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乡村旅游的人文模式

中国的乡村旅游可以说贯穿文明和历史,无论思想、智慧、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以乡村、田园、自然为灵感之源。古今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对纯朴乡村的心灵需求是相通的,因为同根于传统的智慧与文明。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迥异于西方的心灵感受,《易经》、《老子》等经典奠定了五千年文明和人文气质的基础,人们喜爱乡村旅游,也是心灵在渴望亲近自然、亲近文明与智慧之根。针对国人的心灵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可以为繁荣、持续却粗放、重复的乡村旅游增添内容。




一、探讨“中国乡村旅游的心理”有何意义?


1.何谓“旅游”?


南朝沈约《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唐代王勃《涧底寒松赋》:“岁八月壬子旅游於蜀,寻茅谿之涧”,这两处“旅游”的含义和现在差不多。唐代贾岛《上谷旅夜》诗:“世难那堪恨旅游,龙钟更是对穷秋。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唐代尚颜《江上秋思》诗:“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秋信,邻家有夜砧。”可见“旅游”又表示客居他乡。

2.何谓“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据说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它和普通旅游的显著区别在于“乡村”的地域特点,与之相对,或许可以有“城镇旅游”、“工业旅游”。但如今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步,使乡村成为回归和亲近自然的去处,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需要到乡村去感受田园的趣味,因此“乡村旅游”的兴起,伴随着欧洲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繁荣以及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3.何谓“中国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固然有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东西方的乡村旅游模式也可能大同小异,但中国作为东方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独有的文化赋予中国人独特的人文气质,同是乡村旅游,中国人对乡村、山水、自然的感受也许不同于西方人。如果粗略地比较中、西方的乡村,或许只是规划、建筑、风景和风俗的不同,但若要深入地挖掘符合游客深度需求的乡村旅游,其背后的心理和心灵追求必定不同,抓住心灵,才抓住了“旅游”或者“乡村旅游”的本质,而中国的心灵,又有其特别丰富、博大的人文背景,因此,本文题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心灵初探》(原名),旨在初步探讨中国乡村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背景,了解心灵,从而提供“贴心”的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为中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提供借鉴。把握“乡村旅游”关于文化和心理的根源,使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更深入地满足国人心灵需求。


二、本文中的“心理”和“心灵”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明代王守仁《传习录》:“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於后世者,正在於是。”南朝颜延之《庭诰文》:“幸有心灵,义无自恶。”南朝锺嵘《诗品·总论》:“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唐代权德舆《侍从游后湖宴坐》诗:“心灵一开旷,机巧眇已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心理”与“心灵”大意差不多,都有关于心灵体验。只是现代西方心理学导入之后,“心理”一词特别常用于“心理学”领域。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心理”,是在中国文化的范畴内,而并非用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来探讨中国的乡村旅游。


在现代市场经济或者营销学中,常常研究“消费者心理”,以此来指导产品和服务。本文所探讨的“乡村旅游的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讲类似于旅游的“消费者心理”,但又不限于此。其区别在于:1.“消费者心理”主要研究“购买”,而本文“乡村旅游的心理”是基于人在乡村、山水、田园和自然中的心灵感受,试着探讨关于如何增加“旅游”的人文与心灵体验,其本身可以蕴含在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之中;2.“消费者心理”主要研究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在“实证”基础上总结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以此得出可供参考的结论。而本文“乡村旅游的心理”并不探讨游客如何“消费”乡村旅游,而以中国文化中人与乡村、田园、山水、自然的心灵感受为基础,探讨人在“乡村旅游”中可以得到的心灵体验。当然,这也是一种对心灵需求的满足,其目的也是为促进乡村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提供参考。


