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温暖父母,走进孩子心深处

母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真正温暖孩子。


父母能把爱送入孩子的内心,父母能允许孩子做他们自己,就足矣。

 

孩子不属于父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但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父母需要学习怎么样走进孩子的内心。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获得幸福、快乐与成功。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既独立于父母,又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呵护。


那么家长怎么去了解孩子?怎么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怎么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需求?怎么贴近孩子的内心?


这是需要学习的。  

 

今天的微课就是探讨:家长怎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接下来,会从学习、工作、个人成长、意象对话这四个角度,进行分享。

 

微课分为三部分:


一、父母无法走进孩子内心的原因


二、意象对话在亲子咨询中的应用


三、问题答疑


NO.1

父母无法走进孩子内心

的原因


父母无法走进孩子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 父母不懂得倾听和尊重孩子;


第二, 父母不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需求;


第三,父母和孩子没有很好的早期依恋关系。


1、 不懂得倾听和尊重孩子


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个场景:

 

假如你现在是一个孩子,你现在有一些情绪,比如生气,你就跟你的家长说: “我现在特别生气,其他的小朋友抢了我的玩具!”或“我现在特别生气,那个xxx惹了我”。

 

如果家长对你的回馈是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

“这不值得生气。”

“你怎么那么爱生气!?”

“你不能这样说话!”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或者是转移话题、不听你的...

 

作为孩子的你,听到这些反馈,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通常,你可能会觉得更生气。


因为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孩子听了父母这些反馈之后,可能会觉得更加无奈、更加愤怒,甚至还有点儿委屈。

 

那如果你作为孩子,听到父母说,“你看起来真的很生气,你感觉生气是可以的、是正常的,有的时候我也会生气。你生气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愿意和我说一说,我会愿意听;如果你太生气了,你也可以表达出来了,你可以跺脚、可以喊,这些都是可以的。”

 

关于孩子的心态,当家长能够用倾听的态度时,就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

 

家长不仅可以关心孩子“吃饱了没、睡好了没、学习状况怎么样”等这类情况,还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倾听是关注孩子内心的工具。父母越懂得倾听,就越能关心孩子的心,就越能走进孩子的心。


当父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亲子之间就会建立深刻的连接,就会有"爱的感觉"。这种"爱的感觉"会非常滋养家长,也会非常滋养孩子。


大量事实证明,家庭中不良的教养方式或不良氛围,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直接因素。

 

家庭教育由很多细节构成。很多时候,家长没注意到的一些细节则会对孩子造成很多影响。


比如,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父母没有时间去陪伴他们;或是父母对孩子很不耐烦;或是父母容易去挑剔、呵斥孩子;或是父母自己的心态容易消极、悲观。

 

这些都是影响孩子的因素。


下面列举三种不良的家庭方式

 

1) 互相抱怨、互相指责

 

案 例

 

我的先生经常在孩子面前说我,而且会因为特别小的事情说我。比如我没有把牙刷杯放好,孩子的爸爸就会说:“难道你不应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吗?你这样,怎么去影响孩子?”。

 

我就说,“只是这样的一个小事,你都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我。但很多时候,你自己就会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你自己都没有做好榜样,我怎么去听你的?你在孩子面前总是指责我,我怎么去给孩子做一个好的示范?”

 

上述就是一个互相抱怨、互相指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双方都无法真正去理解和尊重对方。

 

虽然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指责。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彼此是不互相尊重的,那么父母也没办法尊重孩子。

 

孩子是懂很多的道理的,比如不能打人、不能冲别人发火等。但是当孩子的情绪被激起的时候,他们就又会出现打人等的情况。所以孩子的问题,有时候并不是不懂道理的问题,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尊重别人的问题。


有这么一个例子:

 

有家长反馈,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打人了,我问这些家长,“那你的情绪是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家长:“我很急躁、我很烦燥、我很担心。”

 

我问:“那你是怎么做的呢?”

