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从济南两室一厅的家,搬到了芝加哥的地下室

你好,这里是世界说的图文故事系列

八 零 / 九 零  华 人 新 移 民

Young Chinese Immigrants, born in 80/90s

他们出生于80、90年代的中国,还未成年时随家迁居国外,在跨语言和文化的转折中调整和自我探索。他们如何看“中国”?又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下塑造的自己?

第 3 期人物:曼哈顿白领 瑶楠

人物:李瑶楠

出生年:1987

出生地:山东济南

来美时间:2001年7月

入籍时间:2011年

初见瑶楠的时候觉得像是仕女图上走下来的姑娘:白得发亮的皮肤,笑起来弯弯的眉眼,干净清秀。她咬字谈吐一听就有北方人的爽朗,令人倍感亲近。

采访那天,我们到她住的纽约长岛市的公寓楼与她碰面。长岛市(Long island City)是纽约年轻职业人最喜欢的社区之一,交通便利、居住环境颇有格调,人们在这里居住,每天靠7号线通勤到曼哈顿工作。在公寓的公共区,隔着透亮的落地窗能望见曼哈顿城市天际线。

她给我们带来了她珍藏的小相册。里面有她在出国前十三年,每年生日时拍的照片。盯着这些照片看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看着她从小娃娃变成小姑娘。照片中,她的面前总是一桌好菜,背后的家中摆设干净整洁。她看着照片,忍不住笑:“我妈妈特别喜欢拍照,相册里面这些照片都是我出国前拍的。每年我生日的时候,我妈妈都会给我拍照,还要我换几身衣服来拗造型,小时候特别爱美。”

瑶楠的爸爸妈妈出国前都在大学工作。爸爸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博士,受邀到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做访问学者。2001年7月,妈妈辞掉了大学行政的工作,带着13岁的瑶楠移民来美国和爸爸团聚。当时爸爸工资不高,只租了一个地下室住。瑶楠回忆起在那个小小的地下室的生活时,眉头皱了起来:“我还记得当时打开门进厨房,不开灯还好,一开灯,案板上全都是蟑螂。那个情景都忘不了。“ 她还一哆嗦,摇摇头,像是想把蟑螂满桌爬的画面从脑中晃出去。不久,一家人搬到了更好的公寓。随着爸爸结束学业,在美国公司中找到工作,拿到工作签证,生活也渐渐宽裕起来。

除了生活上的转变与落差之外,学校生活对刚到美国的瑶楠来说,也颇为不易。来了美国之后,她进入美国的八年级开始学习,最难的还是“语言文化关”。高中的英语文学课上,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模仿莎士比亚作品写短剧。瑶楠和爸爸一块,在台式电脑上琢磨到凌晨两三点才勉强做完。这件事情,曾经让在国内语文很好的瑶楠很受打击。

当时她所在的芝加哥中学,亚裔学生并不多。她也曾因为班上非裔同学针对她的恶作剧,难忍委屈在课上嚎啕大哭。毕业的时候,当年“欺负”她的小男孩还给她的毕业纪念册上留言,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还写了:“你很聪明很棒。” 瑶楠高中毕业之后考上了印第安纳州的普度大学,并在波士顿大学攻读研究生。她大学期间拿到了绿卡,研究生时期加入了美国籍,目前在曼哈顿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做市场营销工作。

现在瑶楠的爸爸中国美国两边跑,还在搞科研工作。妈妈来了美国之后就基本上主内,现在算退休了,每天都会给瑶楠打电话发微信。瑶楠知道爸妈是想念自己、关心自己,但也忍不住笑着抱怨:“爸爸妈妈从小给我的空间都很大的,不会给我压力,但现在妈妈天天打电话都是一个话题:什么时候打算结婚。爸爸原本从不问的,前几个星期来看我的时候头一回问说,‘是不是要考虑个人问题。’”

虽然爸妈不在身边,沙皮狗胖胖跟随瑶楠从芝加哥搬到了纽约,像是家人一般,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我们带着胖胖在公寓外沿河的小道上拍照,胖胖面对着曼哈顿的天际线,一幅指点江山的样子逗得我们直乐。

虽然在纽约生活都算顺遂,被问到焦虑与担忧时,瑶楠望着曼哈顿高耸的大楼,坦言:“我现在其实还挺多担心的,想的很多,除了我自己的事业生活,爸爸妈妈的健康,我也担心胖胖。胖胖也十岁了。但我希望,自己可以开心地过每一天,珍惜当下。“

来美国的感受 刚来的时候挺痛苦的。13岁的时候,有很多想法就已经形成了。一是在中国有很多朋友。到这边之后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二是刚到美国住在爸爸租的地下室里。那个地方很小很潮。记得很清楚的是,一开灯,厨房案板上都是蟑螂,现在那个情景都忘不了。当时就会想,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在国内的时候,父母都在大学工作,爸爸教书,妈妈做行政,住在两室一厅的房子,家里总是干干净净的。大家不是说美国很好嘛?怎么住的地方就是这样的?落差很大。我就在那里住了一个礼拜,爸爸很快就找到了新房子,我们就搬出去了。

不过爸爸在那个地下室里住了一年多。爸爸当时是访问学者,工资也就一两千美金。我长大了之后就问我爸,当时来美国都是为了我吧?爸爸说,不仅是为了我,也是为了他自己。但我心里知道,我是独生女,爸妈为了我的未来做出了很多牺牲。如果我们选择在中国的话,他们再工作几年家里的条件也不差的。但考虑到我的教育和未来,他们决定移民到美国。

