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骨讲堂”开讲贵州才子杨文骢——胡晓明:四百年后看 江南共黔贵
贵州后学与先贤时隔四百年的“对话”
8月16日,同在贵阳南明河畔甲秀楼附近长大的后学胡晓明与先贤杨文骢,隔着四百余年的时空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对话”。是日,著名学者胡晓明做客贵州省文史馆“山骨讲坛”,从江南文化的视角对贵州才子杨文骢(字龙友)的诗书画“三绝”予以了别开生面的解读。刘伯温曾说:“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但胡晓明却认为,江南与黔贵两地之间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杨文骢即是其中典型。
《杨文骢书画集》书封

后学与先贤的首次正面“相逢”,却是三年前事。“三年前,我接到一份贵重的礼物,贵州省文史馆编的《杨文骢书画集》。”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理论研究的胡晓明说,这部书将他引向杨文骢的世界,他还就书中《雁宕八景图》的真赝问题请教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今年十月,我将在台湾明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拟提交有关杨龙友的论文。”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
从“江南”看黔贵:
三次世变,黔贵均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基地
还是去年十月,胡晓明主持的第四届“江南文化论坛”在贵阳孔学堂举行。论坛上,他第一次提出了“流动的江南”的概念。在他看来,“‘江南’不止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且是一个跨地域的文化动力概念。”顺理成章的,胡晓明首次提出了从“江南”看黔贵文化的思路。

胡晓明认为,江南与黔贵虽有不同地域之分,但自明代以来,两地一直处于不断的交流互动之中。他用三个关键词来解释两地文化的互动——

“首先是‘人能弘道’。 中国文化是人文文化,人在文的前面,故尤为注重人在文化的创造、传播上的作用。如谪居贵阳的阳明先生,居黔虽仅三年却带动了黔贵文教的兴起,如阳明后学的首个学派黔中王门,以及名家辈出的黔地诗人名家。阳明居黔时写有大量诗歌及文章,阳明之后,黔贵之山川风物、史迹轶闻等也曾引来不少客籍此地之其他江南人士的关注与吟咏。阳明之于黔贵,正如文翁之于四川、韩愈之于潮州、苏轼之于海南的文化影响;

“再就是‘诗可以群’。 黔贵与江南的文化互动还体现于两地士人的交游以及作品的阅读品评之中。受山川修阻,黔地作品流播范围有限,大量佳作湮没无闻。而一旦因某些机缘得到江南名士的关注与激赏,则声望倍增。最终贵州诗人赢得‘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的声誉,无疑受益于江南文化的浸润与推崇;

 “第三个关键词是‘时代震荡’。历史上有三次时代变革,促进了江南文化向黔贵方向的流动。分别是:明清易代之时。中原及江南一并沦陷之后,使得滇黔边徼之地成为文化精英避地之所,一时黔中士人与江南士人萃集一地,互动频繁;第二次世变发生在清末民初,清亡之后,一些遗民避地海上,黔籍文士陈夔龙、胡嗣瑗等人与海上遗民群体交游唱和,也写有不少反应时代变革与士人心态的作品。第三次世变发生在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接纳了不少来自江南的文士和学者。”

他特别提及陈寅恪与陈垣两位大家。1937年,陈垣先生于撰写《明季滇黔佛教考》一书,说晚明中原沦陷,滇黔犹保冠带之俗,成为避地之所。陈寅恪先生为之作序:“明末永历之世,滇黔实当日之畿辅,而神州正朔之所在也,故值艰危扰攘之际,以边徼一隅之地,犹略能萃集禹域文化之精英……”一举点明了江南以一代人物变边疆为中心,复兴中华文明的思路。

胡晓明总结说,三次世变,当时的一流大学者都视黔贵之地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基地”。
从“江南”看杨文骢:
诗书画三绝是贵州与江南之美的结晶
《山水移》内页

“杨文骢恰恰与江南文化有很深的联系,遂成为诗书画三绝的大名士。”胡晓明说。据历史记载,杨文骢二十八岁徙居金陵,此后在上海松江县任教谕,又移居浙江青田、永嘉,江苏江宁等地,浸润江南文化颇深。

