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探索|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四个重点及案例解读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先进教育理念(尤其是建构主义)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本媒介,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系统化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进行协作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理念,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有利于创新型人材的培养。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四个重点包括:

1. 教学目标分析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可以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以及潜在的学习结果。经分解,教学目标可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2. 学习问题与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信息化学习就是要通过解决具体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标。

3. 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但人际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观念而不是具有严格操作步骤的实施法则。不同的学习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设计的学习环境能支持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支持的程度如何。

4. 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过程设计

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群体的学习活动表现为个体之间的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 .学习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 .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 .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 .学习环境的选择   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 .学习资源的应用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 1 )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学习网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 测试等等。  

( 2 )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 3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 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 自定义。

( 4 )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 设疑—播放—讲解;b. 设疑—播放—讨论;c. 讲解—播放—概括;d. 讲解—播放—举例;e . 播放—提问—讲解;f. 播放—讨论—总结;g. 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 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 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

1 .学习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 .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 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1 .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

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 定解决问题 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2 .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

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 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角色扮演: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 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角色可以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

3 .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是指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网络资源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可按时间关系或空间关系进行设计。时间关系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空间关系则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可按建议图标绘制,也可使用 inspiration 或 mindmanager 等工具,创设教学流程图。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

1 .测试形式与工具

包括( 1 )课堂提问( 2 )书面练习( 3 )达标测试( 4 )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 )合作完成作品等。

2 .测试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到程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达到、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

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目标与内容、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

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针对 技术水平、教学功能、资源提供和咨询服务的评价。

  七、备注

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攻略六】信息化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者应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