三、乡村旅游的中国心灵


1.山水田园诗的梦想

中国的文艺、武艺、文化,无不和山水、自然紧密联系。比如琴:弹奏的是《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渔樵问答》;棋:对弈常在山中、林间或者溪畔,例如“当湖十局”;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谁又说不是在“乡村旅游”途中的即兴之作呢?又如苏轼传世书法真迹中的精品《桔颂帖》碑刻写到:“吾来阳羡(江苏省宜兴市,古称‘阳羡’),船入荆溪(宜兴古代又名‘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图2),则更是情景交融的乡村旅游了。至于中国文字的象形之源,就更是来源于山水之间、自然之中;画:中国绘画的主要元素就是水墨、山水,画的就是冲虚、灵动的自然,例如唐代王维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歌、赋: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到“杨柳岸,晓风残月”,从“大风起兮云飞扬”,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谓“诗意”,几乎就和“自然”之境等同;文艺如此,武艺同样离不开山水、田园、乡村、自然:比如“六艺”中的“射”、“御”,哪个能离得了野趣?“五禽戏”源于自然,“导引”吐纳源于自然,“拳术”、“拳理”或刚、或柔无不源于自然。

(《桔颂帖》碑刻)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该诗的意境不就涵盖了当前乡村旅游“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主要形式吗?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耳熟能详的五言律诗《过故人庄》只是《唐诗三百首》之一,而清朝编修的《全唐诗》收录了唐代2529位诗人的诗作42863首,那恐怕也只是历代诗词歌赋中的九牛一毛。在浩瀚的诗词作品中,有多少是吟咏乡村、田园?有多少是山水、自然所激发的灵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词记载了旅游的感官收获,更记录下情景交融的心灵体验,所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似乎人在“游”景,景亦在“感”人。而“借景抒情”并非只是历代诗词创作的一种“模式”而已,或许,每个人都有寓情于景的心灵需求。

2.天人合一的传统

人和万物一样源于自然,中国农业文明更注重四时节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天同时、与地同生息,乡村是农业文明的根源。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与以畜牧文明为传统的西方人相比,对于乡村、自然的传统关系和心灵体验必然有很大的不同。惟有“天人合一”,才有“民以食为天”,才有农业的收获和发展。“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天吃饭”的农耕传统,却也许是左右中国文明的根源。


《易经》的八卦:“乾”、“坤”、“坎”、“离”、“巽”、“兑”、“震”、“艮”分别比象于“天”、“地”、“水”、“火”、“风”、“泽”、“雷”、“山”。六十四卦中有“旅”卦,经文中“利涉大川”、“同人与野”等等也都是人与自然的意象。如果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泉之一,那么八卦以自然为取象,毋宁说山水、自然本身是中国人文明的根源。


《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和《易经》一脉相承,尤其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文中还有诸多例如“飘风”、“骤雨”、“川谷”、“甘露”等自然意象(全文虽没有提到“山”,但后世道教却以“山”为修“道”的首选之地),乃至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撇开“无为而无不为”不谈,“道法自然”就几乎是《易经》的宗旨、中国古代文明的纲领了。乡村比城市更接近自然,乡村中有庄稼、田园、山水以及纯朴民风,《老子》所说的“见素抱朴”,就又几乎是历代热衷于“乡村旅游”的诗人和非诗人们:或罢归田园、或寄情山水的心灵追求。


唐代皎然和尚曾作《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一诗。处山水田园之中,借景抒情,阴、晴、雨、雪无不是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一,以如今的眼光来看,简直就是一篇文采斐然的乡村旅游规划书,且有景、有情。《论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乡村之中除了山、水,还有纯朴的氛围和气息,否则即使“归园田”,身在乡村而心在都市、身处自然而心居烦躁,又怎能“复得返自然”呢?可见在乡村农家,乐或不乐不只在于山、水、野趣,还在于心境。诗人们可算是对“乡村旅游”充分地利用了:不仅游玩美景,还借景抒情,不放过“天人合一”的机会。 禅宗的公案,很多来源于自然。所谓“平常心”,所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无不让人当下解脱尘烦,融于自然、融于平常的心态。何况“天下名山僧占多”,崇山峻岭中易得清净,自耕自种、平常生活,是“解脱”?是“超脱”?这种心灵的状态很像《老子》所说的:“去甚,去奢,去泰”,“知足之足,常足矣”。 