 

家长:“有的时候我就会揍他一顿。”

这番觉察下来,家长就会发现当自己这么对孩子的时候,孩子在外面出现打人行为的几率就会增加。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父母并没有用尊重的方式对待孩子。但是,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那么父母也没有办法教会孩子去尊重别人。

 

如果父母想要了解孩子,那就要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怎么尊重自己、怎么尊重别人。

 

阻碍父母了解孩子、阻碍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教育方式,是说教、唠叨或讲道理等方式。


比如,当孩子有一些情绪时,父母对孩子说:“你不应该这样做,你不应该发脾气,你不应该这个时候哭,这不值得哭…”

 

这时孩子会有两种表现,第一种,孩子会觉得烦,甚至会不听父母的话,父母越说孩子越不听;第二种,孩子会暂时表现出顺从的样子(压抑的顺从),但事后又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当孩子处于一个情绪状态中时,孩子内心是满的。这时如果父母采用说教、唠叨或讲道理等方式,孩子是没有办法把父母所讲的道理听进去的。


这时候,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用爱去了解孩子正在发生什么,倾听孩子当下的感受与情绪,那么孩子的情绪就会有所释放。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我们再告诉孩子一些东西,孩子就会更加容易听进去,因为孩子不会抵触。

 

2)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孩子限制、干涉、严厉的管教太多。

 

当孩子被严格地限制、严厉地管教,孩子就没有办法自由地发展自己,更没有办法向家长袒露自己的内心。


临床工作发现,抽动症的孩子跟严厉的管教与束缚关系特别大。

 

有一个孩子在5岁多的时候出现了抽动症。这个孩子在4岁左右开始学钢琴,有一次孩子不愿意学,爸爸就特别严厉的管教:一定要让孩子在那里坐够一个小时,不弹也行,哪怕是哭也要在那里呆够一个小时。

 

这次事件之后,孩子就开始出现了一些抽动症状。

 

这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作为家长要明白一个问题:如何在教育孩子中找到一个平衡——既教会孩子自律,也不过多干涉。

 

成长经历分享

 

我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严厉的父亲,小时候对我的要求非常高。这带给我一个影响,在我学心理学的初期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会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做自己。

 

我特别害怕让他失望。很多时候,我非常努力、非常进取,其实并不是我真的想要去学习、想要去做,而是我很怕让父亲失望,很怕不被他认可、不被他赞赏。

 

这种特别严厉的感觉会让我产生很多恐惧。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我会逐渐释放内心的这种恐惧,然后更好地做我自己。

 

当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会内化一个严厉的父母形象或者内化一个早期的家庭氛围。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了,内心的父母形象还是会深刻地影响他们。

 

3)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指责过多。

 

我的来访者(成年的来访者)在回顾他早期经历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让父母进入他的内心。因为他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使自己现在已经很好了,在各方面已经很不错了,但还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是因为在过去,他总是得到批评与指责,总是有人说他在这里做得不好、在那里做得不好。所以他的内心就会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比如觉得自己是不可爱的、觉得自己是没用的、觉得自己是不行的等等。

 

这种感觉还有一种表现方式,即很多人长大之后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知道我要去爱我的父母、我要对我的父母好,但我在内心深处没有办法和父母连接,因此在内心深处我不敢跟父母进行连接。

 

这样的一种拒绝,跟小时候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是有关系的。

 

引申过来可以得到的启发就是:


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具有奠定基础的作用。


2、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需求


1、胎儿期


苑媛老师《做温暖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灵语言》提到“子宫接纳和期待”这一主题,这是一个深度心理学问题。


成年人也可以回到子宫期,体会到胎儿时期的感受。很多个案的一些问题在胎儿期都可以找到根源。


比如有一个来访者


他一辈子表现的都特别好强,生怕别人对他失望,一辈子都不能放松;他在一个团体中很难获得可以融入团体的感觉。


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他回到了胎儿期的创伤:


那个时候,他的生命是不被期待的。虽然胎儿不会说话,但是那时候他 会有一种潜意识,就觉得“自己好像是多余的、自己是负担、自己是不受欢迎的、自己是不被期待的”等等。所以他潜意识的语言一辈子都是“我要被接纳、我不能让人不喜欢,我要做好自己”。所以他会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会很好强、很进取。


