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颗恒牙萌出时,一口整齐漂亮小牙的美梦彻底破碎

女儿的乳牙长得非常整齐,也没有蛀牙,当时我以为自己买彩票中了大奖。没想到,第一颗恒牙萌出的时候,美梦彻底破碎——新长出的门牙外凸,和之前的乳牙完全不在一个平面上。

等两颗门牙都长出来后,我彻底傻了眼。门牙不仅外凸,还向两侧分开,中间有一条缝。更让人郁闷的是,孩子养成了咬嘴唇的坏习惯,睡觉的时候嘴合不拢,门牙咬合在下唇上,加剧了门牙的外凸。

女儿不同阶段的牙丨作者供图

矫正牙齿光看牙医就够了吗?

那时住在法国,我先是带孩子见了全家长期去看的牙医。这位医生虽然是补牙、拔牙、洗牙的一把好手,但是看了我女儿的牙齿无奈地摇摇头,推荐我们去咨询牙齿正畸医生,并指出了一些问题:

  1. 牙齿畸形受遗传影响。看看娃爸的大龅牙,也不会奇怪孩子牙齿畸形了(这里检讨下乳牙时期我的侥幸心理)。

  2. 孩子用奶嘴的时间较长(使用到三岁多),这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咬合问题。

牙齿正畸医生看了我女儿的情况,首先确认需要干预治疗:一方面,上下排牙齿的前后间距过大,达到10毫米;另一方面,牙弓呈V型,而不是正常的U型,从而导致牙齿的生长空间不足,只能向外发展,形成龅牙。很大程度上,这是遗传决定的。

在干预之前,正畸医生认为有必要排除一下其他影响牙齿的因素,比如舌系带过短、呼吸问题。

U型和V型牙弓对比|pinterest

医生解释说,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舌尖应位于上切牙后方,舌背紧贴上颚黏膜(如下图)。婴儿期时,儿童舌尖位于上下龈垫之间,完成吮吸过程。孩子4岁以后,舌尖逐渐上移,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女儿舌头位置比正常人偏低,上颚发育不良,成为V型牙弓而不是正常的U型牙弓。

正常的舌头位置丨tooth-for-a-tooth

为了排除舌系带过短和呼吸因素,正畸医生建议我们先找耳鼻喉科医生做检查,并拍了牙齿的X光片。

耳鼻喉科医生根据X光片,很快判断出孩子的呼吸没有问题。从外形上,孩子的舌系带略偏短,但并没有导致吮吸问题或发音困难。最后,他认为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割舌系带。

由于担心风险,我们先咨询了发音训练师,训练师让女儿读了几段文字,确认发音没有问题,认为不一定要进行手术干预。

综合其他医生的意见,正畸医生认为,如果舌头的问题不明显,可以通过矫正器扩大牙弓,使其形状从V型逐渐改变为U型——这一时期孩子的骨骼比较柔软,矫正难度较低。

什么是合适的整牙时机?

这时,我们举家搬迁至新加坡,我先后带女儿去看了一家牙齿矫正的私人诊所和一家大型公立医院的儿童牙科门诊。

两位医生的结论一致:需要干预,但时机未到,要再过几年等孩子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时再矫正。这和法国的正畸医生的建议截然不同。法国医生认为目前就可以开始干预,他说,对我女儿这种情况干预越早越好。

我开始自己查资料,看到美国正畸医生协会的官网上《早期干预是否有好处?》一文指出,不一定要等到乳牙全部换成恒牙才开始矫正牙齿,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的标准是如果不干预,目前的畸形会变得更加严重。早期干预的目的是阻止目前不良的发展趋势,引导面部骨骼和颌骨的生长,为即将萌出的恒牙提供合适的生长空间。

当然,早期干预也未必一劳永逸,等到恒牙全部长好后有可能还需要第二次干预。

我有点懵了,到底该信谁?

