明的老师,此刻时移世易,似乎自己确实有点落伍了。

刘峙可能确实不知道,蒋介石对他的指挥能力,不满已经达到了极点。

11月1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综核战报,碾庄之危机未过,邱兵团滞钝不能急进徐州,城防兵力太多,不能用全力在前方。刘经扶指挥无方,不胜忧虑。”

11月15日,蒋介石派顾祝同到南京,督导邱清泉、李弥二兵团东进,救援黄百韬。

尽管心里很不痛快,可刘峙却甘之如饴。

毕竟已经不用他操太多心了。

之后的日子里,刘峙虽然照例出席各种军事会议,可显然已经说不上话,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接待从南京来的高级将领,俨然一个“招待所所长”。

图|淮海战役要图

11月28日,刘峙带着徐州剿总撤退到了蚌埠,与此同时,蚌埠指挥所撤销,原蚌埠指挥所主任李延年改任兵团司令,刘峙的主要任务,就只剩下负责刘汝明、李延年二兵团北援。

当时,杜聿明兼任徐州前进指挥所主任,负责指挥徐州剿总麾下一多半的兵力。

刘峙已经彻底靠边站了。

有意思的是,在时隔多年后,刘峙在《我的回忆》中,形容自己赴任徐州剿总司令是“跳火坑”。

在一般的文章中,谈到淮海战役时,总是会有一句: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官刘峙作战无能,故在战斗前,国民党军布阵极为不利,与解放军作战处于被动及被分割攻击。”

不过,这里要插一句,刘峙虽然无能,可也绝对不是寻常意义理解的那样没有能力。

否则怎么可能身居高位,并且深受老蒋重用呢!

刘峙在内战之初,就以郑州绥靖公署主任一职指挥30万大军占领了中原军区根据地,中原军区五万大军不得不突围而出,损失惨重。

应该说我党当时为了和平,是付出了很大牺牲的,中原军区将士的鲜血不应白流。

不过,随着我军投入反攻以后,刘峙就越来越捉襟见肘。

1946年9月6日,定陶战役,在我晋冀鲁豫野战军进攻下,敌整编第三师全军覆没,顾祝同的外甥赵锡田被俘(后来被放回),刘峙以及参谋长赵子立撤职。

那时的刘峙也确实做好了“马放南山”的准备。

1948年夏秋,国民党军前线各个战场均陷入被动,原本坐镇徐州兼郑州方向指挥作战的顾祝同升任参谋总长,需要有个人出来接替顾祝同,蒋介石选中了刘峙。

刘峙那会儿在上海,正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1948年5月30日,何应钦给刘峙打电话,通知他确定他出任徐州方面的职务。

其实刘峙并不知道,蒋介石一开始没想起他,而是考虑让蒋鼎文到徐州,可各方面意见都没统一,蒋介石又打算让白崇禧到徐州,兼领徐州、华中两大剿总,可白崇禧“既要名,又要权”,与程潜(时任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争权,蒋介石很不高兴。

思来想去,就只剩下刘峙。

刘峙后来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何敬公允任国防部长,墨三兄又任参谋总长,公谊私交何敢袖手,重作冯妇良非得已,当无人以官迷见讥,盖系跳火坑之事非图任何享受也。”

应该说刘峙在日记中,确实给自己贴了不少金,把自己说成是临危受命,并自诩“庐陵文天祥(刘峙是江西吉安人,吉安古称庐陵)”。

刘峙在日记中,形容自己是明知道危局,却毅然决然去赴任的“文天祥”。

可事实上,刘峙在赴任前,那可是信心百倍。

不过,有信心归有信心,现实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图|豫东战役要图

刘峙1948年6月14日赴任徐州,第一战就赶上了豫东战役。

6月17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冀鲁豫、豫皖苏军区部队发起豫东战役,本来战前计划是打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结果邱清泉不上钩。

