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155:承认失败,弃子争先!

如果抓了一手好牌最后打的稀烂,这种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面临的是:抓了一手烂牌如何去打好。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人如果缺胳膊少腿,这种显性的缺陷不仅仅会被外部洞察,而且能获得理解,甚至同情。然而,精神结构中抽象自我的内在属性的缺失则不容易被外界洞察,更不可能被理解。人都以自己为丈量外部的标尺。这是生命体本身的结构特征决定的。我们在《结构学》的《C15:自我遮蔽的形成》中会详细论述。不能被察觉的缺失不仅仅不会被当作缺失,反而会被看成格格不入的怪异。共同体的特征决定了内部个体之间的相互同化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必须的。绝大多数人跟风和从众不仅仅是自己内在的遮蔽性造成的短视,还是共同体的某种隐蔽性引导的结果——因为消除个体差异是构建具有生命体特征的共同体的核心命题之一。

任何处于瞎子摸象状态的个体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陷入某种内在或者外部的漩涡之中: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对人造成的危害,就是内在漩涡的致命影响。长期陷入简单重复之中却无法为迫在眉睫的现实生活找到出口,则源于外部漩涡的裹挟。

因为所有的外部生存环境最终都会被感知系统抽象为主观世界,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常会打破人内心的平静。如果这种变化引发的冲突让你无法抉择,你就只能在拖延、对抗和逃避之中选择一项。拖延是一种不做选择的行为,但是,不做选择本质上也是一种选择。你即便装死不动,外部的一切变化依然没有停止。只是外部的变化会产生两种结果:1.会对你造成压力的态势自我消解了。2. 会让你陷入困境的态势逐渐收网,进一步恶化。前者可以通过拖延解决,后者只是在自欺欺人!

人会极力的将自己不具备的能力贬低的一无是处,人也会尽量的把自己做不到的事说的不重要。如果一堆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则很容易达成关于这个问题的共识。所以,穷人聚集在一起特别容易仇富。匮乏的人聚集在一起特别容易通过彼此佐证加固内心的暗黑牢笼和偏见。

漩涡中的扁舟

在过去的40年中,社会基础结构的重构对人所处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剧烈改变。《C5:文化的本质》中阐述过:人作为载体,传承着穿透时空限制的先辈积累,从出生开始就耳熏目染的被所传承的生存策略所训导。生存结构发生重构之后,指导自己探索的观念和心理状态都严重滞后。这种滞后性对个人的命运和家庭的冲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绝大多数人在面对真实世界感到无力之时,第一反应就是责怪周边的人和生存环境。所以,当下隔代之间的冲突远胜于其它时代!

这个社会第一次全面由农业社会升级为工业社会,它不仅仅是数亿农民移居到城市,而是覆盖其上的所有协作关系、制度体系、文化道德、法律法规、以及利用资源的方式,甚至思维和心理通通都会重塑——那些在你成长环境中被雕塑进灵魂深处的东西不仅变会得毫无价值,甚至会开始逐渐成为束缚住你的无形枷锁。

人在成长的关键时刻被雕塑而成的认知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会由内而外的形成一种比监狱更加有效的内在束缚。这是命运的羁绊,也是悲剧的根源!如果你从小生活在农村或者城市底层群体之中,你的生存环境会时刻提醒你节俭、不求人、不负债。面对4千/平米的房子你不会买,因为它既需要欠人情还会让你背负债务。于是,你笑看风云,风云也微笑着看着你。你在风轻云淡之中没有迎来崩盘,反而疯狂上涨。当它涨到4万/平米的时候,你开始想明白了,小时候所熟悉的东西并不能作为现在判断的标准。不仅仅是时过境迁,而且从根本上就不是一回事。于是,你开始幡然醒悟,开始疯狂举债,不惜代价。对于个体的命运而言,这未必不是悲剧,这种悲剧完全是由自己生存策略滞后的惯性所导致——它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仅是在某件事上后知后觉,而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让你陷入犹豫不决、总是慢半拍,最后求而不可得的困扰。

社会基础结构的重构,卷入的不仅是个体,并形成某种群体性的社会特征。宏大的社会变革往往不会被普罗大众所感知,当宏大的变革落到千家万户之时,就变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个人性格。比如,“小镇青年”和“留守儿童”:这不仅是两个标签,两个名词的背后还蕴藏着被时代变迁所雕塑的家庭和个体的心理特征及生存状态!

