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鸡血”牛爸的心路历程——《侠客岛之家的牛爸牛妈牛娃们》之二十三


    不需要参加什么奥数班,三年级开始奥就可以了,4年级就能得奖了。你信吗?我当然信,但我不信这件事会发生在我家孩子的身上。我好歹也活了三十几岁,我还生了孩子,我很单纯,但你不要骗我。我有一个孩子,人人都说他很聪明,但我不觉得他是那种牛娃,即使是,我也不想赌。我玩飞行棋都很难丢到六的,还是不要去博这种概率了。

   还有一个人也不相信,当时他正坐在我的对面,他就是G爸,他的孩子刚获得了某四大杯赛的一等奖。我们坐在星巴克,但无关风花雪月,我们的脑子里想的满是关于孩子的早教问题,G爸也是我采访的第一个牛娃的爸爸。我很想知道,从普娃爸爸到牛娃爸爸,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而我们同样地做点什么,能让孩子像他家的孩子一样出色呢?

1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有天赋的牛娃

    虽然G爸家得了一等奖,但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家在牛娃云集的侠客岛上,只能算第三梯队的。第一梯队几乎是可望不可及的牛娃们,第二梯队是那些成绩稳定,四大杯兼能顺利获奖的。第三梯队才是他们,属于鸡得比较成功,通过自觉性和学习态度取胜。

    而我恰恰觉得,G爸的这种模式中,才有更多让我们大家借鉴的部分,也是我们普通人鸡娃的希望所在。很多人看了牛娃的介绍,立刻表示,这是天赋,模仿不来,就没了。但我恰恰觉得,对牛娃,大家更应该仔细分析。

    一、这个牛娃是不是很有天赋,这个有天赋的孩子做了多少努力,自己家的做到了吗?

    二、这个孩子可能不是最有天赋,但这个孩子很努力,自己家的孩子做到了吗?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那不就是在看努力吗?是啊!如果假设天赋不能改变,那能改变的变量难道不是只有努力吗?说不定努力还会激发天赋呢?我们只能改变能改变的,并不能去改变基因,不是吗?

2
努力的公式:成果=专注*量

   


    至于怎么努力,G爸给出了公式。他觉得努力的成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孩子的专注,一个就是量。

    怎么提高专注呢,小G从幼儿园起就开始练习书法了,这让小G写字速度奇快。小G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让我很惊讶,我说这要花多少时间啊,G爸说,5分钟。对,就是这样快。

    G爸提供的第二个提高专注的好方法,就是练习加减法。75道20以内的加减法,她家从刚开始的8分钟,后来练习到2分钟之内,有一次甚至1分钟不到就完成了。

   大家不妨练习下看看:

   G爸表示,一样是刷题,快的人一天10题,慢的人一天5题,常年以往,就算前面一个人错的多,也比后面那个人的进步大啊。

   至于量,G爸在一年时间内,称过小G的试卷,80克的纸双面打印,足足有13.6公斤。13.6公斤啊各位……就是这个量……就是这种专注……

   所以,要努力的各位,并不是娃坐在书桌前做出一个努力的姿态就在努力,效率高不高,量大不大,这才是关键。

3
相信你的孩子,别一开始就否定

    G爸是怎样走上这条道路的呢,他坦言,在幼儿园中班以前,是愉快教育,半点没有想过鸡血这件事。此时有一个老师对他说,我觉得你女儿和我女儿很像。老师还诧异地问,你女儿外面不读东西?

    后来和她交流以后,老师表示自己的女儿四年级才开始读奥数,后悔了,不过老师的女儿也不错,奥数后来也得奖,进了新竹园,后来又进了复旦附中,高三已经提前被复旦大学入取了。

    G爸此时就觉得,既然说老师女儿和我们蛮像的,她妈妈的理念应该可以借鉴的。于是G爸思考了老师的话后,给自己的女儿报了硬笔书法和毛笔,还学了英语和舞蹈。

    再后来啊,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对他说,你家女儿肯定读书是好的,你知道吗,你女儿很专心,抗干扰能力很强,哪怕边上有孩子在打闹,她也会置之不理,把画画画好,或者把积木搭好,独立地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

    G爸说他其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不是她练习过书法,还是她天生就是这种性格。但此时G爸心里下定了决心,她原来是可以读书的小孩,要好好培养。

    其实,我们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优点,他木讷,可能耐心好,他顽皮,可能反应快,这就像硬币的两面,看你相信哪一面。

    你可以不早教,可以不鸡血,也可以愉快教育,但请像G爸一样,相信自己的小孩,别轻易说,他不行。他才多小呢,幼儿园,小学刚入学?就被自己最亲近的人认定为不行,那今后的道路,你让他怎么行?

