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极聆听的艺术
一、聆听的陷阱
在通常的人际沟通中,善于讲的人往往多于善于听的人。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当我们想向别人倾诉心声时,对方却往往急于发表意见或下判断。试想,作为教师的你,在聆听学生说话时,是否不经意地堕入以下的陷阱。
1、说教和训话案例     学生:老师,我一点也没有去碰家毫,他却无端推我倒在地上!
老师:你们成天在吵架、闯祸!我早就讲过你们女孩子不要与男孩子在一起玩,因为在一起玩就会有冲突,而且这些冲突让我好心烦!
2、过早指导案例     学生:我讨厌小军整天取笑我。
老师:你可以避开他呀!或者你当作没有听见这些话。
3、放错重点案例     学生:思惠最近好像讨厌我,不愿意跟我在一起玩。
老师:你看思惠最近喜欢和谁一起玩呢?
4、打断话柄案例     学生:我升到初三后,学校有好多测验,我常常觉得紧张,我……
老师:我以前遇到考试的时候也是好紧张,不过,要升学嘛,总得拼搏一下的嘛!你不会有事的啦!
5、表面专注案例     学生: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化学老师就感到紧张、害怕,我很不愿意上他的课,他太凶了!
老师:哦,我知道了!
以上几种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在沟通时经常发生的错误。此外,还有以下几种聆听的习惯,是我们力求要去避免的几种错误的聆听习惯  1、当学生讲话时,急于表达自己的反应;2、在学生讲话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在听对方的话语上3、听学生讲话,不断比较与自己想法的不同点;4、打断学生的讲话;5、当学生讲话时谈论其他的事情;6、仅仅只听那些自己想听的或希望听的内容。
二、教师平常不注意聆听学生讲话所造成的后果
教师和父母使用沟通的“杀手锏”如命令、警告、训诫、讽刺、责难等语言,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反抗,然而,学生们还有一个常有的反应是变得顺从、依赖和沉默,或因为得到老师太多的服从性指令而变得极度的依赖。”这些沟通的后果是违背教育本身初衷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潜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激发他们本身就固有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
三、自我中心意识──教师不愿意聆听学生的原因
具体而言,分析教师聆听学生不良有以下一些的原因:
⒈我们只关心学生的结果,不关心学生心理的过程;
⒉不喜欢讲话者或所讲的内容;
⒊我们认为有许多事情要做;
⒋不明白聆听的用途;
⒌有太多分心的事情,很难集中精力聆听;
⒍我们聆听学生仅仅是为了教训学生。
案例1     学生:数学对我来讲太难了。
老师:文仪,数学并不难。你的问题是,第一次遇到困难就放弃努力了。现在你再试试看!
案例2     学生:(在十分钟之内第四次跑到老师的面前)老师,这个答案对不对?
教师:马律,你知道这些答案是对的。
案例3     教师:(看到一个学生在纸上乱画却不按规定要求画画)你在干什么?
学生:没什么。(把纸夹进笔记本)
教师:你对作业不感兴趣吗?
学生:(低语)不。
教师:那你干嘛要浪费时间?如果你知道什么对你有益,你该振作起来好好画。
学生:是。(但教师一离开又开始乱画)
四、帮助学生确立“问题归属意识”──教师聆听的价值所在
学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事实上,学生是在这种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成长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身是正常又合理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在师生沟通中,教师要明确问题的发生是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还是教师本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应该是学生承担的责任,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这个问题我要自己来解决,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意识。这种意识称为“问题归属意识”。学生如果能够逐渐、主动地来把握他自己的问题,并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会从中逐渐学会积极地来面对自己成长中的挑战,学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而勇于承担责任。在这样的独立意识引导下,学生们变得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责任感,也同时会感谢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能够养成自信、自主和独立性。
案例     学生:我把数学课用的东西全都忘记在家里了。
老师:哦,你有问题。
学生:是的,我忘记带数学书、题目纸和数学练习本。
老师:想想看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学生:我可以打电话给我的妈妈,让她帮我送来……可是她有时候不听电话。
老师:那么这个办法有可能行不通。
学生:我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先借一本数学书用,拿一张纸重新来做一遍题目。
老师:看样子你把问题解决了。
学生:是的。
在以上的这个例子中,大多数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会把学生训斥或骂一顿,并向学生提供问题的解决办法:“赶快回家去拿!”而这位教师的处理很巧妙──仅仅只用了聆听,就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三节 有关积极聆听的几个运用原则
本节我们将来探讨教师在对学生使用积极聆听这个方法时,还要贯彻哪些沟通原则,以保障聆听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一、身体的参与
以轻松自然的坐姿、眼睛的频繁接触了面对讲话的学生,用点点头或适当的评论来显示你跟着对方的思路。同时身体稍稍朝前倾斜,这表示在集中注意力聆听对方讲话。不要交叉双臂,也不要翘起腿。
二、心理的参与
在聆听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下断语,而是注意去聆听学生讲话时的思考系统和表达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评价,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尽量无我地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正确地过滤信息。
三、检查
如果教师不敢肯定自己所听到的或理解的是否正确,就需要检查一下。
四、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能够提高聆听的效率。其中的关键是:
(一) 给予讲话者时间去讲完他的内容。
(二) 让讲话者不间断地讲完。
(三) 抓住重点。
(四) 给出非语言信号(例点头、眼睛接触、赞同声),表示在聆听。
(五) 记住讲话者所讲的内容。
案例     一段借助积极的聆听来解决问题的对话——
“正在上书法课。我在板书,回过头来发现成龙走近海威,揍了他几下。我想隔开他们,可是成龙很生气,抗拒我的约束,而且失去了自制力。我要求他暂时离开教室,过一段时间后才回了到教室中来。他回到教室里以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拳还是紧握。他的气愤让全班同学都注意到了。我发现自己即使假装无视他的行为,还是吸引不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我决定暂时化几分钟时间处理这件事情。我要全班同学把椅子摆成一圈。成龙还在生气不参加我们的行列。我叫学生给他留了一个空位,好让他随时加入。同学们坐好后,我便告诉学生们说,当海威被成龙打时我很难过,而且成龙生这么大的气我也很难过,我也不知道海威有什么感觉。我逐一地问全班的学生他们有什么感觉,二十三个孩子中只有六个不说话,其余同学都有共同的感觉。成龙没有被问到。而另一位叫柏村的学生脸上露出一些笑意,他说这事也不能全怪成龙,因为在上节课前吃点心的时候,海威惹火了成龙。
老师(对柏村):海威让成龙光火了。
柏村:是的。我看到他走到成龙的桌前拿走了他的饼干。
(此时成龙加入圈子)
海威:不,我没有!