远虑和近忧

人时常会拼命追逐某种幻象,所有的证据和理性都告诉你幻境已经破灭,你就是不愿意醒来… 先是因缺有需,最后变成了自欺欺人!人之所以不敢承认失败,主要是搞不清楚习惯性的放弃和理性的抉择之间的区别。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这句话谁都会说,但真面临现实的选择之时往往左右为难。如果你能看到远处,这个选择自然一目了然。问题是你看不清那些远在细微之处最终却会让你不断陷入近忧的问题。

过年的时候长辈们会抱怨:三十年前到处都是机会,做生意也非常容易。随便做点什么就起来了。每当这个时候,我这个情商特别低的人就会脱口而出:当年您不在现场吗?为什么没做呢!涵养好的长辈往往默不作声,有的就会找个别的由头破口大骂——高情商的人足以让胆小的人觉得自己很勇敢,也能让匮乏的人觉得自己很富足。我只能说,人艰不拆,真话真的很伤人!

从今天回望三十年前,自然到处都是机会。如果从三十年后回望今天,也是如此!正因为当局者迷,所以,能在瞎子摸象中窥见全貌才是有本事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看见了还能用思辨去验证,并敢于对自己坚信的东西下注!如果你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引人注意,那你自然可以信口开河。如果是以严肃的态度研究复杂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那么,对充分研究后的结论就敢于信任。所以,当去年这个时候我觉得房子会涨的时候,就真的通过下注来验证。当调研过某个上市公司判断它符合研究的结论之时,也会拿出真金白银去验证判断。

置身事外的学习能够学会洞察力,分析总结能力,但无法训练魄力和勇气。从洞察力发现机会,到分析能力去伪存真,再到恰好准备了下注的本钱,再到下注的魄力和拿的住的勇气,每一道门槛都会筛选掉许多许多人。不管是大的事情还是小的事情,这几个步骤所形成的循环,如能正向的多做几次,人的心态和信心就完全变了。这就是所谓的赢过!所谓赢过不一定是非常宏大的决策——对一个时常自我质疑,遇事举棋不定,做人患得患失的人而言,所谓赢过就是能做几次正确的决策并获得预期得结果——哪怕只是在拥堵的时候决定变道到哪条道上会更通畅这样的决策,只要做对几次,整个人对自己的判断都会不一样。

近忧是迫在眉睫,远虑是未雨绸缪。现实生活中,越是时常陷入迫在眉睫的困境中的人,更习惯于对未知的一切忧心忡忡。正因为对还未发生的一切都忧心忡忡,屁大点的事被自己强行加戏,在内心演绎成似乎任何选择都会决定人类命运一样的沉重。《色戒》中大汉奸丁默根这样说他的同僚们:这些人把千秋万代挂在嘴边掩饰自己对眼下走投无路的恐惧。

围棋中有一个术语叫:弃子争先。就是通过取舍,放弃一部分利益去获得主动权。不管是生活,还是做事情,人在掌握主导权的时候,才能有自己的节奏感。否则,就会被带节奏。至于会被带到哪里,自己心里往往没谱,没底就会慌乱和恐惧。在觉悟社中反复说过:当你不能自己做主的时候,别人就会做你的主!大的事不必说,就以日常生活举例:如果一个男人在家不能一言九鼎而试图两面讨好,他的妻子和母亲不仅仅不会体谅他夹在中间两头受气的苦衷,反而会都想做他的主,并把他看成自己阵营当仁不让的成员,也会把一切不顺心都迁怒于他。如果他什么都不敢放下,就算极力的周璇于二者之间,其结果也是被不同频率的两种节奏带到自相矛盾的死胡同!

人活着资源永远不够,要解决的问题就一定多于自己拥有的资源。被动应付永远疲于奔命,最后里外不是人。因此,事无大小,务必要能控制节奏,必要的时候,需要主动舍弃一些东西来换取这种主导权——人在拥有主导权时会感到心安。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结构学》的《精神结构》部分会详细阐述与之相关的机制和底层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人打交道总受挫,如何破?!
守夜人的誓言!
为人处世学习三十六计详解
2022-09-25 23:20
十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活在当下”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何协调看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