粟裕临时改变主意,打了开封,事后又玩儿了一把“帽子戏法”,把开封丢给邱清泉,趁隙打了区寿年兵团。

如果不是黄百韬兵团火线来救,豫东战役的规模还能扩大。

豫东战役是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首次配合作战,也成为后来淮海战役的预演。

刘峙被狠揍了一轮番,顿时偃旗息鼓。

后来刘峙自己也发现了端倪,他虽然原来是黄埔教官,却指挥不动黄埔出身的学生邱清泉,而邱清泉反倒对杜聿明毕恭毕敬。

从此以后,刘峙的权力无形之中就已经被蒋介石、杜聿明给剥夺了。

尽管杜聿明表面上,仍然维持了对他这位老师兼教官的尊重。

从1948年10月初一直到淮海战役落幕,对于前线整个局面,刘峙操心并不多。

整个10月,刘峙不是在视察部队,就是在去视察部队的路上,显得很悠闲,完全不似他在日记中所描述的那样,早知道我军会打徐州的模样(当时济南战役已经落幕)。

10月初,刘峙还抽空回了一趟上海,在家中住了几天才返回前线。

应该说刘峙当时也被我军的小动作麻痹了。

当时,粟裕为了麻痹国民党军,在济南附近开了十几部大功率的电台,不间断的运作,给敌人营造一种假象,我军在济南战役中损失惨重,需要较长时间休整。

从后来结果来看,确实起到了突出效果,当时国民党军在围绕徐州战事的计划上,举棋不定,迁延枉顾,以至于兵力调动上也很缓慢。

一直到11月5日,刘峙才从各个兵团的报告中,察觉到我军有南移的举动,这才遵从蒋介石的命令,下令将各兵团向徐州附近收缩。

可即便是如此,刘峙的动作也很慢。

明知道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离徐州最远,最可能先被我军围攻,但他还是坚持,把在海州驻扎的、原属于第九绥靖区的44军划归黄百韬麾下,结果白白耽误了两天撤退的时间。

应该说,从淮海战役一开始,刘峙能够接到全都是坏消息了。

刘峙后来总结徐蚌会战(淮海战役)失利的教训,一连列了十三条(因原文太长,这里只做节选):

一、对进退大计,迟疑不决,结果临时应战,而不是有计划、有准备的会战;

二、战区间协同不良,兵力转用欠灵活,尤其是黄维兵团未能及早东进参战,失去战机;

……

五、顾虑长江与淮河防务,结果处处顾虑,处处薄弱,以致分散了兵力;

六、各部队长个人之间,平时精神上有隔阂,战时不能有效协同,以致虽有大军,也难发挥最大合力;

……

十三、大兵团无后方之作战,本属冒险,竟不能发挥勇猛果决之精神,则危险甚大。杜聿明放弃徐州,本属冒险,却不能发挥勇敢果断精神,以迅速的行动击破共军,以致陷全军于危殆;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刘峙总结的十三条经验教训,本身是很有道理的。

整个淮海战役,刘峙整体下来就相当于是个局外人,自然能很冷静、客观的分析失败原因,可相比之下,他毕竟和杜聿明的遭遇有所不同,所以话里话外还是藏了一半、漏了一半。

从战略再到战术,刘峙都详细的谈了一遍,可唯独在谈到责任归属时,便顾左右而言他,大谈自己过往功绩。

打了一辈子仗,刘峙当然明白,战场失利的责任在谁,但他不敢谈。

一方面,刘峙完全不谈他自己的过失,他谈到黄百韬兵团覆灭时,只是谈了黄百韬贻误撤退时机,谈到了59军、77军起义,唯独不谈黄百韬是为了等他的44军才在原地停留了两天。

另外一方面当然就是蒋介石的原因了。刘峙后来谈杜聿明率领三个兵团撤离徐州,不能发挥“勇猛果决之精神”,事实上,不是杜聿明不能发挥,而是发挥不了,因为杜聿明即便是关闭了全军电台,依然用了空投命令的方式,让杜聿明去救援黄维。

以至于让杜聿明也忍不住感慨:

“不知有三军之权而统三军之任。”(语出孙子兵法)

无论是刘峙的日记还是后来他写的回忆录,在谈到淮海战役失利,还有一些小心思,就是表达对蒋介石变相剥夺他军权的不满,很多处都有写到,刘峙提出建议被杜聿明否决的情况。

刘峙言外之意即是认为,战场失利责任全在杜聿明,他自己不过是一名“蒋介石的高级传令兵”仅此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什么原因?80万对60万的国民党军竟被打成歼灭战
从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看刘伯承粟裕的作战谋略
黄百韬覆灭前说什么让粟裕后背发凉?10年后粟裕:此战多亏毛主席
蒋介石在淮海战役中失败,一切都是因为黄百韬,真正使坏的人是谁
淮海战役的胜利意义
决定国军淮海战役失败的五个生死瞬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