3.农家野趣的恬淡追求


中国人“民以食为天”,所以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撇开“官方”的八大菜系不谈,全国各地的乡村都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饮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就地采摘、食用:从田园直达餐桌,符合现代人对食物绿色、生态、环保的心理需求。因此,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形态之一:农家乐,起初很多都是以农家餐馆的形式开办的。农家菜意味着纯朴、绿色:背靠菜园,瓜脆果甜。吃完农家菜,再带点土特产回去,似乎就把农家风情延伸了,可以带到城市里慢慢品味。正如一个著名的营销案例:“卖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农家乐里吃的也不是菜,或许是游客对自然、绿色与健康的心理期望,也许还有未必诗意、却一样纯朴的对回归自然的亲切和惬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几句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蝉鸣、蛙声、晨鸟唱林间,这些在城市里都比较难得了,也是城里人住在乡下的额外收获。或许想听的也不只是蝉、蛙、鸟而已,而是那些声音能勾起人关于自然的记忆,心灵可以在自然的消息中得到抚慰,仿佛也和蝉、蛙、鸟儿一样自在快活。住在城里的小区、公寓里难得仰望星空,在乡村的旷野中,哪怕就这么躺着数星星、听着蛙声、吹着习习清风,这一晚纯朴、实在的睡眠恐怕都可以作为乡村旅游的特别收获,更别提在星空下泛舟湖上、在林荫小道里散步抒情了。喜爱乡村旅游的人们,也许心灵都很柔软、或者需要柔软,平日面对坚硬的高楼大厦、坚硬的人际关系、坚硬的事业竞争,心灵却希望远离;或许他们的心灵也很从容、或者需要从容,平日面对快速的生活工作、快速的悲欢离合、快速的沟通与交流,心灵却希望放松。如何让心灵放松?值得乡村旅游的建设者从“心”考虑,避免迷失于项目“硬件”的开发与建设之中。

 4. 城市环境与压力的平衡、释放


 如果说在古代,人们热衷“乡村旅游”的原因主要是宦海沉浮、罢归田园、返回自然、借景抒情等等,今天的中国人对于乡村旅游又有了许多新时代下的心理期望。都市和乡村的软、硬环境截然不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的繁荣、新农村建设的深入,都市和乡村的交流会越来越深入。从时、空环境看,城市的生活节奏较快:时间就是金钱,特别是像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对乡村旅游更是喜爱有加;其次,城市的生活空间比较局促:寸土寸金,生活与工作的空间都没有乡村那样宽敞,除了到公园,难于接触到山水、花鸟、虫鱼和自然。乡村呢?可以以大地为床、以星空为被、以山水为伴、以蝉鸣鸟唱为背景,人在景中、景在画中。在城里,人们的内心装满错综复杂的压力和人事:剪不断,理还乱;到乡村,人们可以寄情于山水、亲近自然,勾起内心柔软的对大自然无私无欲的情感,投入纯朴、简单的怀抱。(图5)胸怀随之宽广、心灵随之空旷、情感随之单纯、精神随之放松。