4
花有质量的时间陪伴你的孩子

    我有一个早教偶像经常说,“学校是用来检验家庭教育成果的”。这句话如果是在民办或者鸡血公办,大概稍微好点,现在很多孩子,都需要家长花大量的时间陪读、陪练、陪学。甚至很多妈妈,因此全职了。事实也证明,全职妈妈的教育成果确实卓越,但G爸这样上班的鸡血爸爸也不甘示弱啊,也同样花了巨大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有些父母觉得“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这话也没错,但好的资源难道不更让孩子如虎添翼吗?像G爸这样,亲自上阵,整天学习群内大牛的各种方法,用父亲的威严高高地竖立起学习的重要性在女儿心中的地位。难道不比妈妈边做家务边抓爸爸还唱反调的好?

    前期家里奥数还能家长上上,年级一高家长课都听不懂了,难道不需要花钱去二奥三奥,难道不需要接送?有些父母本来英语就超好,在家全部说英文,孩子的语言启蒙还会费力?有的爸爸,本身奥数就超好,相当于在家名师一对一了,那孩子到外面去,当然一奥就够了,不奥也行了。

    请花时间陪伴你的孩子,学习本就辛苦,在他挺不住的时候,鼓励他。在他懈怠的时候,鞭策他。在他进步的时候,表扬他。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用你温馨的目光,伴他勇敢走上成长。用行动告诉你的孩子,我是真正在陪伴你,而不是在玩手机。

    另外G爸还觉得,爸妈带要好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他观察下来,爸妈带的孩子成绩相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的要好一点。当孩子犯了什么错误爸妈教训的时候,如果身后有长辈撑腰,这教育很容易虎头蛇尾。所以如果是长辈带的孩子,父母更要多陪孩子,竖立自己的威信。

5
你希望孩子最后成为怎样的人?

    在开始鸡血前,还是要问清楚自己,希望孩子最后成为怎样的人。G爸的目标很明确,他希望小G成为那种非常优秀的女孩。因此,他还违规给孩子看了一部片子,叫《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G爸知道女孩子喜欢变成漂亮的公主,他告诉女儿,沈佳宜这样美丽又学习好的女孩,才能得到所有男孩钦慕的目光。

    同时大班开始,G爸就给孩子看《三字经》,《弟子规》,糟粕的东西不算,对精华的东西,一句一句解释,在小小G心中留下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的行为规范。所以小G是非常有礼貌,人人都很喜欢的女孩子。

    而男孩子,可能很多天性上没办法变得这么乖。

    往好了看,奥数和英语,还是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利的。学好了奥数,对开拓思路、逻辑思维、对今后的数学学习都很有好处;学好了英语,多一门技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开拓眼界,也不错。

   至于你到底要让孩子变成百里挑一,非四大不进,还是准备好了初中学区房,浅奥一下,或者高中就准备出国,还是真正能做到快乐就好,目标不同,努力的方向和程度当然也就不一样。

6
每日规划细到变态不过分

    G爸有一张规划表,后来还发给了我。然后我也按照他的表做了一个表,相当得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表呢。把从起床到睡觉,按照每半个小时为单位,细分任务。并且不同的活动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比如奥数类是黄色、英语类是红色、阅读类是蓝色,等等。然后整张表能够把一周的安排一览无遗。这样就能很清楚地明白了,每周在英语上花了多少时间,在奥数上花了多少时间,在阅读上花了多少时间。

    很多人现在一看到这种时间规划就会说,变态,怎么不给小孩喘息的机会。小孩太辛苦,云云。但这并不是每日规划的错。规划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每个人出生,都带有珍贵的东西,才华和时间。而才华也分两部分,硬的,比如成绩,软的,比如情商。我们在用时间去换取孩子才华的时候,不要忘记提高他抗挫折的能力、提高他的自信。

    选择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让他在学习中也感觉快乐。当学习不那么有趣的时候,用规律性的规划去抗衡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要知道,我们的大脑设计,本就是个“控制狂”,哪怕是每日的控制完成了,也会产生幸福感。不过光光成为家长的幸福感是不够的,还要激发孩子内心对于规律的幸福感。

7
 钻研路线,少走弯路

    G爸坦言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

    一、 G爸认为奥数学习应该好好规划,从时间点上掌握好孩子提升的机会。他觉得小G奥数跨级学的时间没有选好。G爸认为一二年级奥数是打基础,而在一升二的时候,需要跨级,也就是在小孩二年级暑假开始的时候同时上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奥数。而事实上,小G则是在二升三的寒假跨的级,跨得比较辛苦。好在小G非常努力,自学数论,从而在三年级开始能跟上四年级的奥数课。G爸认为,大多数孩子,奥数不跨级学,很难和奥数一等奖有缘分。偶然能得个二三等奖,也会是非常辛苦。他支持那些一心只求一二三奖的同学,能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跨级学。

