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聚焦学习革命,点亮智慧星空


11月25日,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的分论坛上,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发表了题为《聚焦学习革命,点亮智慧星空》 的主旨演讲。


▲本文整理自沈坚在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的主旨报告,以下为口述整理: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整体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整体设计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我们需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一批非常优秀的教师队伍,还有非常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现代化、均衡化、特色化、国际化的策略来实现我们的智慧教育。苏州工业园区从信息化平台角度出发,自开通以来达到了820万次的登录量,我们从五月份二期建设发布以来已经有两百万人次的登录,活跃用户每天达到两万多。


创生易加品牌

(一)推进平台建设

1、两期项目建设

我们从2013年做软课题需求调研开始,围绕着顶层设计、区域统筹推进、建设模式创新、教育应用驱动和内涵品牌打造,逐步推进了教育信息化。一期项目主要完全了一库、一门户和六系统。

二期从2015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主要任务一是学习体系的构建,包括互动学习平台和终身学习平台。第二件是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对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2、五E体系形成

目前,已经完成20来个应用项目,基本形成对五大服务对象的自动化、智能化服务,构建了园区智慧教育5E(易)体系,即学生E(易)学习、教师E(易)教学、行政E(易)管理、家庭E(易)沟通、社区E(易)服务。

3、“易加”商标注册

园区于去年年底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E (易加)商标注册。这个“易加”,一是表示互联网 ,二是寓意学习工作沟通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彰显四大特征

1、内涵解读

易加平台在内涵上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属教育而非“姓技术”,二是为民众、坚持以人为本,三是提质量,四是增效能。

2、推进举措

在建设的模式上,我们实施了许多措施来解决原有各学校之间的很多问题。比如说信息孤岛的问题——各个学校做的很好,但是数据不相通,资源不能连通。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建网、建库、建云、建平台来消除壁垒。

(三)凸显品牌价值

1、四全JOIN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建设一把手主任是管委会主任,局长只是一个成员,所有局的局长都是领导小组的成员,我们各局办之间的数据都是签定协议数据交换,这样我们可以轻松的获得国土、房产、地理、信息、公安等相关的数据。学校层面要做的是四强,强资源、强特色、强应用、强队伍。

2、全过程覆盖

平台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分享、促进公平。因为有账号和空间,所以所有的数据都能够记录到个体。学习与教学轨迹都可以被很好的记录下来,形成有意义的数据库。从五月份开通以来,到现在我们已经突破了100万人次的互动学习平台的访问量,同时每天的活跃帐户达到2万人,说明师生们已经用上了易加平台。

3、六大成果

同时,园区易加平台,也成为苏州市线上教育中心的技术和资源内核,我们正与苏州市教育局一起,协同打造全市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格局。该平台已获得六大成果,极大的助推了园区教育改革发展。



创新学习革命

探索革命之路

1、基于学生自主学,随时可学

我们面向学生打造了三大金库--资源库、课程库、试题库,包揽所有学科的教材、所有章节、所有知识点。理论上说一个孩子在家可以从小学自学至高三,我们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了全覆盖。每位教研员其实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驱动者。


比如说基于易加互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线通过手机、PAD、PC,只要有网络,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学习,并且可以要求系统提供试卷,错题自动入库,系统分析以后,人工智能判断,同时推送相关的知识学习,学了以后再测,最终把错题解决。

比如说基于易加互动平台二维码学习。我们的微课系统涵盖了所有的章节和知识点,老师在开学之初即可把教材所有章节相关的微课,推荐给学生,把每一课微课都变成一个二维码,学生只需贴在书上或者贴在章节上,需要的时候扫一扫就可以学。而且每个微课只有五六分钟,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

面对居民,我们推出公益课程,并支持打造生态学习圈。我们目前推出了一万多门课程,居民可以有自己的课程空间,也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研习圈。比如说居民在网上学习以后可以发布个人主题,然后发起构建一个研习圈,召集跟他兴趣相关的人组成学习社群,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和讨论。这个发起者可以是一位教授,可以是一位普通职员,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是发起者。

2、基于平台,全面学习

基于易加互动平台如何支撑全程的学习,我们在流程上做了一些梳理,包括导、学、教、侧、评,推进先学而会,后学而通,因测而变,再学而固。把课前、课中、课后打通,老师全程设计它的课程,我们的课程设计是非常灵活的,是基于教师日常应用的。

比如课前可以进行前置学习,老师可以发布学习任务单,根据学习任务单学生可以学习老师发布的微课或者其他学习的资源,之后可以做一些题目,针对题目可以适当提一些问题,这样便产生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老师知道课上应该教什么,应该组织什么样的课堂活动,学生也是可以有准备的去学习它的新课。前置学习让老师和学生都有准备。

课后学生可以进行拓展学,根据他的需要、特长可以选择特色课程。学生走向世界、走向社区,他的学习可以通过我们在线每个学生有一个成长写生空间,可以记录下来,可以真实的记录成长轨迹。同时,也可以把成长轨迹跟同伴进行分享和交流,也可以选择仅自己可见,还可以对特定的朋友或老师可见。

