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王子与方舟》武汉文化人系列散文之五  周西忠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骨子里记忆,一定深刻无比,辛酸的童年,就是他发奋的动力。年轻的时候他就获得鲤鱼跳龙门的转机,成了成功人士。他写诗,出集,撰文,编著。成就不小,可他心态平平。依旧是简装,依旧是便食,依旧是随意的谈吐,依旧是朴实的笑。他有好多的粉丝,青年人爱文学的,多数是从诗歌起步。先是写诗的找他,因为他平易,口碑好,写文章的也请教上门,慢慢地发展下去,粉丝们子女的作文也找到他辅导了。他一一乐意接受,并且逐一辅导。虽然已是正处级干部,他没有一点架子,脸庞永远是平易的笑,被辅导的孩子们,都觉得他象爷爷一样可亲。
  为什么乐意辅导粉丝们的子女?也许该去他的童年寻找答案。他的童年好苦,记忆也特别深刻。他对自己父母的祟敬,也是始于童年。在他的一篇散文里有这样的记叙:
  “下地回家,母亲锄头没放,就急急忙忙对我们呼喊:五伢、六伢、七伢、八伢,九伢,到塘里去打水。于是,一排高高矮矮的小男儿,各自拿着桶、盆、碗,疯一般向门前的水塘奔去。我就是六伢,我当然在疯跑中。母亲这时有更重要的事,她要到邻居家借火。借火是拿一个柴火把子,到邻居家灶堂里引火。然后再拿着火把回家,塞灶堂前,弓腰凑近冒出浓浓白烟的火把子使劲吹,直到吹出了明明亮亮的似红似黄的火焰,再才慌慌忙忙的把火把子塞进灶膛。除了借火,还常常借盐。借盐有特别的容器:小酒盅。酒盅约大拇指头大,借回了一平口酒盅的盐。没买盐还给人家,还得再借。有时酒盅底还有一点点,将就地混一餐。谁知八弟不买账,他不喜欢吃没盐味的淡菜,哇哇的哭,父亲见劝也不行,哄也不效,干脆拿水瓶的木塞塞住他洞开的嘴……家里经常吃菜糊糊,或吃白萝卜煮粥……一年到头也难吃得上猪肉……”
  “本就苦寒,谁知还有雪上加霜的劫难。记得是一个晚上,我睡得梦香梦甜的,突然被父亲打醒了,睁眼一看,不知从哪来的水,已经快平床高了。父亲推着一个加工粉条的大木盆,木盆里巳经蹲着七伢、八伢,父亲搂起我,象抛一段木桩似的甩在粉盆里。父亲推着粉盆出屋的时候,外面下着好大的雨。父亲抹了抹脸上的水珠,淌着水,一步步艰难地把我们三个推向湾子侧边的坡地,一片平时不让我们踏脚的坟岗。幸好出来了,我们刚踏足在坟岗,家的土砖屋像软了腿似的,慢慢跪在水里。父亲看着跪下的屋,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不断地抹着脸上的水珠……从那一刻开始,父亲的情结就定格到房子,甚至可以说,父亲以后所有的努力就是房子。水退后,从泥里掏出一根木料,搭建一家人栖身的房子……”
  六个儿子相继成人,他勤扒苦做,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只为了一根一根地买木料,做一个简陋的屋也要七、八年筹备材料。直到闭眼,他还觉得有愧,说没有给每个儿子一幢房子……离世那年他八十一岁,身板佝偻了,手也枯瘦,可他还觉得没为儿子们操劳够。跪拜在灵堂前的儿女,感恩哺养,也感恩含辛茹苦的传承。特别是他,王六伢,方志办的主任,更懂得父亲传承的深意。
  他有大名,是大名鼎鼎的诗歌王子王腊波,大名露脸的机会多,在这文章里,叫他王六伢更有意义。他搞方志,方志就是文化传承。站在更广义的角度,与粉丝们交流写诗,辅导孩子们写作文,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他年近花甲,行将退休,传承的观念更加浓厚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才更深地理解到,父亲咽气前,还在念念不忘为做屋筹备材料。中国的老人,特别是乡村里的都很物质化,明知快走了,明知什么也带不走,却偏要多添置一点,给后人留下。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从中年期就滋生了,愈老愈浓,愈老愈物质化。人生的后半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把传承的观念当成了动力和责任。离开了乡场,王六伢的传承观念不再是物质化,精神的文化的,也有传承的意义。有了这种感觉,辅导学生们写作文,也就有了乐趣。