终于戴上牙套啦

正在这时,一位好心的邻居告诉我,她的两个女儿在新加坡同一家诊所整了牙,且都是早期干预。如今,11岁的小女儿整牙已满两年,目前牙齿非常整齐。

这家诊所的医生给我女儿做了检查后,确定了早期干预。她解释说,早期干预和恒牙长全后干预的区别是,前者可以进行面部骨骼、颌骨的调整,后期干预主要是进行牙齿位置的调整。

就我女儿的情况看,一是早期干预利于扩大牙弓,为未来萌出的恒牙提供空间,可以避免之后矫正拔掉牙齿(不少后期干预都需要拔牙)。二是因为上下排牙齿的间距过大,下排牙齿已经咬合到上排内侧牙龈上,属于“龅牙+深覆合”,如不及时干预有可能对下颌关节造成损伤。

医生建议我女儿使用活动矫正器。对于十岁以下的孩子来说,这种牙套好处多多:

首先,它可以自行摘取,每天只需要戴满14个小时,上学不用戴,不影响语言学习和运动,更主要的是不影响美观。孩子不必担心被冠以“牙套妹”的外号,矫正过程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其次,吃饭时不用戴牙套,既不影响食欲,也便于清洁。

此外,佩戴时间集中在睡觉期间,孩子除了在最初一周有点不适外,很快就适应了,在不知不觉中矫正了牙齿。

活动矫正器丨作者供图

正畸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女儿佩戴第一周,上下排牙齿间距就缩小了1毫米,之后约两到三周又缩小1毫米,门牙的中缝也逐渐缩小了。

但凡事贵在坚持。女儿有一段时间没有坚持每天佩戴,我也没注意监督。三周后复查,妥妥地没有任何进步。为此,医生反复叮嘱一定要每天坚持佩戴14小时以上。

戴牙套满两个月,效果还是看得见的。上下排牙齿间距缩小为6毫米,门牙中缝基本不见了。因为戴着牙套,女儿睡觉时不再咬下唇了。医生说,早期干预一般为期1~2年,之后可能需要继续佩戴保持器。

戴牙套刚好满两个月,效果看得见|作者供图

过去一年,身边不少朋友也关心孩子矫正牙齿的事,可见儿童口腔正畸的需求还真不少。希望这个分享能为同样在求医问药路上的父母带来一些启发。

医生点评

高秋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住院医师

错𬌗畸形的病因复杂,绝大多数都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包括疾病、口腔不良习惯等造成的。

颌骨的生长发育受基因影响比较大,所以临床上能看到很多患者的面型和父母一方很类似。正如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娃爸的大龅牙和孩子咬嘴唇的习惯都可能是导致这个小朋友门牙外凸的原因。

使用奶嘴时喂养姿势不当会导致上下颌位置异常,但一般这种乳牙期的不良习惯不会对恒牙产生太大的影响。

因此,在儿童及青少年期,我们可以对孩子已经表现出的错𬌗畸形或者畸形的趋势进行早期矫治,也可以对造成畸形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以此为恒牙及颌骨的发育、正常咬合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环境。4岁左右如果有错𬌗畸形的问题就可以开始乳牙列的矫治了,所以建议4-5岁就可以带孩子进行正畸检查。

早期矫治的方法有许多,在这一阶段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要介绍以下几种:

口腔不良习惯的矫治

吮指、咬唇、咬物、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会导致牙弓及颌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异常的压力,从而导致发育及形态异常,其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大,因此有必要及时破除不良习惯,阻断畸形发展。为此,除了去除原发病因(如呼吸道疾病导致口呼吸),还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矫治器进行改正。

间隙保持及阻萌

乳牙及恒牙的早失、恒牙的早萌会影响牙齿的正常替换及牙弓的长度,不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临床上会据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固定或活动的缺隙保持器维持缺牙间隙。

牙弓不调的矫治

对于乳牙期及替牙期一些影响正常发育的错𬌗畸形,可以通过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也就是作者使用的牙套)。

功能性矫治器

我们常说的普通牙套是指固定矫治器,主要是在控制牙齿的移动。功能矫治器则大多是活动式的,多用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患者,主要适用于功能性及部分骨性错𬌗畸形,调整异常的肌肉力量,协调颌骨生长。

此外,作者文中提到,对于何时开始矫治,不同的医生给了不同的建议。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两种策略各有其优缺点;不同的个体在生长发育方向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无法简单的确定什么是合适的矫治时机。在临床上,正畸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生长趋势、错𬌗畸形是否会进一步加重等进行综合考量,判断治疗时机。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游牧一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种牙齿的名称、功能及矫正
医生书写牙齿代号简介 牙齿生长过程 门牙前突怎么样去治疗 牙齿矫正若干问题解答攻略
牙齿不齐危害大!牙齿矫正应该从小抓起
孩子换牙时,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
【转载】小孩健康:儿童换牙顺序图 换牙注意事项
【口腔科普】一篇文章,汇集牙齿矫正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赶紧收藏~患者问起来直接转给T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