3、基于数据,精准学习

基于数据如何精准学习,首先需要改变测评方式。这里举两个案例:一个是区域层面的测,第二个是教师层面的测。在区域层面,我们通过学业质量监测、学业负担监测开展信息收集、扫描、评阅,并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数据报告,指导跟进工作。

一线教师怎么办呢?他们研发了云痕数据,根据一线教师的需求来研发。纸制的作业老师手动批阅,通过一般的扫描仪扫描以后由系统进行累积加分和试题分析,老师只要花一分钟就可以扫描出来,老师每天都可以得到数据报告,老师每天都可以知道每个孩子学的怎么样,自己教的怎么样。

第二个是研,因为有了数据,数据所揭示的问题可以推动网上的教研,随时可以发布教研的主题,老师可以随时发起教研,而不是一个星期才聚会一次。

第三是影响我们的评价,我们基于学校推出了面向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五星评价,特别把内部满意度和外部满意度做了补充。对学生我们从品德、学业等角度来关注。通过评价来发布评价报告,所以教师发展中心每年到年底都会向教育局提供四到五份质量发展报告,而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考试成绩分析,这是我们对学校五星评价的展示,每个学校都可以看相关的数据,期末年底的评价不需要做任何的资料,因为线上都有记录,而且大部分都是通过问卷来完成的。



点亮智慧星空

(一)更绿色的教育生态

今天教研员到学校,带着数据所揭示的问题去的。我们所展望的未来教育生态应该是更加绿色的,学校应该是课程更丰富、选择更自由、管理更精准、评价更科学。同时学校的校园文化更深厚、校园更美丽,也包括围墙外的,教师有很多变化,尤其是教师学会帮助学生提供资源、能够团队协作、方式更加灵活,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我们学生的资源非常丰富,随时可以获取资源,他的学习过程更加开放、个性更自由,它的素养会更加全面发展,他的学习生活更加幸福。

(二)更智慧的教育方式

目前我们的数据是一线老师自己做的,将来资源肯定走向大融合。

我们将从关注信息技术能力,转向更加关注信息素养。我们需要让学生拥有更聪明的脑,更灵巧的手,更科学的眼以及更温暖的心,希望他们具备较强的创新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更开放的教育环境

教育一定是从融合发展走向创新发展的,因为在我们改革过程当中问题还会出现,所以我们一定用创新的方法和思路来面对这些问题。

将来的教育环境一定是更开放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也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所以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

所以学习革命一定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和以学为本,我们的口号是无限学习、无限未来,我们的学生随时可学、终身能学,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以下是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对沈坚局长进行的专访:



时间:2017年11月25日下午16:00

地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面向未来,您认为课堂育人理念应怎样转变?

我觉得育人理念,无论是传统的课堂,还是现在互联网 、人工智能 时代的课堂,育人始终是围绕着人所展开,所以课堂一定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即陈宝生部长所说,学习一定要发生在学生者的身上,一定要让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不是被动地学,他必须是主动地学。

一定要按照学生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我觉得育人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这一点是始终要坚持的。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构建,包括技能、能力,还有能为他们终生所受用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核心素养。这是我们的最核心的目标,也是最核心的理念。


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 面向未来,您认为课堂评价如何更好地变革?

教学的内容会发生变化,教学的指向会发生变化。但是为了人,这是不变的。以前的工业时代,或者说有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授课主要是服务于工业的标准化建设。所以它是标准化的来培养人才。那个时候是标准化的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让每个学生能掌握一样的知识,变成一样的人,就像流水线一样。

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时代,制造也是私人订制的,那么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包括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更精准的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学生的,就不仅仅是一样的东西,还要去保护和发展他与众不同的东西。未来是会发生变化的,但是为了人,为了人的素养,这是不变的。


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面向未来,您认为课堂教学关系应如何更好地完善?

在传统的课堂里,由于是以教师传输知识为主的,所以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教师是一个权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教师主动教和学生被动学的关系。所以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他就像一个容器一样。

即便有很多老师希望在课堂改革中有所变化,但这个变化不是很彻底的。但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新时代的教学关系,是必须要发生变化的。

因为我们互换个性化时代到来的时候,教师是一个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空间的布置者,或者说空间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一个设计者。而且不是线型的学习过程,它是一个多元的、立体的一种学习环境或者一种学习布局。

老师要去设计这样一些东西,那么教师是个设计者,教师同时是个陪伴者,是个领导者,是个引领者,其实也是是个参与者。因为在这样的课堂里,会生成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老师所准备的,甚至也不是老师所懂的,所以教师也是一个参与学习的人,所以我觉得这种教学关系是有很大的变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乐云陈冬华: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是重塑评价方式|新生态大会精彩回顾
“农村包围城市”,学乐如何用一款产品玩转教育信息化?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
【东方文学】贾亮:支招(小小说)
当钉钉深入教育场景,教育信息化还将如何发展?
广东佛山南海区:“互联网+”改变教育生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