胎儿期的心理需求就是被接纳、被期待,还有妈妈的良好情绪。这都是父母在胎儿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妈妈在怀孕期间的不良情绪对孩子的情绪性格有很大的影响。我身边有好几个真实的例子:

 

妈妈强烈地期待自己的孩子是男孩,但是生出来之后发现孩子是女孩。孩子出生后,这个孩子不愿意吃妈妈的奶,她宁愿吃奶瓶也不吃妈妈的奶。

 

学了深度心理学之后就可以明白,因为这个孩子的潜意识里面已经有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像是“她是不那么被妈妈接纳的、不那么被妈妈期待的”。

 

知道了这个,作为父母就可以有所注意,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孩子本身有强大的生命潜力,即孩子有发展的本能。

 

2、出生期

 

出生期,孩子的需求就是“他希望被欢迎、希望能够被触摸和抚爱”。

 

出生期是比较惊险的过程,很多人都有出生期的创伤。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如果能够被世界或家长所抚爱、用身体的接触去包裹、去疼爱、去呵护,孩子就会发展出一个基本信念,“我是可爱的、我是被欢迎的、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当然,在任何阶段,这种被爱的感觉,孩子都是需要的。

 

现在,孩子自杀的年龄越来越小,很多初高中的孩子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不被珍视”、“孩子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孩子觉得没有人能够了解或看到自己的生命”、“孩子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就会轻而易举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父母的爱对孩子,就像阳光和水对植物一样,被深深地被需求着。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

 

3、幼儿期

 

幼儿期大概在3~6岁,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以及陪伴他们一起玩耍特别重要。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我能够被陪伴、被拥抱、被爱抚、被安慰”、“我能够和父母以及别人一起玩耍、一起游戏”、“我感觉到自己是很重要的”。

 

4、儿童期

 

儿童期主要在小学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学习和发展自我认识,是一个孩子发展自己自尊自信的过程。

 

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触碰、陪伴,但是他需要家长的一些约定,一些鼓励,给予他空间,让他自己去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让他去发展对自己的认识。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发展和学习。

 

5、青春期

 

青春期基本在11岁~18岁,这个阶段孩子会更加看重尊重、更看重认可,非常看重来自同伴的支持和认同,他会想要证明自己长大了。

 

这个时候父母要给予孩子的,是更多独立的空间和信任,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盟友。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做得就是尽可能多地给予大量的爱;孩子越小,父母给予的爱、呵护、包容、支持就要越多。

 

但在青春期,孩子在向成年过渡,孩子更多的是要证明自己长大了,孩子更需要的是支持。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逐渐地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很多事情。如果这时,父母再给孩子很多的约束与管教,很能会激起孩子更大的叛逆和反抗。

 

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是父母去理解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小的时候,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以及和父母建立好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对父母的需要程度会下降。

 

临床发现,如果父母缺失于孩子小时候的生活,那么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去找父母弥补那段缺失。

 

同时,小时候后没有被父母很好陪伴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与心理状况。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缺失一个“被温暖地呵护、被倾听、被接纳、被支持、有良好的爱”的环境,那这个孩子在青春期或者成年之后,就更容易叛逆或者更容易在学业、交往方面产生问题。

 

家长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有利于家长更好地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从而更好地支持孩子。


3、亲子的早期依恋关系


1、早期依恋关系

 

现代社会出现了一个问题,即“父母特别忙,然后把孩子送到老家或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等孩子大一些之后再接回身边。接回来后,父母发现孩子没有办法和自己沟通,孩子跟自己很敌对,或者孩子和自己像是隔着一层似得。”

 

这就是依恋关系出现了问题。


0~3岁,扩展一点是0~6岁这段时间,是孩子和父母产生依恋最早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没能和孩子建立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在那么在后期,家长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弥补跟孩子的感情纽带。

 

在这里提醒家长朋友们,尽量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将他带离你的身边。因为亲子之间良好的依恋关系,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建立他们跟成年人的感情纽带。对感情纽带的需求,就像孩子成长需要营养、需要水、需要睡眠一样重要。

 

