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里头玉器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二里头文化玉器在玉器造型、玉雕工艺技术、玉器使用功能等方面均树立了新的标杆,雕琢和使用大型玉器进入新时代,玉礼器的广泛使用,系统地彰显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

尤其是二里头玉器中的玉牙璋,作为瑞玉的一种,更成为宫廷礼仪核心之一,也是国家政治制度一种物质的象征。

二里头遗址五区出土的M3:4玉牙璋,青灰色,长54厘米,宽14.9厘米,厚0.8厘米,是迄今发现二里头遗址四件牙璋中,体积最硕大的一件。通体磨光,柄与器身一侧各钻一圆孔,器身一侧的圆孔嵌一绿松石片。两面磨刃,凹刃,两阑均出扉牙。从刃端往首端看,整体呈宽度递减的三段,分成璋体、扉牙、璋柄三部分,侧呈三台阶。有两处阑,前阑简单,微后倾,后阑与神木齿耙形饰极似,两阑间夹两组小齿,组各二齿。耙饰靠柄侧多出一齿,侧看似张嘴的兽头,开启了二里头玉璋之张嘴兽头状饰的先河。

二里头文化四期出土的M7:5玉牙璋,器长48.5厘米,宽8厘米,厚0.5厘米。在器身的下端与柄部之间有阑,阑部施刻密集的凹凸弦纹,在阑两侧边施刻大小扉棱与密集的扉牙,并且左右两两相对,排列密集而工整,极具装饰效果。该器是中原地区发现的形制最为复杂、制作工艺水平最高的玉牙璋。

二里头遗址五区出土的M3:5玉牙璋,长48.1厘米、厚1.1厘米。通体磨光,柄与器身一侧各钻一圆孔,器身一侧的圆孔嵌一绿松石片。两面磨刃,凹刃,两阑均出扉牙。出土时断为二截,器表多沾满红色粉末,可能是硃砂之类的矿物,亦称涂朱牙璋。

二里头遗址四角楼附近出土的七孔玉刀,软玉质,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长65厘米,宽9.5厘米,最厚处0.4厘米,最薄刃部厚度为0.1厘米。体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有对称的凸齿,近肩处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线的七个圆孔。玉刀两面饰纹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纹图,与二里头玉牙璋图纹一致。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五孔玉刀,软玉质,淡绿色,间有米黄色的斑纹。长39.6厘米,宽8.4厘米,厚0.6厘米。呈长条形,刀背部平整,刃部磨制后较薄。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三孔玉刀,软玉质,长53.5厘米、宽8.8厘米,厚度仅7毫米。玉刀两面均十分规整。体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有对称的凸齿,近肩处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线的三个圆孔。

1975年二里头遗址六区M3出土的玉戈,独山玉质,绿色夹白斑。长30.2厘米,援宽6厘米~6.9厘米,厚0.5厘米~0.7厘米。直背,双重援,援面中部微内凹,上下边有刃,刃由两面磨成,刃援间有一条折棱。上下刃前端磨成斜刃,相聚成锋。内前部较宽,有若干条平行浅刻细线,后部较窄,内末弧形,前后部之间有一单面穿透圆孔。该玉戈轮廓规整,边棱整齐,刃口锋利,磨制极为精细,器型庞大,气势恢宏。

1975年二里头遗址六区M3出土的玉戚璧,长9.6厘米,宽9.1厘米。器身近圆形,中间为圆形大孔,两侧有扉齿,下部被切割为多齿状外弧刃。玉戚璧是玉璧和玉戚的结合,为二里头文化典型的有刃礼器之一。该件器物通体抛光,造型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圭,左,长21.1厘米、宽6.4厘米。右,长17.4厘米,宽4.4厘米。

2001年二里头遗址五区M1出土的玉柄形器,长10.3厘米,宽1.28厘米。采用减地浮雕、抛光等多种技法,四面分别雕出凸起的眼睛图案,工艺精湛,制作精美,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二里头治玉技艺水平的高超。

二里头文化玉器的出现,结束了中原地区长达4000余年玉文化发展的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状态,使中原地区一跃成为引领中国玉文化发展方向的核心地区,也由此奠定了中原地区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长盛不衰的领航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史长河--石峁文化璧形玉器赏析
山河精蕴——出土商代玉器精品选粹
中国瑰宝—传世玉器(66-118)
中国传世玉器(8)
临夏州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甘肃境内馆藏齐家文化玉牙璋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