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仅仅一字之差,效用却相差千里

在中医的古方里面,有许多的方子,在名字上仅仅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是效用上却是千里之别,比如《小青龙汤》和《大青龙汤》、《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而今天主要要和大家介绍的是《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之间的区别。

先说《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由大枣、饴糖、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组成。

君药——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

臣药——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

佐药——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

佐、使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

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功效。主治中焦虚寒、肝木晦土引起的腹痛,喜温喜按,按之痛减;或虚劳心悸或虚烦不宁;或虚劳阳虚发热,伴面色无华等症。现代用于治疗溃疡病、神经衰弱、慢性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在来看《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由蜀椒、干姜、人参组成。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胶饴补虚缓中。

方中诸药合用大建中气,温阳助运,则诸证自愈。正如《医宗金鉴》所云:“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饴糖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之寒法也。”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之功效。

《大建中汤》主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引起的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呕吐剧烈,不能饮食,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临床报道常用此方治疗胆道蛔虫症合并胆系感染、消化性溃疡、蛔虫性肠梗阻、腹痛泄泻等疾病,此外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小儿功能性便秘、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鞘膜积液亦有效。

《大建中汤》纯用辛甘之品温建中阳,其补虚散寒之力远较《小建中汤》为峻,具有降逆止呕作用,偏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腹痛呕逆。

在文章最后在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五行同调观点:五行相生相克,一脏失衡,则其余五脏皆失守,身体诸多表症皆发于五脏,五脏不安就会导致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乳腺增生、便秘或便溏、月经不调、痰湿肚腩肥大,更年期综合征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小建中汤
千年小建中,藏在《伤寒论》里的大智慧!
小建中汤以治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为主
温里剂—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
中气下陷的治疗
医圣张仲景的千古良方,调理脾胃虚寒,演变的三个配方个个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