5.在乡村旅游中养心,在养心中融入自然


 关于“乡土”,《列子·天瑞》曾说:“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唐代《封氏闻见记·铨曹》有:“贞观中,天下丰饶,士子皆乐乡土,不窥仕进。”可见,古代“乡土”一词是家乡、故土的意思,并非只是“土”和“俗”的含义。现代城市化加快,乡土就逐渐和城市工业化的先进相对比了。其时历代的文艺雅事,诸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来源于乡土,根源于民俗,乡“俗”孕育了文“雅”,文人墨客以乡村旅游为雅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南唐冯延巳的这首《谒金门》词和历代浩如烟海的诗词一样,只是用韵律和手法叙述平常的风、自然的水,而这平常与自然,并不因诗心而变得格外优雅,只是人心被感触了,或者可以说,诗人借景而抒情、以自然来养心。作诗填词或许是古代乡村旅游爱好者们特别是文人们的传统习俗,而今,人们自有摄影等现代习俗来记述情与景。文字或图像、诗词或歌唱,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表达心情的形式未必那么重要、未必要那么“雅”,但在自然面前,人的心灵为之柔软、为之推荡。也许古人与现代人对乡村旅游的心理有一些不同:前者凭心而去,后者为旅游而去;前者心灵恬淡惬意,后者眼睛、舌尖更得满足。美景可以收藏在相机,美食可以饱餐进肚里,也许惟独心灵难以收藏乡村中的纯朴、恬淡和自然。而对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来说,心灵的慰藉比美景、美食更可贵。


《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爪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可见这些中国古老文明都来源于大自然。我们去旅游的每个乡村,每一处山水、田园,某种程度都是一座智慧和文明的宝库。我们的心灵很现代,也因此很疲惫,但乡村的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山水、自然,亘古长青。面对自然,我们在享受美景、美食之余,也许未曾注意到心灵深处的唤醒与对原始的感应。《老子》以水来叙说“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乡村旅游中身体饱览美景、饱尝美味,心灵何不在山水间作一次回归原始与天真的“保养”呢! 


四、一种中国乡村旅游的人文模式


1.心灵的乡村旅游 


通常,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包括: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购农家物、享农家乐等等,较多的是身体的参与,而较少涉及心灵。其实人们从都市奔往乡村,都源自内心对乡村、乡土的情结。在乡村,找到一种紧张与放松、拥挤与空旷、嘈杂与宁静、烦躁与恬淡、环境污染与绿色生态之间的平衡。就像中医用中草药来平衡人的健康那样,乡村旅游也许是人们无意间用山水、自然来自我调养的一种心理平衡,以及在心理引导下的身体放松。 似乎人从自然中孕育发展文明,又因发展而困惑,再从自然中寻求智慧的解药,例如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瑞典人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其心理学研究就深受《易经》的启发(图7)——用原始的文明和智慧化解现代人的心灵问题,执简驭繁、返朴归真,而乡村、田园、天地、自然又是《易经》之源。这里探讨的模式,正是在现代人的心灵亚健康与乡村、山水、自然之间搭建桥梁,依托乡村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本土人文历史,服务对象从游客的眼睛、舌尖转向深入心灵,可以叫一种“心灵的乡村旅游”。

 荣格通过卫礼贤的《易经》译本发现了“共时性”原则。他在英文版《易经》序中说:“假如经由这样的展示,我能成功地阐明《易经》心理学的现象,我的目的就达成了。”


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可以“养身”,游农家景、享农家乐可以“养眼”,心灵的乡村旅游则可以“养心”。 美景、美食都会随着返回城市而淡忘,而心灵的感受正如我们对自然的渴望那样难以忘怀。城市里,国学热、养生热此起彼伏,为何偏偏在乡村旅游时,身处孕育文明的自然之中,却把心灵的“源泉”淡忘而沉浸于五官的满足呢? 解决心灵问题的,在现代属于“心理学范畴”,既然西方的现代心理学与中国古典智慧有这样沟通的渊源,那么借鉴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的形式,把乡村旅游当作“心灵复原”之旅,或许未尝不可。但这一模式势必更注重项目的“软件”,甚至“无为”。例如书院,历史上一直用于传播学问和智慧,当今也有很多地方复兴这一形式,但往往独立运作。如能结合乡村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书院的人文资源,或许可以为“心灵的乡村旅游”提供实践。当然,形式远不止于此,图书室、茶座等等都可以和乡村、自然相结合,为心灵服务。