  孩子们放寒假了,作文是老师必布置的作业,只是题目大同小异。无外乎有意义的一天啰,平凡的小事啰,王六伢当然不会这样出题。老套路的题目,写着写着也就上了老路,该出几个新题目,让他们练练笔。
  谁知年前的疫情突发,一切都改变了。新作文题涌来了,根本不用别出心裁地想了。问题是再没有时间辅导了。作为在职干部,春节假取消了,办公,不在办公室,而是下到下沉点:李集街来邾街街城区的路口。杜绝村民流动,阻击疫情蔓延,貌似枯燥,责任重大。总有村民无视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要冒险出门,哪怕要办的事不是很重要。王六伢文文静静的,,说不出气粗声高的狠话,只会苦口婆心的劝阻。抖狠的三句话可以解决问题,可他的劝说得五分钟十分钟,才让决意出门的人转身回家。一天下来,就觉得好累好累。
  回到家,吃罢饭,喝口水,手机就响了。下一截的繁忙开始了。
  “王老师,昨天你布置的作文我儿子写好了,你有没有时间看看?”
  .″王老师,可不以再出一个题,我姑娘说不喜欢写戴口罩,她没有出门,也没有戴口罩,今天一整天,就是没有动笔写一个字。”
  “王老师……王老师……”
  他忘了疲劳,一一地回答。仔细地阅看发过来的每一篇作文,然后又回话过去,哪里好哪里不好,该要怎么怎么的……又是一番苦口婆心。
  辛劳的耕耘终有了回报,经过辅导,学生们的作文大有长进,在战疫期间,有李宇翔、付天意、霍雨晶等,十三个学生分别在北京、重庆、山西等报刊发表了三十多篇战疫的作文。发表作文是小事,有利于身心健康是大事。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们克服疫情初期的恐慌,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孩子们是敏感的,严峻的时局会让他们受到什么样的心灵伤害?我们现在是头疼顾头,还没时间顾及孩子们心灵伤害。王六伢说,我走了这一步,是因为我想起我父亲把我丢进粉盆里,由熟睡到睁眼,看见的就是来路不明的水,那时就是糊里糊涂,除了怕还是怕……我想我现在就是一个淌水推粉盆的人,粉盆里装着这些学生。
  好一个王六伢,他的心思竟是这么慎密,这么旷远,怪不得疫期他没晒几篇自己的诗文,他可是远近闻名的″诗歌王子",原来他的心力运用到一帮″后起之秀"上了。
  城市有恙,人心有殇,一时的肆虐让成年人也颤颤巍巍,孩子的心灵会烙上什么?
  想想十堰那个爷爷走了几天也不敢出门的孩子。他不懂事吗?他懂!他知道用被单将爷爷盖上,他是个棒孩子!他不敢出门,不敢求救,不知怎么把悲情传出去。他傻了?他独自一个咽着爷爷留下的面包,他想活着!他的事告诉我们,次生的伤害也是无比深重。
  王六伢被扔到粉盆里……
  王六伢又推着粉盆让学生们渡过疫期……
  
作  者  简  介

zuozhejianjie

周西忠笔名:西中网名:舟戈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

欢迎指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斯琴高娃:将继父当亲生父亲,孝心能够传承
拆了红木婚床做音乐,福州音乐人太疯狂
王单单《堆父亲》赏析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我的家风家训II秦庆华(山东省)
【融入长三角征文】王启亮||又闻酒坊酿酒香
周朝37王世系传承及四次二王并立 周王朝自周武王姬发建立,至周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