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学校实验校五大实验方向之三:学习场景重构

        “学习空间重构”是近年来教育改革里面出现的热词,也是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学习场景重构实际上就是“物理空间 资源空间 社区空间”三位一体的概念。

        学习空间,不管是物理学习空间还是虚拟学习空间,都应能让学习者聚在一起,让他们或是探索,或是协作,或是讨论。在2012年,美国学者Brooks对传统教室的教学成果和新型教室的教学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后他认为,不同的学习空间塑造不同的教学行为和不同的学习行为,学习空间和学习活动关系密切,特定的学习空间会激发和促进特定的学习活动。

1、多样化空间设计

教室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科技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空间的利用满足“教学、讨论、研究”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教学要求。

2、课堂教学智能交互系统

教室将为师生提供更多交互手段,深化交互层次。课堂内可实现老师与学生的手写交互、图像交互和视频交互;学生终端与小组讨论屏的交互,教学双屏与小组讨论屏的交互,小组讨论屏之间的交互等等。课堂外可实现“异地同上一节课”,甚至可以邀请课堂外专家通过网络接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

3、学习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智慧教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把学生线上线下(虚拟课堂和物理课堂)的学习历程都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详细诊断,寻找学习的盲点,便于教师设计出针对学生薄弱知识的个性化学习方案等。同时提供给学校的总体统计分析数据也会成为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4、教室公告板及走廊

教室门口多出来了一个小屏幕,这个小屏幕其实是一个信息发布终端,利用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实时的多媒体内容,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实现了高效的校园信息传播,还可以分时间段播放与本教室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作业等内容。

5、课堂场景自动生成系统

课堂场景自动生成系统能够真实记录课堂场景,无需教师操作,即可实现课堂场景的常态化录制,也可以直接用来进行课程直播,可以与其他教室进行远程互动,可以与会议室进行音视频交互。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在《“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中的指出学习场景重构以人工智能为依托,将学生的学习场景构建为实体空间、数字空间、校外延展空间、以及原本空间的整合等,是对学校现有学习场景的扩展和延伸,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学生学习更加个性化。

《指南》在学习场景重构方面将重点突破传统学校基于三维空间设定的结构、模式、课程和教学方式,构建高维学习空间,通过四个向度的变革,组合变化构建灵活的学习场景,支持灵巧学习方式并推动现有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育从低维向高维的跃迁。

  关注教育,关注未来学校,关注未来的学习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读书】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何为,教师何为?
《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权威解读之2
【封面报道】焦建利:教学空间重构下的理念变革
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全新智慧教室(八号楼)
未来已来 | 锐捷网络“智慧教室”全新问世
关于学习空间的设计几点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