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蓝鲸出来喷个气,都是爱你的形状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这种蔚蓝巨兽的研究从未止步。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蓝鲸心脏的1:1模型

图片来自:reddit

今天我给大家讲几个关于蓝鲸的最新研究,来补充、更新你对它的认知。

蓝鲸喷个气,都是爱你的形状

图片来自:《博物历》2020

为了生存,蓝鲸要迁徙

如果你看的是一张“普通”的蓝鲸分布图,那么它很有可能长这样:

图片来自:wikipedia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啊?这不就是一张世界地图吗?

蓝鲸分布图旁边,一般还会“贴心”地配上这么一段话:“蓝鲸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动物,除了北冰洋之外,另外四大洋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哦,原来北冰洋那块被涂成了白色,没有蓝鲸,其他大洋是蓝色的,都有蓝鲸。

事实上,如果精细描绘蓝鲸分布图的话,是下面这样的:

蓝鲸分布及迁徙路线图

热带和温带地区的紫色区域是蓝鲸的越冬地,高纬度的黄色区域是它们的觅食地,而绿色的区域则是它们迁徙或者游荡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区域。而图中蓝色的双向箭头则表示,蓝鲸会像大雁南来北往一样,过着迁徙的生活。

要知道,绝大多数的海豚(齿鲸)是终年留居于一处而不迁徙的,那里气候和海水温度全年都比较适宜,而且有充足的食物;但多数种类的须鲸、包括蓝鲸,则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

蓝鲸老母亲带着宝宝

图片来自:pinterest

蓝鲸的计划,可能赶不上变化

温暖的季节,蓝鲸深入到南半球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觅食,大嘴一张,鲸吞数吨磷虾。

而到了寒冷的季节,它们则会迁徙到低纬度那温暖的海域产仔、越冬。

蓝鲸换气时,喷出的水柱形成一道彩虹

图片来自:nature picture library

但是,何时吃完最后一口食物、恋恋不舍地离开觅食地长途跋涉去生娃,何时陪娃玩儿完、披荆斩棘前往寒冷的觅食地赶上磷虾高峰呢?

这些抉择令蓝鲸“头秃”。

科学家对分布于美国西海岸的蓝鲸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2019年发表的研究表明,蓝鲸何时北上,取决于春夏季节浮游植物爆发的平均时间(浮游植物的爆发意味着磷虾浪潮的来临)。

磷虾以生长在冰层下的浮游植物为食

图片来自:news.cision.com

但请注意,蓝鲸追随的是多年来春夏季节浮游植物爆发的平均时间,而不仅仅只感知当年的温度等因素,不是只靠一朝一夕的变化做出判断。这表明长期的记忆在指导蓝鲸迁徙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有点像中国古人常说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或者是形容谷雨节气的这段俗语“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抚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戴胜:是谁突然cue我??

图片来自:www.wowodx.com

“把握平均时间”、逐渐积累起“生活经验”,对寿命可以超过50岁的蓝鲸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年纪轻轻的你,都已经知道每天中午11点准时打开手机阅读《博物》的推送、吸收精神食粮了。

插播一句啊:为了不迷路,请各位给《博物》加上星标,不错过每天更新。

不过话说回来,蓝鲸知道啥时候去觅食地能恰到饭,倒真是挺厉害的!

看来我们对大自然、对蓝鲸的了解又进了一步。

然而,2020年发表的另外一项研究指出,十年来气候均温的逐渐走高,改变了磷虾的生长状况,也改变了蓝鲸对环境的认知,它们甚至会提前一个月抵达觅食地。

不过,假如环境迅速变化——特别是因为人类的原因而迅速恶化的话,蓝鲸可能根本没有办法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临门一脚”的临时措施来应对。

蓝鲸一口吞掉成群的磷虾

图片来自:《The Hunt》

家族断联,出现亚种

👆 还是这张详细的蓝鲸分布图,细看你会发现,上面标有4个名字,其实它们是蓝鲸4个亚种的名称:

1. Balaenoptera musculus musculus

(Linnaeus 1758)

2. B. m. intermedia (Burmeister 1871)

3. B. m. indica (Blyth 1859)

4. B. m. brevicauda (Ichihara 1966)

图片中从上到下依次是:

4. 侏儒蓝鲸( B. m. brevicauda)

1. 北蓝鲸(B. m. musculus)

2. 南蓝鲸(B. m. intermedia)

2017年,科学家发现南美洲西海岸的蓝鲸具有独特的遗传性,因此把它们划定为独立的亚种,甚至连“亚种名”都是那么的独特:B. m. un-named subspecies。

有些朋友可能会奇怪:蓝鲸怎么还分亚种呢?

要说“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但蓝鲸那么大的动物,运动能力那么强,大海中又没有崇山峻岭的阻隔,蓝鲸为什么不和亲戚们走动了呢?怎么就隔离、分化出5个亚种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给你举几个例子。

案例1

鼠海豚

鼠海豚(Phocoena phocoena),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等地,而阿根廷鼠海豚(Phocoena spinipinnis)则分布于赤道另一侧的南美洲附近海域。

鼠海豚分布区域

阿根廷鼠海豚分布区域

案例2

北露脊海豚

北露脊海豚(Lissodelphis borealis)分布于北半球,而南露脊海豚(Lissodelphis peronii)则分布于南半球。

北露脊海豚分布区域

南露脊海豚分布区域

案例3

贝氏喙鲸

贝氏喙鲸(Berardius bairdii)分布于北半球,而阿贝氏喙鲸(Berardius arnuxii)则分布于南大洋区域。

贝氏喙鲸分布区域

阿贝氏喙鲸分布区域

像上面三类这样——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被赤道阻隔在南北半球、天各一方的动物分布模式,叫做反赤道分布,类似的CP还有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

科学家普遍认为,这是由数千万年至数百万年前地质运动引发的海洋变化引起的。具体来说,500万年前北美洲与南美洲大陆“握手”成功,巴拿马地峡阻隔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联络,改变了洋流方向、改变了海水温度、改变了气候,也改变了鲸类食物的分布。

某些鲸豚类穿过了赤道暖流,扩散至地球的另一半,并在适宜的环境中安家落户,从此两个家族就失去了联系。

蓝鲸亚种之一,侏儒蓝鲸( B. m. brevicauda)

因此,温度不那么合适的“海水山脉”横亘在了几块适宜区域之间,而“食物荒漠”也阻拦了蓝鲸继续前行的脚步,这或许就是阻拦不同蓝鲸种群交流,并最终导致它们形成不同亚种的原因。

当然,对于具体某个物种来说,这一假说是否成立,还需要化石、地质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证据的佐证。

世界那么大,没想到对于蓝鲸来说,其实也只是在习以为常的一亩三分地中活动。

到浅海换气的蓝鲸偶遇人类小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大动物的排泄,蓝鲸排出200升亮黄色粪便,异于平时红色粪便
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动物:一天狂吃80000个“汉堡”,消耗5000万卡路里
我们每呼吸一口氧气,其中都有鲸鱼粪便的功劳
全世界有3.79亿吨磷虾?南极鲸鱼每年吃4亿吨,怎么还没吃光
为什么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吃素,而水里最大的动物是吃肉?
鲸鱼是怎么拉粑粑的?为什么说它们的粪便价值超过50万美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