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栏】桑新民:中小学开学复课的难题如何破解?

做信息时代的优秀教师


就看《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当前,抗击疫情已经成为一场全球性、对人类文明的严峻挑战。随着中国境内疫情的缓解,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各种防控措施和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一方面让教育系统看到希望,另外一方面也让教育系统倍感压力:一旦启动开学复课,教育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该采取什么对策?

 一、现实的挑战与困惑

儿童、青少年高度密集的中小学和全国各地返校师生聚集的大学校园,显然是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极大的空间。学生、教师、家长在社会整体人群中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开学的指令一旦发出,学校、课堂就成为高度密集的公共空间,再加上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途、车辆空间……在瘟疫余威和病毒隐身、复活、扩散的可怕现实风险面前,如何应对?(由于中小学与大学的情况差别很大,我们在此仅探讨规模最大的初三以下群体面临的问题)。让我们先来听听家长、教师、校长的困惑和想法。

家长(大城市)

近一个多月来,家长和孩子都被卷入“停课不停学”这一特殊时期的“网络大学堂”。应该说,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封闭在家庭中的网络学习负面影响是很多的。且不说各种物质条件、设备能不能适应,也不论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指导水平、能力、精力够不够,仅就孩子在屏幕前、网络上学习这一点来看,持续的时间越长,孩子和家长越受不了,厌学情绪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孩子的反感、消极,甚至对抗行为都会出现。家庭矛盾和冲突的爆发,对孩子、家长身心健康的损害必须实话实说,并希望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复工复产后,很多孩子在家无人照顾,家长们都盼望尽快开学,但开学可能产生的疫情扩散风险又让家长感到恐惧。

小学教师兼教学主任

以上家长的意见,其实跟我们教师的想法是很一致的。需要补充的是,空中课堂开设以来,我们第一线教师面对多方压力:上面部署的网络课程要先学习、消化(虽然好课很多,但量大、时间紧,只能疲于应付);自己按学校要求拍摄和组织好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逼着我们学了很多新的东西,但大多数老师习惯于传统上课模式,对着面前没有学生的摄像头录课、组织管理屏幕中那么多居家学习的学生,多难呀;每天要搜集、填报各种数据、表格,出了问题还要承担风险、责任……我们盼着开学,但想到开学复课,挑战和压力更大,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加剧,如何因材施教?班里学生出现发烧等症状怎么办?

校长

抗击疫情特殊时期的校长要承担比平时更大的责任和风险,上级布置的工作复杂多样,指示甚至政策还经常变动,“上边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如何整合、贯彻?对下面工作的部署更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关爱学生,倾听和尊重家长的各种意见,更要关心、体贴教师。作为第一线指挥员、战斗员的校长,对上、对下都如履薄冰。

教育局长(地市级)

突发的疫情把原来教育系统正常的秩序打乱了,原来许多潜藏的问题也暴露、凸显出来。当前的难题是,如何将“停课不停学”抓实、抓好的同时,做好在疫情防控中开学的各项准备,并策划好这两阶段的衔接?如何建立灵敏、高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将开学复课过程中疫情扩散的风险降至最低?并深化基层教育系统体制、机制创新?这是对教育决策、管理水平的“大考”。

以上四个不同视角提出的问题和困惑,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筛选提炼,并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后形成的一种系统思考。我们的原则是:既要直面现实、真实可靠,又要具有普遍性、典型性,这种调查研究的方法是追求现实真实和逻辑真实的内在统一。当然,我们的梳理、概括不一定完备,希望各方批评指教。但更重要,也更困难的是:如何用全社会的智慧和资源,找到破解现实难题之道与术?

二、破解难题的

跨界思考与对策建议

以上难题,仅靠基层学校,乃至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显然是难以破解的,必须进行跨界思考与协同创新。

在疫情挑战面前,教育系统必须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一是疫情防控战线,二是特殊时期的课程教学战线;又分为居家学习和开学复课两个阶段,如何实现两条战线的有机结合,两阶段的安全、平稳过渡?这些都需要创新探索,还应该有更长远、深入的思考:如何使当前的努力为恢复常态后的教育创新提供新思路,并打好基础?

这些难题在抗击疫情期间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成功经验,也有很多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吸取的教训。我们只想做一点遗拾补缺的工作,特别在跨界思考、借鉴卫健系统的创新思维与协同创新方面,打开新思路,希望能对破解以上难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经过多方调研,我们将对策思考和建议概括为以下五点:提高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灵敏度和超前性;开辟社区教育新天地;强化团队建设新思维;提升课程水平新举措;挖掘政策资源新潜能。下面作简要说明。

建议之一

筑起数据防御网,提高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灵敏度和超前性。

以“健康码”为标志的绿色健康卡智能化数据库,是我国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创生,在全国范围快速实现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复工复产的复杂人群流动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以此为基础,尽快建立全国大教育系统绿色健康卡智能化数据库,并实现个体标识、快速检索功能,将其与全国教育系统现有相关数据库实现无缝对接,增加教育健康防御的特殊要求、结构、功能,并在开放、动态的使用中不断提高数据的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将此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应急、快速预警、超前防范系统工程之基石,能解燃眉之急,成为抗击疫情中教育系统坚强的防火墙、超前预警系统,不是等学生开学时到了校门口再来检测体温,而是在家门口就已经确认了其安全系数,变被动为主动,有效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节约大量成本,并成为常态下教育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

建议之二

开辟社区教育新天地,发挥社区在“停课不停学”和开学复课两阶段中的独特功能,拓展学校教育的时空舞台,推动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在本次疫情防控的攻坚战中,医疗健康系统有两个突出的亮点和成功经验,一个是创立了“方舱医院”这种新时空;另一个是强化了社区作用,使其成为抗击疫情的第一道坚强防线。这两点值得教育界认真研究和借鉴,特别要在突破思维方式的封闭、禁锢方面增长创新智慧。

