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学校所学都忘光以后,剩下的是什么?

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学校所学都忘光后剩下的东西,那么,到底会剩下些什么呢?

从今天开始,你会对孩子随时冒出来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有新的认识。因为那可能是他未来忘光所有解题答案后,唯一剩下的东西——一个属于自己的问题。



01

何谓学习?


一个人站在教室前面说:“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然后在黒板上写下一个等式。于是我们就把它记在笔记本上。3个月后,我们又把它写到考卷上。

如果第二次写出来的和第一次一样,那么我们就已经学会它了。

这就是我对学习最早的理解。

最后我意识到,除了这个公式,我在学校一无所获。所有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所有的答案都已经有了,要么在课本后面,要么在老师脑子里。学习似乎就是把答案从他们那里转移给我。

现在这一切依然如故。

事实上,这跟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多大关系。后来我才逐渐明白,真正的学习是如何去回答问题,或是如何解决问题。

我是谁?

我该怎么做?

原因何在?

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我要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问题可大可小,如果我们没有问题,也就不需要答案,而别人提出的问题很快就会被忘记。



02

学习之环


我认为,最好将学习当做分为四个部分的车轮。

图片来源:《非理性的时代》


我将它画成一个车轮,是为了强调学习是不断循环的——提出问题,及时做答,检验答案,进行反思,然后引向另一个问题。

这就是生命的脚踏车。如果你从上面走下来,就会僵化、惹人厌烦。但问题在于,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大多数时间这个车轮并没有转起来,它要么是卡住了,要么就是遇到了阻碍。

我相信,人类生来就是为了学习的。你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小孩子,就知道那车轮转得有多快。

我们必须弄清楚,为什么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大多数人的学习之轮都慢下来了呢? 

如果我们对此了解得更多,就会更清楚,只有在危机与灾难面前才不得不迫使自己采取行动的原因。

这个车轮开始于一个问题,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一个需要决定的两难困境,或是一个需要直面的挑战。如果没有问题,或者问题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就不可能将这个车轮推动到'反思”这一步。它也就不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我可能在学校记住一首诗,在第二天早上起来还背诵几遍,但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就又忘得一干二净了。这就是回答别人问题的学习。

但如果这首诗能够触动我的情怀,引发一些未说出口的问题;如果它给生命的谜题提供了一丝线索,那么这样的诗我会永远记得。

这样的问题,通常是一种对怀疑的探索,一个有待探究的需要。杜威曾经说过,学习是发现,但是除非我们在寻求什么,否则不会有发现。

需要是发明之母,好奇是发现之母。

问题需要合理的答案。理论这个环节,可以靠天马行空的思考,再次构建,寻找新的线索。一种方法就好像是打开一本“烹调书”,从中寻找一个烹饪妙方。

其实寻找可行性答案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求教好友、聘用教练,甚至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理论需要历经现实的检验,这是车轮的下一环节。有些理论能行得通,有些不能。我的调味酱总是一块一块的,这是为什么?

在我了解原因之前,会有一个“反思”的环节。这是最后的一步,在这之前我仍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变化仅仅是在我们了解了它为什么发生的时候才会发生。

03

无效学习


时常请一些总裁解释他们的行事之道,但听到的总是干巴巴地罗列自己的成就,而没有一点说明,没有用理论来加以解释,更没有任何哲学性的详细说明。

这样的人没有改变过,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他们没有从自己的成功中学到任何东西,也就不可能遵循自己的成功之道。

有些人的车轮从来就没有转动过。他们没有任何问题,答案也就无从谈起。你说他们心如止水也好,说他们脑筋生锈也罢,反正他们是不会主动学习或改变的。

有些人老是停留在'问题”阶段。就像所有的孩子,他们总喜欢问为什么、怎么样,何时或是何地,只要他们得到一个答案,任何一个答案,他们就会感到很满足,因为让他们着迷的是提问本身,而不是答案。

他们并没有学到什么,其他人也不会从他们的问题中学到东西。他们是生活的巡查员或是审计员,很有用,但就是惹人烦。


04

未尽的学习


对于下一个阶段“理论”,也有专攻此道的专家。一大堆人纸上谈兵,先告诉你答案,然后再着手解答这个问题。知识本身就是这群人的动机,他们喜欢收集事实,知道的很多,但从更高一层的意义上讲,他们学到的很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叫会思考?你的思考力打几分?
让学习车轮转起来(分享汉迪的学习理论)
易经预测的理论根基:阴阳同体,答案与问题同时存在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从问题和需求看财务人员的价值
刘向军: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也说“6+1”教学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