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用爱撑起温暖的家》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在盘山县陈家镇陈家村,传颂着这样一个超越血脉亲情的感人故事:一个年过半百的女人,用她那柔弱的双肩,坚强的臂膀,和她那扑实而善良的仁爱之心,毅然地托起了如山的责任,为家境贫寒,孤苦无依的公公,有语言障碍、说话半语子的叔公公和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这是一个特殊的4口之家:公公74岁,由于遭遇车祸,下肢瘫痪,卧床不起。叔公公65岁,是个聋哑人。儿子带年在外打工。这个家庭的主人公叫胡艳玲,今年55岁。
  20多年来,她勤俭持家,孝敬老人,关爱孩子,其美德行为一直在村里乡间传颂,同时,在这个特殊家庭的背后,那一件件事儿,催人奋进,感人至深。
  1987年1月,这个出生在黑山县绕阳河镇浓眉大眼、容貌俊俏的姑娘,经人牵线搭桥,与安泽民成婚。婚后的日子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两个人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1988年,他们有了爱的结晶,她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宝宝的降生,给这个家庭不仅带来了温情和欢乐,同时,也让全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婚后的20多年里,这个4口之家,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小日子温馨而平静。也让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和和睦睦、其乐融融……这让前后街坊,左邻右舍十分羡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些年,对于胡艳玲而言,可谓生活不顺,命运多舛。在同一年里,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丈夫,紧接着就是公公遭遇车祸。在那段时间里,让她的精神处于极度的悲伤之中。
  2020年7月的一天下午,她正在厨房里做菜,刚一转身,手机响了:"你是安泽民的家属吗?他被车撞了,在去二院的路上。″她心里一惊,随即又镇定下来,她对公公说:"爸,泽民出事啦,快跟我走!"说完,她双腿发软,跌跌撞撞地向医院奔去。
  她和公公心急如焚地守在急诊室门外,交警向他们二人还原了车祸经过:中午11点左右,安骑着摩托车转弯上路,行驶到路中心时,突然,迎面开来了一辆无牌照的面包车,他躲闪不及被撞倒,肇事司机逃逸,好心路人打电话报警,事故地段系视频盲区,警方正在搜集目击证人查找线索……。
  她和公公眼里满是泪水,期盼奇迹发生。
  一个小时过后,急诊室的门开了。医生摘下口罩说:″伤者脾脏破裂,腹腔内出血,没抢救过来,但我们以尽力了。″听到这个消息,让她五脏俱焚,只见她抱着丈夫,渐渐冷却的尸体哭得撕心裂肺:″你走了,剩下我们一老一小可怎么过呀?泽民,咱们回家吧!″哭述完,她顿时感到天崩地裂,当时就晕倒在地……
  惨白的病房里,他永远地睡去了……她贴着丈夫的脸,喃喃地说:″咱俩结婚才10年,你怎么就这样地走了……?″然后,她又像一滩泥似的倒在地上……
  ″每逢佳节倍思亲","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每到逢年过节,她都是以泪冼面,痛不欲生。那时的心情,像一把小刀插在她的心里绞动着……,又好像有人用粗暴的手抓住她的心,恶意地揉捏一样。在那段泪眼迷濛的灰色日子里,她的心被撕成碎片,一度曾想随丈夫而去……这正是:″别路山头月又弯,一声鸡叫晓风寒。寻找两句叮咛语,直到如今忘却难。″
  他走了,这个家的重担落在她的肩上。每天她早早下地干活,直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吃过了晚饭,她还要收拾卫生,给老人烧炕,为一家人洗洗涮涮,和衣刚躺下几个点,天便蒙蒙亮了,她又该起床了……
  由于一天到晚超负荷的劳作,她明显消瘦,苍老了许多,加上漫漫孤寂长夜的煎熬,使她心须意乱。公公不忍心看着她这样下去,对她说:″艳玲,你还年轻,应该有你个人的生活,有合适的再找一家吧,这个家不能拴你一辈子!″她摇着头:″爸,您别说了,自打我进了这个家门,就把您当成我的生身父亲,泽民走了,我们还是一家人,我永远也不离开这个家!"