社区教育一直是我国大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此次疫情爆发,社区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基本和教育没发生关联。在以家庭为细胞的“停课不停学”中,封闭的居家学习生活让儿童和家长难以承受,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大量父母无法在家庭中陪伴和照顾孩子,这一难题如何破解?现实呼唤一种全新的社区教育理念、模式。如果能依据教育健康码提供的科学、精准的安全信息(这些信息最需要由社区配合学校建立动态补充、生长机制),创建一个介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学习、生活新时空,将学校工作部分下沉,并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和生活服务资源(如有条件的两代家长和社区中的未开学大学生、研究生),这不仅有助于尽快缓解当前许多家庭中孩子无人照料的燃眉之急,而且为从封闭家庭向人群大量聚集的学校开学平缓、低风险过渡,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思路,并为今后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思路和可行性实施方案,希望能展开专题研讨和实践探索。

建议之三

强化团队建设新思维。

在本次疫情防控攻坚战中,个体、家庭、医院,在处于孤立无援状态的时候,团队的强大力量充分显示出来。从重症患者抢救中远程和近程会诊的专家团队,方舱医院中轻症患者和医护人员自发生成的健康疗养团队,物资供应和交通出行中的志愿者团队,乃至病理、抗体、疫苗研究中的跨国科研攻关团队······多种类型团队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无处不在,汇聚了各种资源,发挥了意想不到的重大作用。这对于教育系统是一个重要启示。如何在抗击疫情期间和恢复常态后的教育创新发展中,充分发挥团队建设的重大作用?这是一个既紧迫又长远的重大课题,这里包括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班级和跨班级、跨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团队,以社区为基础的家庭学习互助团队,线上线下结合的高效团队建设等。这方面的思路和对策需要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这对于超越工业文明时代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三中心”学校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建议之四

提升课程水平新举措。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系统的主业,也是决定教育水平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在本次疫情的严峻拷问面前,学校课程的内容、形式、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学校、教师、IT企业和各大网络平台,到学生、家长、社会,全国上下共同创生出一个信息时代课程创新的大规模实验场,积累的丰富经验迫切需要总结、推广,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误区也需要破解。在此仅提出一个亟需跨界思考的攻坚战——如何提升线上线下课程的水平和实效?这个大问题可以分解、聚焦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其一,如何提升疫情防控时期两个阶段(居家和复课)、两类课程(抗击疫情唤醒的大健康课程和学校常规课程)的水平和实效?实现这两类课程的内在结合,两阶段课程的无缝链接和平滑转换?并为课程的改革创新与长远建设开出新思路?

其二,如何提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水平、质量,并发挥引领、导向作用?如何发挥校本课程的基础性、针对性和多样化选择功能?如何定位地方课程承上启下之独特功能?并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将三者融为一体,由此减少目前大量存在的低层次、重复性课程开发造成的各种人力、物力、课程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特别是师生精力的耗费,以及由此导致的厌学、厌教“病毒”在教育系统像瘟疫一样流行?

其三,在网络课程开发、运维的技术支持和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如何破除单纯技术导向和商业利益导向的误区,在网络课程的公益性和市场机制之间把握好平衡点?在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内在融合中取得求真务实的新突破?本次大规模网络课程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进入常态化的课程教学信息化创新发展具有哪些启示?

建议之五

挖掘政策资源新潜能。

政策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政策制定、运用得好,会大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反,脱离实际的政策,过时、滞后的政策,违反客观规律的政策,则会造成误导和误区,导致劳民伤财,甚至干扰、危害全局等严重恶果。这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也有很多值得认真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应该引起教育决策者、政策制定执行者和相关部门、机构的高度重视。

人类社会中每次全球性大灾难的爆发,都是对各国、各地区、各领域、各层次决策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严峻挑战和考验,也是决策管理智慧的激发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导向的实现、政策资源的挖掘,一方面同系统的目标追求、价值导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是同政策制定、实施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水准、政策水平密不可分,和政策主管、执行部门是否风清气正密不可分。还是那句老话,我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在这次武汉抗击疫情的挑战中,大量创新思路和举措都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提出,并很快被深入第一线的专家、领导接受和采纳,迅速转化为决策方案、政策导向,调动和吸纳各方资源,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保证了抗击疫情的顺利进展。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尤其是各级决策指挥系统下沉、靠前、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作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扭转、遏制体制中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报喜不报忧等“官场病”也起到了切实、公认的成效,当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坚持、发扬。这对于教育系统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思想路线和体制、机制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本期专栏要点和思路解读 来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00:00 02:43

【专栏主持人寄语】

本期专栏我们直面教育系统开学复课这一严峻挑战,选择的问题不仅是当前燃眉之急的各种难题,更关注那些带有超前性、战略性的课题,借鉴抗击疫情中卫健系统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跨界思考,并将当前工作与教育系统进入常态后的创新发展结合在一起提出对策建议。本次疫情爆发急剧、结束缓慢,而且将充满曲折、反复,对此要有充分认识,必须强化危机意识,提高抗风险能力,这是对付各种身心病毒和瘟疫的抗体和疫苗,教育系统应该承担着这种警钟长鸣的历史责任。

栏目主持人

桑新民

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导


作者:桑新民(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课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更有信心,对学校更满意
“无论中国还是英国,学校学的知识都没有用”
苏州首创家庭教育系统课程
马斯克办的学校,想不想见识一下?
校本教研:告别三个臭皮匠的时代
智慧托管:我家孩子适合学习怎样的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