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十年代香港制衣厂 九十年代北移珠江三角洲

一九五零年,香港只有41间制衣厂,雇用1,944名工人,约占本港工厂总数2.8%及占本港制造业雇员总数2.4%。在五十年代,大量资金、创业人才和廉价劳工从中国涌入,本港制衣业藉此迅速发展。

来自上海、江浙一带的企业家和技术、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使纺织业在香港蓬勃发展.;上海是中国的轻工业中心和贸易中心, 抗战前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质高于香港, 而经济地位也高于香港。

抗战胜利后, 上海及江浙地区的企业家准备重新大展拳脚, 纷纷向美、英和其他西方国家订购了大批纺纱、漂染、织布、针织和其他轻工机器设备。

因内战原因,部份企业家就将这批机器设备运来香港;他们抵港后立即积极筹备并迅速开业生产, 并且聘用了不少原在上海及江浙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 成为香港制造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令香港的纺织业极速的发展起来。

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间,工厂数目以平均年增率24.9%增至3,491间,雇用人数以平均年增率24.6%增至148,025名。

制衣厂以中小型为多, 这是制衣业的有利因素。这些工厂制造多种款式的时装, 并能够在一个有效率的分包网络下, 配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本港制衣业越来越注重品质, 并能准时迅速交货, 因此声誉日隆, 竞争力亦随之提高。

香港制衣业也得到一些辅助工业的帮助。中国近代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资本集团- 荣氏家族中的荣鸿元、荣鸿三、荣鸿庆、荣尔仁、荣研仁等人先后来到香港, 他们和王云程等人创办了大元纱厂、南洋纱厂,并任香港纺织委员会委员6年;产品倾销到欧美等国家。

香港的制衣业可以生产各式各样的衣物, 不但可大批生产, 也可生产特定项目。他们可以就顾客自行设计或指定的成衣样办提供专业意见及协助。此外, 制衣业经常因应市场需求及时装潮流的转变而作迅速反应, 试验利用全新及更先进的衣料, 并深谙管理之道, 以求符合顾客的需求。1990年,香港厂商逐渐北移到内陆华南地区,于珠江三角洲投资设厂。

香港制衣业,拍摄于1950年代初。【摄影:丽莎·拉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蝴蝶效应!不是疫情国家的缅甸大量工厂被迫关闭
真维斯被时代丢下了车
李老板“跑路”了!仰光有一家中资制衣厂460余名工人无处讨薪
你见过80年代工厂工人结婚真实影像吗?
80年代工厂工人军事训练影像:刻苦训练,毫不松懈!
美国一家制衣厂发生火灾,员工用146条生命才换来一部“劳工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