跨国转学的困难 

我因为英文不好被欺负过。有一次代课老师来上英文课,镇不住学生。我同学里有个非裔男生,特别调皮,坐我旁边,一直戳我,虽然我听不太懂他说什么,但他一直的一句“你不会说英文吧”,我听懂了。当时觉得自己特别委屈,一下子就哭了。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我。倒是一个白人女生把我拉到厕所去了。虽然我也不太懂她说什么,但她就一直安抚我,拍拍我,让我不要哭。后来毕业了,这个男孩就在我的纪念册上跟我道歉,当时那个男生在我的纪念册上跟我道歉说,“我很抱歉,我当时太蠢了。你会是很棒的,因为你很聪明。”后来我翻看那个纪念册,就觉得,小时候碰到一些人和事和你原本习惯的不一样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激动(那时候哭鼻子)。我想他其实也没有想要欺负我、贬损我,只是觉得好玩。班里就两个中国人,一个我,还有一个上海男生。我和上海男生就说中文,所以班里的人看着我们就觉得很新奇。

因为语言的关系,在学校里也没很交心的朋友。当时学校里有一个香港来的女生,但是她说的是很蹩脚的普通话,说什么我也不一定能听懂,但是我们俩那时关系很好,到现在也是。

高中的时候我去了一个公立学校,叫Lincoln high school(林肯高中)。前两年的时候语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印象很深的是,高一上英国文学课,内容是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老师有一次布置作业,说你们回去模仿莎士比亚的剧本写一幕剧出来。为了写那一幕,我回家和我爸就对着大台式电脑做作业,真的写到两三点。我爸以前语文都不太及格,让他用英文写莎士比亚的东西,就更痛苦。那门课我最后勉强通过。因为在中国的时候我语文很好,数学成绩一般。到了这里又变成,我数学变得很好,语言这方面怎么变得这么差呀。这是真的很大的落差。

但两年适应期过去之后,我就很快就觉得很如鱼得水了,数学、科学课程成绩也很好,也不需要爸爸辅导我。

 入籍的别样感受 大三的时候拿到了绿卡,念研究生的时候参加了入籍仪式。我的爸爸妈妈并没有选择入籍,但他们觉得我可能会在美国长期生活,入籍对我有一定的帮助。当时我自己去的入籍仪式,爸妈都不在身边。仪式是这样子的,唱国歌、宣誓,然后我领到一张纸,拿到这张纸就意味着已经入美国籍了,再用那张纸申请美国的护照。

宣誓时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直到我要回中国。我拿着我的美国护照去中国大使馆办签证的时候,使馆的工作人员问我要了我的中国护照,在上面剪了个角,说现在开始我的中国护照就已经作废了。当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的中国护照好像是我和中国的一个联系,这个联系被剪断了。从法律角度说,我已经不再是中国公民了。

Q&A

Q1 护照上的名字有改吗?

护照上还是中文名字的拼音,但是去上班,大部分人还是知道我的英文名,因为我觉得我的中文名字对他们来说太难发音了。

Q2 讲到身份问题,你现在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美国人”身份?

没有,奥运会的时候特别明显。女排比赛中,一开始淘汰赛,中国队和美国队打,美国队不是赢了吗,当时觉得说,“Shit! 中国队怎么能输了呢!” 当时我不懂排球赛的规则,还以为中国队已经被刷下去了。最后还是中国队得了金牌!那个时候就能看得出来自己还是偏向中国的身份认同,觉得自己还是中国人。

Q3 你会觉得自己讲中国和英文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性格吗?

倒不会。但我还是会觉得说英文没办法表达自己的内心,因为英文很有局限。有的东西在英文里面就一个方式可以表达,我知道这个词,但它的强弱度是不是我想要的,很难说,在中文有很多词汇可以选择。中文比较博大精深,用词非常多。

Q4 说说你的大学生活吧?

我大学是在印第安纳州的普度上学,离家挺近。虽然普度是party school(聚会文化盛行的学校),但我上学的时候很乖,没有参加姐妹会,去兄弟会的派对之类的活动。那时候,感觉自己还是比较迟钝的中国女孩,没办法参与那种每天party的生活,我感觉(文化的)差距太大了。大学时,到现在,都还是中国的朋友比较多。

Q5 父母对你婚恋状况是不是也很关注?

我爸妈还是传统的中国父母的。大学的时候有对象他们急,现在没有他们也急。妈妈天天微信我,每天都是同样的话题,关于有没有男朋友、打不打算结婚这些的。本来爸爸从来也不过问这些问题,但他上一次来看我的时候就委婉地说,“你是不是该考虑个人问题了。“他也不直接说,你要不要找个男朋友,他说是“个人问题”。还是很典型的中国父亲。不过我现在就是自主生活,所以父母对我的感情状态其实没有决定权。(笑)

Q6  和国内的同龄人接触,和她们的差别是?

大部分和我同龄的人已经结婚有孩子了,感觉和他们聊很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家庭、孩子、父母、房子、买车…….在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聊得来的朋友了。一般能聊的来的,都是在美国有上学或者工作之类的经历,我才会和他们想法上比较接近。大家已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了,已经不再是一类人了。

Q7 现在已经在纽约工作,会考虑再去中国工作吗?

我觉得可以回中国试一下吧,因为我从来没有回中国工作过。如果可以的话,去中国工作一下,感受一下也好。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要在不经意间,错过一些最重要的东西6
不让杂事影响行程
和朋友2019年03月29日 星期五B02 三城记
【江西】袁沁楠《小小动物园》
青楠,我与你的那些①
【湖南】倪梓楠《他伤心了》指导老师:张楚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