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仲景治阳三十六法钩玄(二)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对于人体来说,最重要的是人体阳气要厚秘坚固,耗损要有度,如果阳气不能固秘,即耗散速度过快过大,那么人的肉体即生命形体就会衰老,生病,死亡。阳气指的是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更重要的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元真之气。从生命理论设计来说,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天年,先天元真之气可以保证正常消耗128年。如果中间不出意外,都可以尽天年而终。但是由于运动过度,如职业运动员;情绪变化无常,如励志过度,强烈的欲望常常使人悲喜过度,身心俱疲,阳气同样耗散过度;再者房事过度,也会加快阳气的流失;至于夜生活频繁,迷恋上网,高热量食物,生活起居四季不分……等等,都是损耗阳气的万恶之源,所以现代人很少尽天年而终。《素问·上古天真论》就告诫了我们保养阳气的方法:“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老子也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都是与中医阳气理论相通的。

什么是秘固呢?秘代表数量,是指多少之意,即人体内阳气(呼吸之气、水谷之气、先天元真之气)的总存量。固则表示稳定平衡之意。如果疏泄过快,不掌握分寸,那么阳气的秘固即阳气多耗散,密度不够,阳气平衡稳定人体脏腑功能的机制就会被打破,轻则生病,重则危及生命。我们可以用自然的水蒸气解释阳气,当密度小时散于空间,没有形体;当密度大时则为天空中飘散的云气;当密度再大时,就会转变为液态的水。张仲景用大量的笔墨论述水气、水饮、痰饮为患,不就是阳气的秘固出了问题吗?所以中医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医学,说什么中医是经验医学,全是这个人不懂中医的表现,尽显无知!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要先贤祝味菊阐释最到位,其说:“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密。”更关键的是《素问·生气通天论》已经做了进一步的说法,即:“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因此可以用脏腑理论进一步阐明阳秘是人体正常功能发挥的标准,通过论述阳秘,进一步体验中医阴阳学说的真理性及实用性。使得阴阳学说在解释人体生理病理时发挥极大的作用。告诫人们不要简单地把阴阳学说当作分类学说来看待。

阳气病变的治疗准则就是秘固,只有阳气秘固,才能使阴阳平和,身体健康。阳气病变同样有着虚实寒热郁瘀滞等变化,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并不是单纯把扶阳、温阳、补阳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仲景对阳气病的论治是有广阔的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中医气血阴阳论之:阴阳论初识
地黄饮子方义探源丨“内夺而厥,则为瘖痱”
阳气虚弱者表现及冬至的食补
黄帝内经学习之38:继续谈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初学把脉|张仲景把脉的四个部位: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内经》与《伤寒论》的阴阳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