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发现最早“解剖学意义上的空棘鱼”化石(图)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等人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文章,介绍他们发现的空棘鱼头颅化石。这一发现将“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记录前推了约1700万年。

 

科学探索 来源:科技日报

 

 

空棘鱼

 

  今天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等人的文章,介绍他们发现的空棘鱼头颅化石。这一发现将“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记录前推了约1700万年,为研究空棘鱼类的早期快速分化以及随后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参照时间,进一步支持了肉鳍鱼类起源于中国南方古地理区域的假说。

  空棘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它与陆生脊椎动物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四足动物起源研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空棘鱼类自泥盆纪经历了一次快速辐射演化之后,在很长一段地质历史时期内身体形态并没有太大改变,其保守性或演化停滞现象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被称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

  此前,早泥盆世唯一的空棘鱼记录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件不完整的齿骨化石,这件标本竟保留了巨大的齿骨感觉孔,这是泥盆纪之后的空棘鱼才具有的典型特征。那它是否可能已经具有“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的体质特征呢?由于材料的零碎,这一疑惑也无从解答。

  近年来,中科院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动物研究群体在中国南方组织了多次发掘,终于在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大约4.1亿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两件空棘鱼标本,分别为头颅的前段与后段。通过研究,它被确认属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并将其化石记录前推了1700万年。

  朱敏说,云南空棘鱼头颅化石的发现对探讨空棘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中国南方早泥盆世空棘鱼化石记录的空白,再次印证了中国南方古地理区域是肉鳍鱼类起源中心的假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去认为这个鱼类3.6亿年前已经灭绝,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它的一支变成了人类
科普:古生物百科大全,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上)
鱼类发展演化入门级科普
3.8亿年前,加拿大魁北克,一条长了手的鱼爬上了海岸!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米瓜沙国家公园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