  那年她才30岁,如果她离开这个家,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这也在情里之中。她也想过,如果真的离开,那家中的老人谁来赡养?又有谁来拯救这个苦难的家?
  按常理说,丈夫走了,她与这个家关系不大了。但10多年来,她己和家中的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真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她怎么能忍心在这个时候,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善良而孤苦无助的老人呢?……
  由于丈夫的去世,加重了她的生活负担,原来丈夫活着的时候,他们出双入对儿。下地干活时,她只是一个帮手,可现在不行了,家里家外她得单打一、挑大梁,她成了一家人过日子的主心骨。
  春节前,她得安排备耕的农事:买种子、购化肥、买农药、备架条……出了正月,地一开化,她得下地抢稻茬儿,找车拉黑土,并亲自抢土、装车,拉到地里攒堆,用筛子筛干净,以备育苗时用。早春三月,还带着丝丝微寒,3点多钟她就得起床,为家中的老人、孩子做好饭菜,然后,天刚放亮就下地去做育苗床。
  育苗时,由于孩子小,老人身体又不好,她只好找亲朋好友帮忙,不过干活时,她得挑大头儿。点籽、铺床、盖土、插条、打药、盖布、拌绳……让她忙得不可开交。
  插秧前,清沟、搭埝、耙地、平地……都得由她一人去干。一天到晚没有闲时候,劳动的苦累自不必说,心里的苦痛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到了插秧时节,让她一个人忙得脚打后脑勺子。清晨,大老早就起床,把一家人的饭菜做好。自己吃完饭,把饭菜放到锅里,然后,就去田里插秧了。插秧这活儿,她不打怵,腰酸腿疼她全然不顾,也能吃这份苦。最让她头疼的,还是运秧。这活儿,本是男人的活儿。可丈夫没了,这活儿,她只得自个去干。起早下地,首先把秧苗运足,够她一天用的。运苗儿,这可是个力气活儿。对于男人来说,那是小菜一碟儿,根本不是个事儿。可对于一个女人,又运苗、又插秧,那可真不容易呀?百余斤的秧苗,放在一块3米长、1.5米宽的尼龙布上,倒背着双手,像一个河上的纤夫,头顶炎炎的烈日,在泥水中一步一个脚窝儿地慢慢前行……在看看左邻右舍的农户,人家孩子老婆齐上阵,可她却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想到这里,眼泪在眼圈儿里直打转转……
  插完了秧苗,还要进行田间管理。种水稻,出现病虫害,这是常有的事儿。为了灭虫防病,还得经常打药。遇到病虫害严重时,几乎每半个月就得打一次药。头顶烈日,肩上背着七八十斤的喷雾器,闻着刺鼻的浓烈药味儿,在稻田里一步一步地行走,汗水湿透脊背,脸上的汗水、眼里的泪水掺和在一起,对于一个女人说来,该是何等的艰难啊?
  累了,她一个人孤独地坐在田埂上,偷偷地流泪……
  在水稻收获的季节,那片金灿灿的稻谷,给她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开镰收割了,天刚蒙蒙亮,她迎着爽朗的秋风,脚踏晶莹的秋霜,去田里割稻子。中午舍不得休息,吃完饭就下地,晚上天黑才回家。走进家门,脱下靴子,赶忙下厨房,给一家人做饭菜。还要抽空儿喂鸡、喂鸭、喂猪,吃完晚饭,还要给家人洗衣服,等忙完了一天的活儿,己是晚上10点多种了。她赶忙上床休息,躺在床上,全身像散了架子似的,连在床上翻身的心思都没有,一天的劳累让她腰酸背痛,手脚麻木……躺在被窝里,想想一天的劳动,想想当时的家境,再瞅瞅熟睡的孩子,她也不知流下了多少伤心的泪水……
  割完了稻子,大约半个月就得往家拉。由于家里没车,就得外雇。拉稻子得排班,排上班了,遇到坏天气也拉不了。秋日里的天气,阴晴难定,下完雨,稻地里满是积水,水撤了,就得翻稻码子。下一场雨,就得倒腾一回,就这样,反反复复,也不知要折腾多少回。天冷了,稻田里结了一层冰,稻捆拈在冰上,还得用镰刀砍,如果稻子上不了场,几乎三、两天就得砍一次。就这样,砍了冻、冻了砍,也不知要折腾多少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季轮回,从早到晚,她像一个旋转的陀螺,被玩耍得疲惫不堪。过去,白天在外奔波、下田劳动受了苦累,晚上回到家里,还有丈夫温暖自己疲惫的身心。而现在,不管吃了多大的苦,回到家里,只能孤守空房独自承受。这种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啊!
