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难忘新疆的馕》陈久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1976年的冬天,我去新疆出差,乌鲁木齐的时差对我印象很深。我是兰州上的火车,在兰州购买火车票,打算就是第二天早晨六点钟能到了乌鲁木齐,正好是天亮了,我们可以在天亮以后找个住宿的地方好好休息。可是火车去了乌鲁木齐,那里的天还是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没有办法行动,因为初到生地方,道路方向都不熟悉,只好坐在候车室里等天亮。等到天亮了,也就八点多钟了。后来我才搞清楚,乌鲁木齐和北京时间差两个小时。中国幅员广阔,东西距离远,方位和时差很正常,这说明了中国之大。
  初到新疆,新疆的当年对内陆去新疆出差的接待还是可以的,一般是内陆有介绍信的都安排在了乌鲁木齐宾馆住宿。我们内陆旅行那年代很难住上宾馆,那时候不和现在一样,到处都是挂宾馆的牌子,那年代宾馆是有一定档次的。乌鲁木齐宾馆是一处苏联式的建筑,建筑风格明显与内陆不同,设计很漂亮,装饰很精致。我们这些在内陆习惯了住工农兵旅馆的旅客,去住宾馆就好像住进了天堂,感觉就是一种奢华,一看宾馆两个字,就和当年喝上茅台酒一样,心情就是不一样。登记完毕,住了进去,一天的住宿费是2.4元人民币,一天的伙食费是九角钱,睡觉是席梦思弹簧床。条件和现在的所谓五星级宾馆差不多。
  在乌鲁木齐的街上不见有饼子之类的熟食品,只见一种当地人称着馕的烤制食品。去了办完事在街上闲游,但见解放路上一摞一摞的全是卖得馕,烤得黄黄的,散发着一种麦香的香味。那年代我们内陆吃一顿正宗的白面很难,街上卖得全是那种两面馍,也就是小麦面和着玉米面的两种面的饼子,能闻到正宗的小麦香味这可是多年难遇的味道了。随着这麦香味,我们走过去,那里的师傅们正在专心致志烤馕,他们说得话我们是听不懂,但能静静看他们做馕的过程。烤馕的炉子很大,上面看和我们这里的大水缸一样,是个圆形的,底下生着火,火很旺盛,但是不见冒烟。师傅把那馕做好后,就用手把做好的馕放在了里面的炉壁上去烤,烤几分钟就熟了,用手从炉壁上取下来,从炉子里拿出来。这种馕的烤制过程我是看过了,然而如何和制面粉我还是不知道,
  我们先买了一个,分开众人品尝,有一种酸酸甜甜的伴随着麦香味,很好吃。那年代的馕做得也大,像一个大圆盘,一个圆形的馕有近三十公分大,一个人一顿饭有一个馕就吃饱了。
  我们要离开乌鲁木齐了,为了不在火车上买那昂贵的饭,就在乌鲁木齐买了一大包馕,成了我们几个人往回返的干粮。我们从乌鲁木齐上了火车一直回到西安,一路上就全是吃馕,用馕维持了一日三餐。饿了就吃馕,渴了就吃新疆的苹果。一路上也没有去火车的餐车上去吃饭,不料想,这种馕吃上也不渴,也不饿,是旅途中的美食。
  这一次,我狠狠享受了几天馕。这种馕真是百吃不厌,味道好,也很好消化。我一日三餐成为了主食。就是这一次出差认识了馕,也就是这一次出差对馕有了一个全面的感觉。
  后来,我还是多次又去过新疆,也没有那时候吃得馕那样香。现在有时候还能回忆起那种馕的味道。不过现在内陆的白面也不紧张了,天天能吃到了白面,但总归没有新疆的香,就是街上的面粉也没有新疆的小麦味好。新疆的馕就是好。

———————————  

作  者  简  介: 陈久平,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岚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岚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

关于我们


欢迎指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鲁木齐的“八楼”,原来意义这么深!
从东北坐火车去新疆,火车终于驶出内蒙穿过茫茫戈壁到达乌鲁木齐
追寻“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
一 笑 | 大美新疆行之 序 篇
坐着火车去新疆Day1:乌鲁木齐
几代人的回忆:讲的就是一个情怀!乌鲁木齐火车南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