几个学生(对海威):有,你有!
成龙:他有。江小军给我几片饼干吃,结果你把它们拿走了!
老师:海威没有得到你的同意过来拿走了饼干
成龙:是的。
老师:海威,成龙说你拿走了他的饼干
海威:我以为江小军说过可以吃他的饼干
江小军:我给了成龙几片饼干,被海威拿走了。我就又给成龙几片,海威又给拿走了。
万红:他专门做这样的事情。他喜欢跟人捣蛋:他喜欢走过你的身边,故意撞你一下,或者用脚绊倒你,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又离开了。
古成林:他还骂人。
老师:海威今天的行为不寻常。
全班:是的!
老师:海威老是招惹你们。
万红:确实这样。要是我们报复,被逮到的却是我们。
老师:海威,班上同学似乎觉得你常跟他们过不去。
海威:无反应。
老师:看来别的同学因为你跟他们过不去而生气,结果却往往惹上麻烦。
海威:我并没有跟他们惹麻烦。只是他们不喜欢我。
老师:你觉得班上没有一个同学喜欢你。
海威:有几个喜欢我。
老师:班上有几个喜欢你,有几个不喜欢你。
海威:是的。他们不让我下课后跟他们一起玩。
老师:你喜欢下课后跟他们一起玩。
海威:我喜欢踢球,可是成龙跟江小军说我不可以跟他们玩。
老师:当你问他们你可不可以跟他们玩的时候,成龙和江小军说不可以。
海威:他们说我不够好。
成龙:我们没说他不可以玩,只不过说我们人数够了。
老师:你们有人决定下课的时候多少人可以玩。
胡月:他们说“不可以再有人加入。”
黄浩:思棋和余佳其骗人!
盛超:是的,他们定下他们的规矩,却不遵守他们不喜欢的一些规则。他们说没有听说过那些规则。
几个学生:对的!
老师:看来我们这里有好几个问题。我想先回到成龙和海威的问题上来。中饭吃好后我们再来讨论怎样可以使每个人都可以玩球。成龙和海威,你们对吃点心时候发生的事情还有什么别的话说吗?
成龙:他最好以后不拿我的东西了。
老师:如果海威不得到你的同意就拿走你的东西你就会发火。
成龙:我要揍他的嘴巴。
老师:你要揍他的嘴巴,因为你太愤怒。
成龙:是的!
老师:觉得愤怒没有关系,可是我们学校规定不可以揍人,你就得找别的办法来解决。你能不能不揍海威而想出别的办法呢?
成龙:我想我有问题。我的父母告诉我可以揍人,学校却说不可以。
老师:看来你不知道怎么办。
成龙:我想在学校里我不可以揍人。假如我揍人就会有麻烦。
胡月:他可以报告老师呀!
万红:他可以把他的点心分给一点给海威,这样海威就用不着来拿了。
余佳其:他可以好好地告诉他别来找查碴儿。
成龙:如果他先不找碴,而且先请求我,我可以分一些点心给他。
老师:海威,成龙说,如果你先请求他,他愿意分一些点心给你吃。他希望你别再找他的碴。
海威:我并不在乎点心,我只在乎下课时我能够玩踢球游戏。
老师:你觉得如果你能跟成龙和其他同学玩球,你会快活一些。只要你能跟他们做朋友,你就不会找他们碴儿。
海威:是的,我希望成为球队的一员。
这一番讨论的收获真不少:成龙的愤怒被冲淡了;海威知道了班上同学对他的看法;问题获得解决以后对全班同学都有好处;教师采取的非评价的手段给予全班同学非常好的印象;全班同学对海威孤独的谅解;等等。
这个事件的发生干扰了全班。教与学双方都受到了影响。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情绪性的暴力事件上。教师巧妙地召集了课堂讨论,显然她对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深具信心。而她的信心得到了证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次上讲台
别这样批评学生
善待学生的自尊
有学生抄作业想到的
老师上课佩带数码扩音器讲课,这样做合不合适?
爆笑:十个经典的学生回嘴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