建立感情纽带的途径,就是孩子可以感觉到父母的关爱。这些关爱可能是父母温柔的目光、可能是轻柔的搂抱、可能是父母对他的关注、关心。

 

与此同时,孩子非常容易丧失掉对感情纽带的感知,一旦孩子丧失了对感情纽带的感知,他就不容易感受到爱了。然后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可爱,或者外界是不值得信任的。

 

什么样的事情容易损害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

 

可能都是一些父母不以为意的事情。比如父母冲孩子的发火、瞪眼或是一次呵斥;或是父母间的一次强烈争吵;或是孩子和父母的分离,像孩子自己突然走丢了、看不见自己的父母;或是大人之间的特别粗暴的冲突…这些都有可能损害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

 

2、重新连接

 

孩子的防御系统并不是那么发达,因此孩子更容易丧失掉感情纽带的连接。

 

作为家长就要用爱和接纳去重新连接和孩子的关系。


也许家长现在找不到为什么孩子不与自己亲近的具体原因,但家长至少可以知道“孩子的情绪表现”和“孩子与自己的关系”的联系,然后家长就可以通过倾听等各种的方式让孩子感知到作为父母的爱。

 

早期的亲子依恋会非常深刻、深远地影响一个人,比如日后的婚恋、人际交往的态度与方式等。

 

意象对话有一个特别经典的“领养小动物”的意象,就是来看“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的。

 

有时,因为在早期,孩子和父母没有发展起来一种特别密切的情感连接,因此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疏离的。在青春期或成年以后,孩子就更容易感觉到自己和父母关系的断裂,就更容易向父母紧锁心扉,就更容易表现出叛逆、不信任等情绪。

 

3、情感发展关键期

 

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是孩子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大概在0~3岁,再缩短一点是0~2岁这个时期。

 

这个关键期是孩子和他的主要养育人所发展出来的特别密切的情感连接,

这个时候,孩子会把情感的依附在经常照顾他、陪伴他的养育人身上。

 

那些在0~3岁阶段,被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再度回到父母身边时,就不容易和父母形成非常深入的关系。这个时候父母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就需要了解早期经历对孩子的影响,了解早期经历带给孩子的不安全感与疏离感。

 

当父母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方法去重新建立和孩子的纽带。

 

所以,父母要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的阶段;如果父母在早期足够重视孩子,当孩子长大的时候,父母也会更容易放手。

 

4、对孩子的假设

 

当孩子处于情绪中,比如哭泣、发脾气、不讲道理的时候,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当孩子处于这样的情绪中,其实是表明孩子需要被关注、孩子需要被倾听,孩子在通过这些情绪求助,从而希望父母能够帮助他去疗愈内心的痛苦。

 

我认为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可爱的,如果一个孩子他的行为或者他的情绪变得很可怕、可恶、或者僵化不灵活,通常是这个孩子内心有受伤害的感觉,这种受伤害的感觉会掩盖孩子非常良好的天性和本质。

 

如果父母能透过孩子的一些表面行为,深入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父母就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从而和孩子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


NO.2

意象对话在亲子关系中

的应用


 案 例


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的妈妈刚刚生了一个小弟弟,妈妈跟我反馈,这个小女孩现在动不动就会哭,特别容易发脾气,谁动了她的东西、她就会特别用力地推别人…

 

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就和这个孩子聊了聊。


孩子说:“当小弟弟出生以后,我觉得家里人对我的爱都没有了,我特别特别失落。我觉得他们把所有的关注力都放到了弟弟身上。

 

我用意象对话的方式,让孩子去觉察自己。

 

我就问她:“失落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她说:“我总在哭,是那种发泄式的哭。”

 

我说:“你来看一看,这个失落的你如果变成另一个样子,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她说:“是一个遍体鳞伤的小动物。这个小动物在一个小屋子里,这个屋子像牢笼一样。这个小动物非常弱小、非常可怜。”

 

看到这里,就知道这个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就像一个“遍体鳞伤的小动物”。

 

我问:“这个小动物为什么会被关在这个小屋子里呢?她是怎么样来到这个小屋子里的呢?”在她想象的过程中,我引导她去看。


她说:“是被一个猎人打了,这个猎人就抓到了这个小动物。”

 

我问:“那你看到这个小动物的感觉是什么?”