  ″我才35岁呀,难道就这样守寡一辈子吗?″多少个寂寞之夜,她不禁喃喃自语。可是,每天早上出门时,听到公公父亲般的叮嘱,下地归来时,老人那热心的问候,遇到地里活儿忙时,她中午吃饭回不来,公公怀抱着饭盒,踉踉跄跄给她送饭……就是生身父亲,也不过如此吧,于是,她那动摇的念头儿,又一次被打消了。
  ″房漏偏遭连夜雨″。刚刚处理丈夫的丧事,她还没有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公公又在拉稻子时出了车祸,造成了下肢残疾。在公公住院的两个多月里,她像亲闺女一样守在身旁。当时,老人伤势十分严重,完全不能自理。她时刻守护在老人床边,喂药、喂饭、冼头、洗脚、剪指甲、端屎接尿……老人有时大小便失禁,她把老人弄脏的衣裤、被褥及时冼净、晾干,给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当时,就是这样洗了换、换了洗,有时一天好几次。但她不嫌脏,也不厌烦。
  为了照顾她家的困难,上级为老人安排了五保户,但就整个家庭开销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压力重重。尽管家庭的负担压得她湍不过气来,但她却从不在家人面前表现出来。她说:″我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在精神上不能垮,也不能把压力传递给老人和孩子,他们的身体也不太好,需要每天都保持好心情。″按照她家的生活现状,每年唯一的收入就是种几亩水田,加上公公的五保费,除去种地的投资,加上日常生活的开销,孩子上学的费用,仍然是入不敷出。
  2015年10月,她的公公病情严重恶化,卧床不起,吃喝拉撒都床上,还经常大小便失禁,后来在病危时,进食非常困难,直到老人在10月6日病故,一连两个多月,她寸步不离地守在老人床边,到老人咽气前,他的眼里含着泪花,嘴角带着微笑……
  她的家庭,由于丈夫离世,公公车祸,造成了生活困难。尽管政府给予了相应的补助,但她作为家庭的主人,没有完全依靠政府的救济,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聪明的头脑,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前几年,在亲友们的帮助下,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她又找到了养牛致富的门路。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是30多年。她由一个秀发乌黑的年轻少妇,变成了年逾半百、头发花白的婆娘。
  30余年含辛茹苦,她在艰难之中,一步一步地挺过来了,现在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生活发生沧桑变化,一个刚强的农村女人,用那颗金子一般的心,用那博大的挚爱,给了一家人殷切的关怀与温暖。
  就在此文将要收笔的那一刻,让我想到这样几句话:″地球村越来越小,人与人越来越近,这都是其诚所致,有真诚才有爱心,有爱心才有温暖,才有地球的风景,才有人类的美丽。″……
 
 2020.10.22.14.36分于盘锦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辽宁省作协会员。

6、特此声明,严禁抄袭,作者负全部法律责任。

 根据留言情况等决定发布各大网站。

投稿须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公出差回家,儿媳爬到公公背上撒娇,婆婆却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
最美儿媳毛丽丽
回家(一)
女子向植物人丈夫提离婚 72岁公公同意后露出绝望眼神
五好文明家庭材料第2页
好媳妇事迹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