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俞敏洪:让阅读展开你的丰富人生

 

◇1为什么要阅读?

为什么要阅读呢?我觉得这就像问“我们为什么要交朋友”是一样的概念,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也是一种思想性的动物。而阅读是在孤独中跟思想和灵魂交朋友,因为任何一本书籍都是这个作者对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念的某种反映,也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人跟动物最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人是能够拥有自己的思想,能够延伸自己的思想,并且在思想之间,可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有的同学说:“我从来不看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因为不看书就意味着你只能局限在自己眼睛和耳朵所看到听到的一个小范围的世界之内,人一辈子不管你多么牛,哪怕你能够走遍世界,但是你的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听到的这个世界,实际是有限的世界,世界必须进行无限的延伸才能够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而看书可以让眼界得以延伸。


◇2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

常常有人问我说俞老师,阅读到底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也有人说我读武侠小说、流行小说,是不是也算阅读?当然这算是一种阅读,在人劳累的时候,读读武侠小说,读读流行的情感小说,也是人的精神的一种放松。

但是阅读肯定不仅仅限于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阅读最主要的分成两种大类,一种叫做读有用之书,一种叫做读无用之书。什么叫做有用之书,就是读完以后能让我们未来生存更加容易的书,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其实一辈子只在读有用之书,所以很多人很讨厌读书,为什么?因为有用之书读而无味这是通常的状态,就像我们大部分都不喜欢读教科书。


但是有用之书对我们是有用的,比如说我从高考的时候开始读英文的各种书籍,精读的、泛读的,口语的、听力的、词汇的,这些全是有用之书。有的时候,读有用之书还是我们走向读无用之书的一个必经之路。

人一生中我们有两个事情要完成,第一个是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有用之书是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最重要的第二个事情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整体的厚度、气质、情感和胸怀,这些通常有用之书是不太容易给的,真正能给出这些东西的叫无用之书。人的一生到最后更多的时间是读那些无用之书,这些无用之书通通加起来,你读得多了以后,它会改变你的气质、改变你的面貌,所谓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3 专注阅读和非专注阅读,精读和泛读

现在我们玩微信和自媒体的过程,其实带有点老年痴呆症的特点,因为你根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年轻人,包括我现在有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你在听一个人讲话的时候,其实你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你并不能专注地听这个人讲话,你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在看手机上的同学朋友发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所以我常常在开会的时候,跟人谈项目的时候,跟人思想交流沟通的时候,故意把手机放在另外一个我手拿不到的地方,甚至放在另外一个房间,这样我就会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因为我知道注意力集中是你能够深度学习的最好的方法。

最重要的读书的时间就是要有专注力,这样读书就分成了有专注力的阅读和零碎时间的阅读。所谓的专注力的阅读就是这个小时专门拿出来读这本书,这种书一般都是比较有思想性的需要你思考的书。

除此之外,我还会把读书分成精读和泛读,所谓精读就是这本书值得一读得话,我读的速度就会放慢,但是当我觉得这本书是一般的书,但是也能学到点东西的话,我相对来说会快速阅读。读的快,理由很简单,因为你原来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所以你每读到任何一个东西对你来说都是新的东西。

当你读了大量的书后,你的情感变得越来越丰富,你的思想变得越来越丰富,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当然人的创造力还是要通过行动才能展现出来,但是阅读是行动的基础。


◇4读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对未来有指导意义的书

有人问我说“俞老师我们现在到底该读什么书,能不能推荐几本书?”我认为读书不是读某一本书,而是读某一类书,就是读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对未来有指导意义的书,不管是科技的还是生活方面的都非常重要。

这方面还要继续提到吴军,他写了很多非常有名的书,像《浪潮之巅》、《文明之光》、《数学之美》、《大学之路》,以及刚刚出的《智能时代》。我建议吴军写的书都值得一读,尤其是他写的《浪潮之巅》,写了过去30年世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公司的成败,《智能时代》则写的是从现在开始面向未来的大数据与智能革命。

第二类书是陶冶个人情怀的书,比如唐诗宋词。这一类书,《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是一个标志。蒋勋是台湾优秀的人文学者,自己是个诗人还是个小说家、散文家,但是他的作品中最好的就是讲述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他的《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还有《蒋勋说红楼梦》,都是代表了情怀的书,《孤独六讲》也值得一读。

第三类的书我觉得就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哲学观的书,这类书就是要读懂和读的理解的。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就是其中的一本非常好的代表作,西方哲学的话大家可以读卢梭的《西方哲学史》,也能读懂,他对西方的哲学流派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生动的介绍,语言也不算太晦涩,读英文原著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还有西方另外一本讲哲学的书,新东方的夏鹏老师还专门把它作为英文教材用的,叫做《哲学的故事》也是值得一读的。

我觉得书大概读的就这三类,剩下的就是科技的书籍,管理的书籍,都是归到我说的有用之书中间去了。

当然剩下的你还可以读一下历史著作,知过去而走未来,这种历史著作自己随便挑着读,像陈舜臣的《十八史略》讲从古代到中国宋朝的,就非常好。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也是值得一读的。

总而言之,大概这就是我读书的一点体会。




文章来源:早安,新东方!(第26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敏洪新书 | 让阅读展开你的丰富人生
在阅读中让自己更好成长(上)
我不会再读六类书
读书有道∣陈钟凡·读什么书
公务员应读哪类书打开自己的格局
读书日里闲话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