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六篇 实临《远宦帖》——细致入“味”

 (一)从《远宦帖》局部入手

 

上面讲述实临《远宦帖》的要点是粗略的,真正进入此帖还要再进一步的深入,直到“抠门”的地步。有些人临帖是“稀里糊涂”的,只作“模糊”状,大而化之就算对字帖作“深入”研究了,结果忽视了笔法、起讫等关键处的细微动作,导致在具体应用中在脑子里出现一片空白而无所得。因此,没有实质性的深入,就没有实质性的“得到”。

为了“抠门”,首先从工具材料上入手。一般用纯狼毫或兼毫书写。为了尽可能达到与古人书写状态的一致性,我们应注重工具的选取,晋人一般使用硬毫,即现在的纯狼毫,它的柔韧性、致密度与现在发现的“晋笔”性能相近,也与古籍记载王羲之使用的书写工具有相近性。纸张一般使用吸水性较差的,这样作者比较容易把握线条的外形特征,不会过份的晕化而导致臃肿,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生宣是不宜来临习魏晋时期的信札的。

其次,为了能更好的起到临习的效果,我在这里对《远宦帖》中单个字进行分析和临摹,使大家能够更为清晰的了解到书写的前后步骤及运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就好比是“侦探”,不放过“蛛丝马迹”。如文中的“小”字(图)

        《远宦帖》局部

其“竖钩”的起笔为出锋且锐利无比,说明毛笔为硬毫,羲之常用“鼠须”笔,硬朗而细腻,弹性足。因此“起笔”处有“刀切”感。先向“右下”方向迅捷入笔,或“切入”,再顺势“平铺”而下,运行中要略带“圆势”,行笔速度较慢,其“钩”势短而意长。两点的写法很符合羲之的笔法和结构特征,即左点可分四个步骤来解析,入笔之势为“右下角”,速取“左下意”,又顺势向“右下角”作“顿笔”之势,形成用笔中的“顿挫”之感,而后“轻提”取“横势”,向右“平拖”,运行过程是由“顿挫”所导致的“重按”渐变为“轻提”,或者说,这个“平拖”过程是由“重”而“轻”的。最后的一点是取“纵势”的“斜撇”,顺着“平拖”的收笔就势而“重按”,但不作“顿挫”状,是“重按”蓄势后,由重而轻,形成向“左下角”的释放之势,由于书写的过程不快,所以该“撇”的运笔中还能看出微妙的“抖动之感”。该撇与下文“大”的起笔形成呼应,因为,“大”字的横画起笔与“小”字“撇”的收笔形成“接”势,天衣无缝。这种“接”势在 “救命”(下

   


二字中体现得更为完美。这两个字的线条凝练、灵动、瘦劲,“曲势”流动,弹性链接,转折处圆转自如,没有拖泥带水之感。但临写这连绵不断的长线条,运笔与自己的“呼吸”很可能不一致,就像在武术中(尤其是太极拳)的动作与“呼吸”(吐纳)不相一致,结果身心疲惫,在书法中也是如此。如果就字帖中的连绵感而临习,由于一口“气”没这么长,会“气喘”,会憋得很累。为此就要采取“接”,以缓解书写中气“短”之病,另一方面也可使自己在临习中更仔细的观察,更能把握笔法的细腻度和字形的准确性。首先,“救”字的起笔是取“横势”、轻“落笔”,随即顺手作“圆拖”状向左下角行进,最后“反手”向右上角做“反弹”之势并收笔,帖上是再作“按”势继续“上行”,但在这里一口气不够这么长,用“接”就可缓解自身的不足,同时还可对进一步的“挺进”作深入的观察。

由于这一笔是做“圆拖”的“环”状,作为自然书写的状态本身是有一个“调解”过程的,“开合”是有度的,不会一味的放行!而这一笔是做“放肆”之状的,所以,收笔后作有“回落”之势,并“轻按”,而不是“顺势”“轻按”,这里是关键,如果这里不加注意,则韵味尽失,也与原帖意味相悖,这里是“回落”后的“轻按”,然后再次“上行”,并作“圆势”的“环”状,自如地圆转到“竖钩”的态势,最后的“钩”,没作顿挫而直接向左上角做“斜推”动作。 “救”的左半边是(如下图):


首先取由“钩”造成的气势,顺势落笔在“十字”交叉处,而后向左下角“轻撇”,随即逆向回流而蓄势(这里千万不能以为这就是一个点的写法,只能作为一个线性的流动来处理),然后再向左下角作“斜拖”状,再蓄势回流,向右边的结构进发,这里的再次蓄势可作一次调整,或用“接”笔来处理,因为右边是有两个“顺势的回环”组成,“气流”较长,这种顺势的“回环”是借“弹性”而作顺势回旋,不可有一点停顿,犹如行云流水,而且顺势“回环”的收笔处还得再次“蓄势”!收笔有一点顿挫感,但更多的是“蓄势接力”,以待做逆势的“回环”而过渡到“命”字的书写中,而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可以稍作“休息”(调整),再以“接”笔完成“命”字的书写。在该帖中这种以“弹性”、“接笔”、“提按”等多种笔法迭加到一起而完成的笔画和字形组合很多。如“知”、 “字亦”、 “分”、“多”、“馀”等。

这有这样,对字帖的理解才算深入,才有所得。



上是对《远宦帖》中几个字的临习图片与原帖的比较。虽还没能做到乱真的地步,但观察已经较为仔细了,如果要“做旧”、“仿真”,还应该再进一步深入,不过,对于临习来讲已经足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怎样临习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六)
聚焦干货 | 陈海良实临《远宦帖》——细致入“味”
隶书《史晨碑》基本笔画技法,超实用!
王羲之草书《远宦帖》“省、别”字分析:墨色厚重,线条浑穆
米芾《蜀素帖》基本笔画(横)
钢笔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