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农村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回到老家探视年迈的老母亲,和今年早些时见到她老人家的情形大不相同,母亲身体还算硬朗,精神状态也好多了,只是整个面容看上去更显苍老,不由得感到一阵阵心酸。母亲和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长年和土地打交道。年轻时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靠在生产队劳动挣工份供养她的几个孩子,虽然起早贪黑地出去劳动,但夏秋两季结算下来分得的口粮却少得可怜,要不是父亲的工资,一家人的生活就过得很艰难了!后来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分产到户,日子才渐渐好起来,至少不用再为吃饭发愁了。但母亲对于农村对于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情结。尽管不用再为吃穿发愁了,但经过长期艰难岁月磨练的心性,仍然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地里的收成。小麦返青时节,天天在盼望着下雨,好让小麦能够有好的收成;小麦收割后又念叨着能有几天晴好的日子,这样小麦打碾后晒干装进囤里,才放下心来。小麦打碾装囤后,又天天盼着能下几场透雨,以便叫来拖拉机耕地,为来年种小麦做准备。因为她的两个农村的孙子需要地里的粮食去供养,西北地区的农村就是这样,一辈辈地传承下去。因为母亲的影响,我也关注农村和土地。 

     现在的农村,青壮年都进城务工或远赴他乡谋生去了,只留下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了.除过节假日,村子里难得见到昔日暄闹热火的气象, 显得泠清荒芜.到了晚上六点,路上就很少有行人了,偶尔听到汽车的鸣号声,过后就是一片寂静.尤其是夏天,一个人走在空无一人的公路上,听着道路两旁树叶发出的唰唰声响,想到几年前某个年轻人在附近意外亡故,不由得感到毛骨悚然。

       当然这一切都还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说到民生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把土地留转出去让有经济头脑和经济实力的能人去经营,因为现在的种地成本很高,靠种粮增加收入对于现在的农民都没有多少吸引力了,所以几年前村里的耕地由村干部出面和一个外来的承包商签了三十年的合同,留转出去,每亩地每年留转费500元.前几年种了一些果树, 承包商投入资金用心经营,果树长势良好,除了可以领到几千元的土地留转费,村民还可以帮助干一些粗活,比如浇灌、除草、剪枝等,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劳务费,村民尝到甜头后,对这样的结果也感到很满意。但过了几年,留转费也很难按时发放了,果树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改良,水果不能及早更新换代,口感不适合消费者的口味,因而销路不畅.也无力对土壤进行精耕地细作.果树间杂草丛生,一派荒芜的景象.到今年为止已经有三年没有领到留转费了,农村人要维持基本生活也需要不少的钱,日子过得很拮据,再加上受疫情的影响,外出打工或在附近村子里干零活都很难了.据说那个承包商是大有来头的,他们承包这些耕地就是为了套取国家种粮补贴,也可以在银行申请无息贷款.但不知是那个环节出了差错,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村民的土地留转费.当年办理耕地留转手续时,村镇干部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如今就自然不会为村民主持公道了.于是便由村上的几个退休干部承头组织大家到镇上和县上去讨说法,甚至到县法院去打官司。春节回老家过年,听说经县法院判决,承包商应按时足额发放拖欠的费用,但几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有执行法院的判决,据说是承包商没有现金兑现,于是大家再次找到县上,要求兑现拖欠的费用,后来由县政府一位官员出面协调,才答应先兑现一半的欠款,后续再逐步付清。但种树已经无利可图,于是土地又转手让给另一个承包商去经营,听说要改成种西瓜,原来的果树都用大型机械挖掉了,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里。据说这些果树经过大型机械加工后制成压缩板再加工成各种家具,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秋天的田野在雨后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清香的泥土味,偶尔会遇到几位儿时的伙伴,如今都已经将近花甲之年,和他们打过招呼,就拉起家常,说到他们的儿女早已成家,但多是在外打工去了,留下孙子孙女在村上小学上学,生活都不容易.可以看出村子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多家庭都盖起了十几间大瓦房,门楼也都盖得很气派,门前自留地里种着各种蔬菜,由于雨水合时,长势良好,生活过得很滋润。更令人欣喜的是,村子里也有留守的年轻人,他们头脑灵活,懂得经商之道,善于抓住各种商机,来增加收入,譬如承包无力耕种农户家的耕地,扩大种植面积,实行规模经营;还可以购置一些工具,承办红白喜事等等,收入大幅增加.农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 搞得有声有色.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的年轻媳妇和大妈聚到一起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声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幸福指数并不比城里人逊色。最会享受的是那些退休的干部或职工,冬天在城里暖气房里住上几个月,夏天回到农村老家避暑,还能吃到各种时新的水果和蔬菜,呼吸老家清新的空气,晚上清凉的夜风吹过来很是令人舒畅无比,湛蓝的夜空中繁星点点,耳边传来清亮的蛙叫声。年轻时回到老家还能有幸和父母一起回忆儿时往事,汇报城里的新鲜事。如今回来去地里转悠时,只能看到各家承包地里随处可见的一座座坟墓,那里长眠着一个个仍然记忆犹新的老人,回想起儿时他们对自己无微不止地关爱之情,不禁潸然泪下。仅存的几位也都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有些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卧病在床,身体硬朗的几位也是相互走动,共同回忆往事,谈论儿孙们的种种趣事,生活倒也过得自在,但是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她们不想听到别人谈论和死亡有关的话题,因为她们都是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如今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自然是出于对生的留恋。村子里的年轻人和小孩多数都认不出来了,只有几位本家的小孩经常走动,比较熟悉。凡此种种,不由得令人感慨,物是人非。我们回到了家乡,但再也回不到童年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以他们的方式生活着,他们有理想,有创意,有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现在的农村,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对于那些有志于改变农村面貌的年轻一代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未来的农村前景会无比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法律锦囊:农村集体土地转包转让合同中的违法问题
江北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都市近郊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代表建议宅基地有偿退出,乡村问题专家:一招解决宅基地闲置
2019年起,农村全面停止建房?也不允许翻修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山西日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何入市?
【农民日报】国家补偿农民每亩6万元,土地大变动!关系家家户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