 

她说:“非常的难过。”

 

然后,我让她在她的想象中去跟这个小动物交流,让她告诉那个小动物一些她自己的感受。

 

她说:“这个小动物看到我了,它非常高兴,它发现终于有人来看自己了。”

 

我让她继续交流,她就会对小动物说:“我特别心疼你,我觉得你特别可怜,我特别想要帮助你,我想保护你。”

 

这个小动物在想象中就特别高兴。


在想象中,我让她去抚摸这个小动物,去跟小动物交流,告诉小动物:“我会关心你、我会爱护你、我会帮你疗伤。”

 

在想象中就特别神奇,当她这么做的时候,这个小动物身上的伤就全部好了,她就特别开心。

 

这样调节的时候,孩子的这块儿内心就被了解了。意象对话通过这种探索、好奇还有询问的方式,去促使来访者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

 

当然还有一个部分,就是小女孩心里面的猎人,其实这是她内化进来的某一个父母的形象。让她去体会这个猎人的感受,比如说她会对这个猎人特别生气,生气猎人为什么要去抓这个小动物,这样会让这个小动物特别受伤、特别害怕。

 

然后让她跟想象中的猎人进行交流,在想象中,猎人觉得是他自己做错了。

 

通过这种像跟孩子玩游戏一样的调节,孩子心中受伤、失落的感情就得到了疗愈。


这些受伤的感觉只是孩子内心的一部分,但当这部分没有得到疗愈,这部分就会占据她的整个内心。

 

就像刚才提到的小女孩,如果没有人理解到她失落的感觉,她就像一个遍体鳞伤的小动物一样。这时,如果家长用“觉得她不听话”、“觉得作为姐姐就应该爱自己的弟弟”、“觉得她作为姐姐就应该听话而不应该有这么多的情绪”的方式对待她,家长就没有办法去真正了解这个孩子的内心。

 

通过意象对话的方式,就能很好地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去关心和呵护孩子、去疗愈孩子所受到的伤害。


后来小女孩的妈妈反馈,这个小女孩咨询完之后特别开心,心态变得平稳了很多。

 

意象对话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孩子;但最重要的是,它也可以帮助家长去调节、了解自己的内心。

 

很多时候,家长内心中也有很多这样受伤的小动物或是小人,或是一些心理还没有成长好的部分。


这些没有成长好的部分会导致家长控制不住地发脾气、发火。就好像,我明明不想这样对待孩子,但我却用了很情绪化、很暴躁的方式对待孩子。

 

为什么会用,自己并不想用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这可以通过自我成长的方式进行察觉。当我们越来越懂得自己,我们就能够越来越慈悲,就会对人不那么冰冷与麻木,能用温暖去暖化自己、暖化他人、暖化孩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题答疑


 问题1 

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李拯: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我之前用意象对话的方式调节孩子对于学习的感知。当孩子对某一门学科没兴趣,比如不喜欢数学,我就问孩子“感觉数学像是什么呢?”就是让孩子把数学用另外的东西来代表,如果数学不是学习,是另外的东西,那是什么。

 

我记得有一个孩子,他是我辅导的一个高中生,他看到的意象是“数学就像是密密麻麻的一本辞典,看不懂,特别难,很烦。”

 

在他的心里面,他觉得数学就像一本密密麻麻的字典特别烦,那当然他就没有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烦的情绪。

 

接下来,我让他去看这个书里面是什么?他就开始出现了一些画面,这就不细说了。

 

通过意象对话的方式,改变他对学习的意象、态度。在情绪、心态改变之后,他就发现,学习就像是一本故事书。这时在现实生活中,他对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

 

在发现孩子兴趣所在的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少地去干预孩子与打压孩子。即使家长看到一些自己看不惯的行为,也尽量不要去说教、批评孩子。如果孩子在学习方面有困难或者没有兴趣,家长要做是倾听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带出孩子的兴趣。

 

其实孩子天生都是有学习兴趣的,他们天生就是爱学习的,只是后天,孩子的这个部分被破坏了。所以,家长要去找到破坏孩子学习兴趣的原因,然后消除掉这个原因。


 问题2 

我小时后,我的妈妈比较严厉。在我的孩子三四岁以前,我容易对孩子比较严厉。现在发现,孩子面对稍微严厉的人就会比较害羞、不愿意开口,而且不太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其他倒是没问题。怎么改变呢? 

