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喜欢哲学、心理学的人往往在境界上显深邃,生活中显幼稚?
userphoto

2022.10.19 广东

关注

我们在深入研究了人的心智系统十多年后,对于这个常见又奇怪的现象:

喜欢哲学、心理学的人,往往在境界上显得很深邃,生活中却显得很幼稚,找到了根本原因。

这个根本原因的发现,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大脑和心智系统,还能启发自己,成为过去可望不可及的人:即在思想上深邃,又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

这个问题,用「显性人体意识」和「隐性人体意识」的特性去分析,容易弄明白: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意识,接着再正式回答这个问题。

一、「显性人体意识」和「隐性人体意识」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有「显性人体意识」和「隐性人体意识」。

我们的「显性人体意识」负责收集日常知识、经验,形成「经验库」,方便在遇到同样事情时,快速作出反应。

在作出反应时,常常是带着情绪一起出现的。

「隐性人体意识」负责在人初次遇到新事物、新问题时进行「纯理性思维」。

这个时候,由于「显性人体意识」是第一次碰到这些,所以「经验库」中没有怎么反应的答案, 于是先交给「隐性人体意识」去思考「怎么办」,等有了结果以后,「显性人体意识」再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就是「显性人体意识」与「隐性人体意识」之间的「弹性」

「显性人体意识」会把这次的「反应」方式,记录到「经验库」中,方便下次在遇到相同事情时可以调用。

不同于「显性人体意识」带情绪,「隐性人体意识」进行的是「纯理性思维」,比如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是不带情绪的、客观冷静的

现在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二、为什么喜欢哲学、心理学的人,往往在境界上显得很深邃,生活中却显得很幼稚?

这种幼稚,是相比较而言的,相对于生活中「大多数人」,他们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显得幼稚。

换句话说,是「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干,「衬托」出了这些人在相同情境下的「幼稚」。

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惯用的「意识」存在区别

1、大多数人的惯用「意识」是「显性人体意识」。

从小婴儿生出来,到长大成人,期间会碰到很多「新事物、新问题」,一开始,所有人都是「隐性人体意识」为主导的思维:思考怎么办。

后来,随着「隐性人体意识」不断思考出应对办法,「显性人体意识」的「经验库」会越来越大,储存了很多固定的「反应」模式。

逐渐地,出于各种原因,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养成了这么个习惯: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从「经验库」作出反应上。

这些「反应」方式会一次次被反复调用,不断强化,可能最初一两次碰到「老问题」调用时,还会比较警觉,有「隐性人体意识」在旁「监护」,防止万一有问题随时改进,但碰到「老问题」次数多了,按原有的方式应对,都没什么问题,那「隐性人体意识」也就不再参与了。

「隐性人体意识」参与思考时,因多了这么一个环节,就会影响「显性人体意识」主导的反应速度。

「隐性人体意识」不参与时,「显性人体意识」的反应速度会更快,越重复,越熟练,越迅速。

经验库大,且反应速度快,最大的好处是,「显性人体意识」不会「被难倒」,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事,都能在「经验库」中调用到答案,快速作出应对。

以上是「大多数人」在生活中「不幼稚」的原因。

随之共生的,是「显性人体意识」与「隐性人体意识」之间的「弹性」会逐渐减弱,「隐性人体意识」参与思考的机会越来越少。

2、「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惯用意识,与上面的「大多数人」不同。

他们从小婴儿,到长大成人,注意力都不是主要集中在「显性人体意识」的「经验库」作出反应上,而是天生更喜欢沉静在「隐性人体意识」上,在进行「纯理性思维」的同时带来的冷静客观、无情绪的平静体验,比「显性人体意识」常常伴有情绪的反应,更让他们感到舒适

这样带来的结果是:

1)虽然也会碰到很多「新事物、新问题」,但不像大多数人的「隐性人体意识」在给出应对办法后,再碰到「老问题」就倾向于不再参与「显性人体意识」的反应,他们的「隐性人体意识」还是会有空就积极参与同样的事情、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习以为常、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这些人会反复思考、研究,从生活常识,拓展到哲学、数学、物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重要领域,直至产生重大突破……然后,去思考另一个「问题」,乐在其中。

2)由于人的注意力主要在「隐性人体意识」上,那么「显性人体意识」对建「信息库」也就懈怠了,除了最最最基本的生存外,日常生活上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在「信息库」中建立起成熟的应对模式。

再加上,由于「老事物、老问题」在这些人眼里,还常常「百看不厌」,反复琢磨新的解决方案,不舍得丢给「显性人体意识」放到「经验库」中去作简单反应,那么,「经验库」里的「料」就更少了。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像大多数人那么精干,显「幼稚」的根本原因。

这个问题,如果只是看看热闹,吃个大瓜,实在浪费,这种奇怪又可爱的现象,对我们自己,可以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三、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启发?

「心智玩家」之一的「丘心客」,在没有明白「显性人体意识」和「隐性人体意识」的特性之前,就是典型的「大多数人」中的一员,早已习惯了「显性人体意识」为主导的生活,在日常生活和多年的职场经历中,建立起来了丰富的「经验库」,是一名「生活小能手」。

但是,内心总觉得,长大以后,没有小时候有灵气了,变成了一个聪明的「笨人」,显得貌似挺能干,但自己知道,小时候的天赋不见了。

在明白了人不是只有一个意识,而是存在特性不同的「显性人体意识」和「隐性人体意识」之后,就逐渐增加了「隐性人体意识」在思考中的参与度,不再完全惯性地依靠「显性人体意识」的「经验库」去反应,逐渐地,就又有了天赋和灵气在恢复的感觉。

希望看到这篇内容的读者,也能有天赋和灵气回归的体验。

让「隐性人体意识」多参与思考,这就是恢复和增强「显性人体意识」和「隐性人体意识」之间的「思维弹性」

明白了以上道理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去恢复和增强「思维弹性」。

这里「心智玩家」介绍给大家一个自己使用了多年的自我训练方法,是职场人普遍能用的实用好办法——用写作引导自己进入「纯理性思维」

「心智玩家」就是用这个方法训练自己的,不断收获着惊喜。

逻辑思维、概念思维、批判思维、关系思维、系统思维、工程思维、战略思维等,这些在职场中、生活中有广阔发挥空间的思维方式,都属于「纯理性思维」。

当沉浸在这些思维方式中时,可以带来内心宁静、平和的舒适体验。

而在职场中、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用写作来操练「纯理性思维」——写各类工作文稿,写干货文章、写故事,都行,关键是能进入这种舒适的心智状态。

随着「纯理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的整体思维能力、心智水平都在提升,大脑更明智了,工作和生活上的能力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这样,「舒适体验+写作能力+思维水平+心智状态+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个方法,合不合适你?

如果合适,第一步你会怎么做?

祝愿每一位用这个方法训练自己的读者,都能在工作、生活中更加明智,越来越游刃有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真正的战略思维,不仅仅是思考,而是对事务进展的“预判”
真理的本质:非思辨后的理解与解释,唯有心智系统转换后能感应到
王阳明21岁「格竹子」,35岁「龙场悟道」,境界差距在哪里?
庄子的“吾丧我”,并不玄,用「重叠结构人体」可以说清楚
老子骑牛西出函谷关,隐含着《老子真经》的终极秘密!
读通《郭店楚简老子》,这书是为现代人写的,难怪老子写好就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