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漠杂谈27:宋代《考古图》之《玉器图谱》面面观(连载之四)

4,璧

此类谷纹璧出土甚多,可判定为战、汉遗物。

5,㙢玉璏

“上书本”与“乾隆本”略有不同。“上书本”中的璏钩部分平缓顺滑”;“乾隆本”的上钩首尖锐回折。

这两种制式在战、汉时期都为常见,兽面和谷丁纹的组合,战国玉璏的数量远远少于两汉时期。此类剑璏明代以后多有仿制,然而《考古图》成书于南宋以前,故而李氏旧藏的这件玉剑璏可定为战、汉遗物。

6,水苍佩

此水苍佩实为玉璜,扇面形,遍饰卷云纹,并以绳纹分区,外缘出扉。此种玉璜在山西太原金胜村赵卿墓中出土有几乎相同的器物,故而可定为东周时期。

7,玉带钩

“上书本”与“乾隆本”基本相同,钩首为龙首,卷耳狭目,宽鼻阔口,钩身应为浮雕蟠螭纹,大小双螭遥相呼应。

此带钩体宽而薄,造型纹饰均与宋元风格接近,可定为北宋仿古玉器。台北故宫收藏有两件类似的宋元龙钩,可资为证。

8,玉杯

“上书本”与“乾隆本”中此玉杯小有差异。“上书本”中耳杯身饰云纹,排列细密规整,两两相对,杯底有圈足。

“乾隆本”中卷云纹凌乱无章,杯底无圈足。

李氏《录》云:汉高祖以玉杯为太上皇寿,以横长,故后人为之“玉东西”。

类似的玉耳杯,在江西海昏侯墓中出土一件,可见品级之高。北京故宫收藏有一件传世品,器形相同,可惜光素无纹。另外,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维多利亚并艾伯特博物馆以及上海震旦博物馆均有类似的收藏,因此可以判定此件玉杯为汉代古物。

9,玉鹿卢

“上书本”中分别从三个角度摹绘了此件玉佩,而“乾隆本”中并无此物。引言中提到,李公麟逝世之后只将一件鹿卢环从葬,想必就是此件无疑了。

李氏《录》云:此器以块然之璞既解为环,中复为转关,而上下之隙仅通丝发做宛转其间,今之名玉工皆叹其所未睹。

这段话大意是说:这件玉佩用一整块璞玉镂雕而成,大环和小环可以上下扭转,而中间的空隙仅通发丝,当今的玉工都惊叹未曾见过。

此件玉佩仅凭器型和纹饰难以断代,然而此类活环工艺汉代以前确有,南宋以后也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曾出土有十六节龙凤纹佩,如果将其部件拆分下来,和此件“玉鹿卢”便有十分相似之处。

南宋之后,类似的活环工艺在玉杯柄、玉绦环等器物上都能见到,而汉唐之间确实没有实物可以佐证。

因此,北宋时的玉匠“叹其所未睹”是真实可信的,此件“玉鹿卢”可判定为周汉古物。

10,白玉云钩

“乾隆本”中无此件图形。“上书本”的云钩体短高钮、鼓腹尖首。这种小龙钩在战、汉玉器中十分典型,此件云钩为汉玉无疑。

刘云辉先生说:“此类带钩因其短小,只能作为衣服上的襟钩使用。”

11,玉环

“乾隆本”中无此件图形;“上书本”所绘其形甚罕见。

传世及出土玉器中没有找到可以对比的器物,故而此件玉环无法判断年代。

12,玉玦

“乾隆本”中无此件器物。据“上书本”的图形观察,此器应为春秋时代的双联管形器。不过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太过仓促,笔者并没有查到相关的考古资料。

但是此类器物笔者曾在数位藏家中亲眼所见,远在美国的孙岳先生还手绘了“修订图”并且提供了自己的藏品照片,谨此深表感谢!

宝鸡益门春秋墓中曾出土有一件奇特的龙首带钩,其造型与这类双联管有明显的渊源,附列如下,以资参照。同时亦可以判定,《玉器图谱》中的这件玉玦,是一枚东周古玉。(未完待续)

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漠杂谈28:宋代《考古图》之《玉器图谱》面面观(连载之五)
中国古代玉器图谱
在宋代,它们是最坚硬的、摔不碎的官窑
古玉收藏行家是如何炼成的(第六十一·金湖县)凭真本事恭请乾隆工碧玉佛陀
赏罕见乾隆本《考古图》,看北宋金石鼻祖吕大临的收藏之路(八)
故宫良渚大展:乾隆爷玩的良渚玉是如何在五千年前打造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