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期货公司应当向财富管理平台发展

  本报记者 马爽

  国投安信期货总经理戈峰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7年是期货市场最重要的一年,行业发展不仅出现了几个里程碑事件,例如推出商品期权、期货公司开展压力测试、原油期货进入“读秒”阶段等,更重要的是,期货公司通过深耕细作、提供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各项业务在规模扩张和深度上都到了另一个阶段。可以预期,未来的期货公司将应该向财富管理平台发展,打造以衍生品为基础、类固定收益为核心的综合运营管理平台。

  中国证券报:2017年是期货市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商品期权推出、行业国际化更进一步,您对行业在走过2017年如何看待?

  戈峰:2017年是行业发展重要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几个里程碑事件上:一是商品期货期权的推出,二是期货公司迎来上市潮,三是期货公司开展压力测试,四是原油期货进入“读秒”阶段,五是新品种推出更贴近实体需求等,这些都是行业所取得的大成就。

  与此同时,也是期货公司各项财务数据最好的一年。就国投安信(600061,股吧)期货来说,公司实现营收5.45亿元,同比增长32.89%,实现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79.48%;2017年末公司净资产为17.61亿元,同比增长11.33%,净资本为14.3亿元,同比增长31.49%,手续费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4.25%。(上述2017年财务数据均未经审计)。此外,截至2017年末,公司累计成交量1.07亿手,市场占比3.48%;累计成交额5.97万亿,市场占比3.18%;公司日均持仓49.70万手,市场占比3.41%;累计实物交割量12.81万手,市场占比10.68%;12月末公司客户权益103.39亿元。

  中国证券报: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开闸以来,市场规模增长明显,由于期货公司股东背景不同,其各自的发展优势也不同,如何看待资管业务的发展?

  戈峰:在大资管同业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各期货公司应当明确自身定位,打造以衍生品为基础、类固定收益为核心的财富管理平台,打造以通道业务为辅的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打造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期现结构化融资平台,突出期货资管的特质和优势,力求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贴近其需求的财富管理服务。2017年上半年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以通道类业务为主,资产管理规模发展至73亿元,下半年由于分级产品、投顾类产品集中清盘及监管政策持续收紧影响,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下降至53亿元;随后,各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积极调整结构,以转型求发展,由原来的以通道业务为主转型为以自主管理和金融创新业务为主,业务规模小幅上升至65亿元,可以看出,期货公司在对待资管业务方面应当借助各自的优势,差异化开展。截至2017年底,国投安信期货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1866万元,同比增长162.45%;利润总额为546.45万元,同比增长233.2%;管理规模为65.39亿元,同比增长8.98%。

  中国证券报: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运行以来,除了在规模上有爆发式增长外,其内容上已经走出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如何看待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前景?

  戈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强烈,企业在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融资模式、风险管理工具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需要金融工具的创新来应对宏观环境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产业提供了有效渠道,切实发挥了显著作用。从业务发展来看,风险管理子公司在2017年下半年转变之前的投资战略回归本源,回归于中期协备案的“基差交易、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做市业务”等试点业务,致力于为实体企业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促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结合和功能发挥,做大做强传统业务,巩固原有的业务渠道,加大产业链业务合作,探索产业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截至2017年底,风险管理子公司累计采购量21.84万吨,销售量16.33万吨,整体实现营业收入72481万元,利润总额150万元,净利润130万元。

(责任编辑:刘伟 HF1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江期货上半年净利润超5000万元
【中国期货】期货行业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回顾与展望
李蒙娜:场外市场场内化成为趋势 交易所深度介入场外市场
葛国栋:20年永安,一切只为客户
以大平台思维做好衍生品服务
神秘资本大鳄中植集团20年首次自我解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