 2.孩子的心灵


这里要特别提到孩子的心灵需求。城市里的孩子比大人更需要从容、空间与生态环境。大人们大多体会过乡村生活,知道并向往乡村,而孩子也许从小就生活在都市里,拥挤、紧张、嘈杂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与性格会有影响,他们的心灵尤其需要亲近和感受大自然。这一“心灵的乡村旅游”模式,应该为孩子提供在自然中愉快徜徉的心灵乐园。从这一角度看,乡村旅游对于“祖国的花朵”还可以有很大的贡献。而从市场角度看,抓住了孩子,也即抓住了消费者(大人),并且吸引力更大。

3.武艺的应用


城市的小区、公园里每天都有晨练的人群,而在情景交融的乡村旅游中反倒没有这样有益身心的活动。传统武术中如八段锦、太极拳,其身法适合养身,其拳理适合养心,因此深受大众喜爱。一方面这些健身运动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游客们为心灵的梦想而来乡村旅游,也会喜闻乐见;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中,住宿环境不是靠山、便是临水,起码也很僻静、开阔,有绿树蓝天、心情舒畅,这样的环境十分适宜打拳健身,令身、心在放松沉静的行拳中更真切地体悟“天人合一”、自然之道。而这样的“天人合一”与心灵感受,是在城市中的拳馆或者培训班上难以身临其境的。 当然,传统武术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不能简单照搬城市的广场形式,而是以组织方为游客提供心灵服务为出发点,行拳于理、寓理于拳。但凡中国的武术,和文艺一样无不根源于自然之道,《老子》所谓“道法自然”,武艺、文艺之道无不如此。因此结合山水的自然、乡村的简朴,以身、心感受武术这种“动”的中国智慧,心灵的感悟与收获会更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专门的武术老师,考虑到乡村旅游的短期性,可以教授诸如八段锦这样简便易学的养生技法,并可以文、武结合,以练拳健身、体会武术之“理”养心、呼吸吐纳于自然三者结合,着重让游客领会身心放松、“天人合一”的内涵,以达到“心灵之旅”的目的。而无论武术或者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只是自然之“道”及智慧的表现形式,心灵的返朴归真是这种乡村旅游模式的宗旨。


五、中国乡村旅游的展望



由于城市居民心灵愿望的存在和日渐加强,中国未来的乡村旅游会更趋繁荣。非但如此,目前这种心灵的愿望可能还只是得到初步的满足,一方面:身体对于眼福、口福的欲望容易疲劳和厌倦,需要更好更过瘾的乡村旅游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对于心灵深处的需求、或者说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大家一直有期待,但也许景区与游客双方都在摸索。深入心灵的旅游体验,例如韩剧中平常的取景地,却可以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树是平常的树,湖是平常的湖,所不同的是引起心灵深刻体验的情感。而情感也终将归于平淡,这是“道”的智慧之一。中国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五千年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即文明,现代人到乡村、田园、山水、自然中去,也是回归“文明之母”、亲近“智慧之源”。



六、结语 



心灵的收获是可持续的。同是一次乡村旅游,如果游客能够带回城市的不仅是照片和土特产,还有心灵与智慧的深刻体验,那么乡村作为城市的后花园,乡土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游客的身心收益也更大。天下山水游不尽,每次乡村旅游结束,游客终将回到城市生活,不应随着乡村美景的淡忘、乡村美食的消化,乡村之乐就不可持续。如果将乡村、田园、山水、自然的心灵带回,让恬淡、冲虚以及自然的智慧常伴左右,“大隐隐于市”也未尝不可。假如心灵可以体验打太极拳、八段锦的放松、平静,体验自然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何尝不能在都市生活中“道法自然”地放松、在放松中生活于都市呢?如果心灵能够恬愉自然,每天的日常生活也未尝不是一次充满乐趣的旅游。


微助点
内容申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旅游规划与设计》2013年/第8期,转自平衡,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微信号,欢迎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灵乡村之旅,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模式!
乡村旅游七要素
乡村旅游如何“玩转”特色?
宋代山水田园诗题材浅见
第二届“新安江山水画廊”丰收节在黄山举办
福建山重古村华丽转身为“国家生态示范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