    二、G爸后悔没有让小G提早学习英语,小G的英语虽然也是提前把小学的词汇表背了,上上新概念,但与占绝对重头的数学相比,所占时间并不多。G爸对于曾经还告诉别人,要提早搞数学,不要搞英语,有点后悔。他现在认为应该把握小孩子的语言敏感期。

    这是G爸的经验,我听了觉得很新鲜,一直听闻别人说奥数要跨级,但没有人像G爸一样说得这么清楚。

   不要说语数外,包括钢琴、围棋、画画,只要成一门学科体系,就有它的进步规律在,我们当家长的,一定要多钻研各种路线、研读帖子、买书,更关键的是,思考什么样的方法适合自己的孩子。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家长花的时间多了,孩子达到同样的目标,花的时间就少了。

8
跟随牛娃即使无法超越也已领先了

    在G爸心中,始终有着无法超越的一些牛娃,奥数是很枯燥的,但有些孩子就喜欢做奥数,喜欢钻研难题,对这些孩子而言,自己的辛苦没什么,追求的是难题做完以后那稍纵即逝的成就感。

    G爸觉得小G并不像那些超级牛娃,但是小G仍然能够按着既定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享受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

    大家要把目光放长远点,看到别人牛,要明白别人牛在哪里,哪里是可以复制的,哪里是可以借鉴的,而不要闭门造车。

    就像现在考民办,不仅仅是为了一群更鸡血的老师,也是为了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鸡血家长,如果处在一个这样的一个你追我赶的氛围,也许牛娃的背影还是遥远的,但在追赶的过程中,孩子也在不断地进步。如果你不是处在民办,身边没有鸡血的家长,也应该多利用辅导班或者网络的力量,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谦虚求学,多向大神请教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积极分享。

9
基本功是王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也非一日造就。对普娃来说,后来的奥数题目,那么多知识点,那么多的分支,那么多的演算过程,都是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训练。而英语更是如此,如果你从小童开始启蒙,怎么入门,就着实令人头痛了,这刚开始的500-600个单词,或者听力的3000词汇,都需要无数的积累。

    是的,我们今天看到了小G得了一等奖,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她天天在刷题,参加好几个奥数班,做了13.6公斤的卷子,才有这样的成绩。

    我们羡慕有牛娃英文好,可是那是阅读完了4000本英语读物才换来的,有了这些读物的打底,才能驶上英语阅读的快车道。

    打基础,看上去是最慢的,其实是最快的。

10
  学习是痛苦的坚持

    G爸在小G的教育路上可谓是倾注了全力,又可谓是一波三折。在小G大班的时候,G爸记得很清楚,小G回去有7项任务需要完成,不可谓不多。然后又在假期的时候,认认真真地上了奥数的网课,不但仔细听讲,还认真做题。结果到学而思新生入学测试的时候,连尖子班都没有考进,仅仅是提高班,G爸非常失望。

    可是慢慢小G学习的韧性、耐性慢慢显现,小G在提高班里,每次考的都是第一名。就这样努力了一年,在二年级的时候,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小G考进了超常班了。

    可是随后的二年级,小G在做掉了13.6公斤的卷子后,这一年仅仅得了一个三等奖,G爸也非常着急,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女儿并不适合奥数这条路,他是不是应该放弃奥数,最后终于在3年级,小G拿了一个杯赛的一等奖回来,令G爸觉得,自己终于等到了收获。此时苦尽甘来,G爸并没有那种预期中的狂喜,而是迎接努力后的收获的充实感。

    学习的战场不仅仅是在数学,英语的落后又令G爸开始有了新的努力方向,在学而思的综测中,一二年级小G的英语成绩都是非常好了,到了三年级,有了听力、阅读等,小G没有特别抓过英语的疲态就开始显现,英语甚至只考了四十几,不过最近经过G爸的努力,已经提高到了七十五,但G爸明白,在英语的道路上,有着和数学同样漫长的路要走。

11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听了G爸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我反正是感触多多,甚至一向对我不甚明朗的奥数之路,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G爸说,还是那句话,看你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如果小升初是名校,家长必须要陪读,如果是快乐成长,那就维持现状可以了。

    最后,我觉得用俞敏洪的一句口号结束G爸的故事蛮好。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必将辉煌。

                                                 与大家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岁半牛娃爱聊群踢馆始末
“自鸡”、“奥牛”,家长圈里的黑话知多少?
对头!我儿耍耍哒哒考上七中!随随便便高考600多!
一张恐怖的小学生暑假计划表:太窒息了,富士康的流水线都没有这么狠
都说牛娃好,鸡娃催人老,几番细思量,还是鸡娃好!
鸡娃十年回头看,语数英各科大实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