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可知这6个方法?每一种虐心,却有效

家教智慧

在昨天的留言中有一条颇为醒目,也具有普遍性:我经常为管教孩子而感到束手无策,不管是喋喋不休地说教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说的急了,孩子有时候会反抗,不懂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爸爸有时候会体罚他,特别是小的时候,现在少了一点,但如果他犯了大错误,还是要打的,我也替孩子可怜,他就是不认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复

谢谢你的信任,将孩子的真实情况诉说出来,这种诉说本身意味着问题解决的一部分,许多父母可能将这些隐瞒终身而不愿意面对,也就一生无从解决,许多家庭悲剧往往就是在两代人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慢慢酝酿而成的。所有的看似'不听话、固执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家庭成因,只有解决了这个因素,孩子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接下来,尝试从父母的角度来看看对不服管教的孩子究竟该怎么做?这些方法被我所观察验证,对确实有效。虽然,它不能防止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可以帮助您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孩子从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关键是父母首先要有转变的意识,能认真去做这些细节。

父母要有'说到做到'的坚定

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孩子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0来表示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知道怎样能逃避惩罚,知道如何应对不坚定的父母。但当他知道您一定会在他做错事后怎样做时,他就可以预测那种行为的后果,自己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这一点? 其中关键的部分是家长不要心软,不要在'只此一次,下不为例'面前让步。总结出您认为重要的规矩,定好无论何时他们破坏这些规矩都会出现的后果,然后,将这些统统告诉孩子。例如,您要带他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告诉他违反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他犯错,就按说的来惩罚他。

父母不要当众轻视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最无效的方法,只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并不会因为您惩罚了他,就从自己做错事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当众的批评('为什么您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令其挥之不去。

如何做到这一点?

您要相信孩子,暗示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也就促进孩子做出了更好的行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这样想:'如果做了正确的事,我会感觉很好。如果通过做这种事我能得到很好的感觉的话,下次我还想再这样做。'

带着赞赏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确含义是'教'。如果您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您就会失去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收拾好玩具,您通过赞赏的目光这种具体方式提醒他,同时希望他怎样去做细节,必要的时候示范一下,效果反而会更好。

为什么要这样做?

您一定要认定一点:孩子自己也想做'好'孩子。可是同时他也渴望受到别人的注意。如果只有当他把玩具扔向小朋友时才能引起您的注意……那真是件糟糕的事情。当孩子把一件事做得很棒时,要多关注他,多给些鼓励和赞许,这会激励他下次做得更好。

如何做到这一点?

您不必因为孩子说个'请'字就大加赞许,但表扬他的时候应更具体些,不要只是泛泛地说:'做得好。'而应该说:'今天的衣服很整洁、干净,非常好。'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您会表扬他,以及原因是什么。'这种貌似表扬实为批评的话对教育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喊大叫、摔门、态度粗暴……很少有家长可以夸口说在管教孩子时从没失控过?只是,我们多数都会在事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失控的怒火会影响您管教孩子努力的成果。一旦他习惯了您的这种教育方式之后,会将您的话当作耳边风,慢慢就会变成您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用冷静、平和的语调对孩子进行管教,会让他感觉到您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做到您对他的要求。

如何做到这一点?

即将发怒前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几次,如果这些方法仍无济于事,最终您还是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告诉他,您也会犯错,但您能承认并改正错误。

认真的说明后果,并让孩子记住因果关系

'后果'这个词已经被理解为如果你不停止做这事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告诉孩子,后果,就是任何一种行为的结果-惩罚或是奖励。

为什么要这样做?

给孩子加深这种'原因和结果'的观念:做什么事情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样会教给孩子一种责任感。有一部分孩子对后果的意识不强,只想着现在干什么,缺少提前的预判,如果让一个孩子从感性的场景里面获悉理性的后果,那么,下一次再处理一些完全陌生的事件时,会有这个后果意识提醒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如何做到这一点?

养成一种习惯,在对孩子提出要求后向他解释一下原因,并偶尔对他的行为给予奖励。譬如,在去冰激凌店的路上,您可以说:'今天你表现很不错,我请你吃点东西。'当必须要采取惩罚措施的时候,也要将其与导致这种惩罚结果的行为联结在一起。卢梭有过一个自然后果法的案例,若打破了玻璃,什么也不说,就让孩子站在破窗前感受窗外寒风的凛冽,具体站多少时间你自己把握,卢梭那个时代让孩子站半天,都快冻僵了,现在估计不能这么做,但站一会,感受一下这个后果应该没问题。

亮明您的价值观,不能含糊其词

家长管教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将一个好孩子抚养长大成为一个好人。尽管我们都同意一个好人应具备的品质:诚实、尊重他人、宽容、慷慨,但实际上每个家庭侧重的都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您要考虑到,您希望孩子学到怎样的价值观,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做?

现在的孩子被外界大量不好的信息所影响,像什么'成年人很虚伪','及时享乐',包括昨天那片被热传的爷爷奶奶暑期培训孩子不吃亏教育……所以,我们要时常将我们认为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以免他们在良莠不齐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

如何做到这一点?

按您的价值观排列您的教育方式,假如您试图向孩子传递一种'家庭成员间应有一种互相照顾的责任感',请在为孩子做了些琐碎小事就予以奖励前深思一下,这种奖励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的,并在措辞中表现出来。

最后,当孩子将家长的价值观逐渐演变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这就完成了我们管教孩子的终极目标--将对孩子的教育变成孩子的自我约束。

当然,以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继续阐释开去,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望各位家长留言讨论,互动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该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说100遍孩子也不听话,这些惩罚孩子的方法比“打骂”更管用!
忍无可忍了能打吗?
宝宝不听话,可以打吗?
切记!这5类孩子再淘气都不能打,家长再生气也要忍着!
激将法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