 

李拯: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调节孩子的心理状况、心理意象。在孩子心里应该内化了父母早期那种比较严厉的形象,这个形象需要被调节。

 

另一方面,这是针对家长而言的。你(提问的家长)现在想到这个事情心里面的感受是什么?这里面也许会有一些自责、内疚,或者是一些担心,这是你需要去成长、去化解的部分。

 

此外,还有一种可以操作的方式,就是你(提问家长)可以通过自我成长,让自己更放松一些。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希望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去对待我们自己的孩子,这就像你肯定不希望自己那么严厉地去对待孩子一样。


但因为在你的生命早期,你的妈妈是这么对你的,所以在你的内心会有一个受伤的孩子的部分。你需要化解你内在孩子和内在母亲的关系。


这部分化解之后,你就可以更好地承受住自责、担心的情绪;然后在面对孩子时,你可能就能够更放松、更多的给予孩子耐心与鼓励。


这样,孩子就有可能去尝试一些新的事情,或者面对一些让他感觉到恐惧或严厉的人。


 问题3 

孩子小时候家庭环境不好,对孩子很暴躁,现在孩子脾气特别大,怎么弥补?


李拯:这里缺乏一些具体信息,比如孩子现在多大。但是我觉得,这也同样需要两个方面来化解:一个是针对孩子的部分,一个是针对你的部分。


在现实中,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冲孩子发火或打骂孩子,那么你在现实中就需要诚挚、诚恳地向孩子道歉。当你特别真诚地道歉时,孩子一定会感觉到,他会软下来的。

 

在道歉的过程中,你需要把你的爱传达给孩子。你要告诉孩子,你是非常爱他的,你希望好好地爱他。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这些不好的家庭氛围也影响到了你,你就需要找到能够专门理解和倾听你的人,去解决你的心理烦恼、去找到引发你情绪不好的原因。

 

当你自己有被倾听的感觉、有被理解的感觉、有释放感,那么你就不会那么暴躁地对待孩子。

 

当你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会有所变化。


想要改变孩子,其实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从改变我们自己的情绪状况、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开始。

 

意象对话是一个很好的调节内心状况的工具。

 

我们为什么会暴躁?我们为什么会不耐烦?


是因为我们内心也有很多的受伤感、很多的压力、很多的痛苦,而这没有被人真正地理解。

 

我们内心可能有很多消极的意象没有被化解。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从了解我们自己开始,把我们的情绪先调节下来,才能更好地协助孩子。

 

相信家庭是一个系统、相信系统理论,就会知道,如果你变了,这个家庭其他成员也会变。

 

我们能够做的是,做好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代替的,比如孩子的学业问题,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学;比如孩子吃饭、睡觉,作为家长我们没有代替孩子睡、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吃。这都是孩子要去面临的一些问题。

 

我们面临我们的问题,承担我们的责任,孩子也需要去面临他们的问题、承担他们的责任。孩子需要的是来自家长的支持,而不是家长的取代。

 

注:根据李拯老师微课录音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别人不能替代、不可替代的部分,这也许就是每个人生命价值或存在感的所在。


这时候,能给的帮助或者最大的帮助,就是那一笔笔宝贵的心理财富。与其替代,不如好好给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拯——(原创)意象对话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父母必读】说“不”三部曲:倾听,说“不”,再倾听
《娜娜开讲》之“提线木偶”:华师一资深心理教师的家庭教育笔记(1)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698: 母子没有隔天仇害了无数家长和孩子,也是孩子性格缺陷的根源。/意象外化技术
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哪来这么多愤怒
20只「内心充满骄傲」的可爱动物家长 2022-06-11 17:40 除了人类以外,其实动物们也有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无论是身为父母的骄傲、忧虑和温柔等等,都可以在它们的身上找到。以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