从“江南”看大名士杨文骢,胡晓明认为,杨文骢的艺术成就,就是贵州与江南之美的结晶。这是他从杨文骢《山水移》中的一段自述中得出的结论,原文是:“余生长万山中,而家大人又癖嗜山水……,往往性情相习,亦往往机缘相湊,所谓得之习惯而根之胎骨者也。”胡晓明的解读是,杨文骢艺术的灵机气韵,即深深根植于贵州山水风光的“胎骨“,却又能化入江南文化,故而能够“毫端噓董巨,砚池活范李。”
随后,胡晓明对杨文骢《洵美堂诗集》、《山水移》、《杨文骢书画集》三书进行了美学解读,认为其艺术既体现了“移”的美学,更有“吹气萦根,万法相贯通”的“势”在。

胡晓明说,《山水移》是杨文骢代表作,有诗有文有画,当时就流传很广。他认为,书名中的“移”有四义:山水的大感动的“移我情”;将山水之感动变成艺术的“移山水”; 山水自然将变化气质、陶养心胸,从而赋予人生美好的“移人心”;人的心灵赋予人生现实一种超越意境的“移世界”。

胡晓明一张张赏析《杨文骢书画集》中的作品,认为其符合吕凤子先生“势”的画学理论。吕凤子先生认为:布势之法只有二类,一张一敛。“具体说来,张的力量是往外伸,状如辐射,使人有大感、动感及‘画外有画’之感;敛的力量是向内集,状如辐凑,使人有静感、深感及‘画中有画’之感。”胡晓明说。
为杨文骢正名:
名士、豪士、烈士的定位获得主流肯定
杨文骢画像

在胡晓明的解读中,“名士”只是杨文骢生命中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接下来的两个是进入政治中心的“豪士”阶段与血战抗清殉国“烈士”结局。

历史认可了杨文骢“名士”,但以孔尚任《桃花扇》为代表的作品,认为杨文骢投靠马士英,生活豪奢,且投降清朝,是彻底的人格破产,与“豪士”和“烈士”的称号相去甚远。

胡晓明解释说,《桃花扇》塑造的杨文骢形象是年谱化、污名化的,历史上真实的杨文骢在明亡后坚持抗清,被俘后不屈殉国,是名士也是国士,由文苑而入豪杰。

“我做过普查,当今学人写有约120篇和杨文骢相关的论文,只有一篇旧文继承孔尚任《桃花扇》对杨文骢的负面评价,更多的是对杨氏的辩诬之论,不评之论。”胡晓明说,对杨文骢,主流的评价已经趋于肯定。

现场观点|贵州文史、书画皆大有可为

“这是我第一次讲座的听众有这么多白头发,以前的讲座听众都是黑头发多。”胡晓明如是开场。诚然,他面对的,是贵州省内在文史、书画方面颇有造诣的文史馆馆员、特聘馆员。

就文史,他说贵州有马士英、杨文骢、郑珍、莫友芝等一大批文化巨人,加之好汉好水,完全可以吸引外界的学人进行黔贵文化的研究。我认为,在贵州文学、史学与民俗领域,在贵州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互动上,都有大量的课题可作。贵州文化应有更大的的贡献。

就书画,他就杨文骢的山水画造诣说开去,认为当代山水画面临三重危机:古典宇宙观的失落,碎;古典自然观的破败,伪;古典文人气的失坠,浅。破除危机,山水画方可重新焕发魅力。胡晓明认为,贵州的好山好水,会造就一批好书好画。
《山骨讲堂》定位与宗旨

山骨讲堂,贵州省文史馆主办。讲堂以践行敬老崇文、存史资政的办馆宗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平台,认识脚下土地,共塑黔山风骨;以助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史馆员、特聘研究员优势,借力其他知名专家学者,面向文化界人士、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大中学校师生等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贵州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进行现代性阐述,努力使之传递正能量、服务于当下。
山骨讲坛自今年二月首讲。每期讲座的主题主要包括: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重要学说的解读、传承和创新;发展视野中贵州地域文化的深度研究、挖掘提炼和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共生繁荣;以及“贵州情怀:一个人和一片土地”大家名家成果交流研讨。讲座主要通过专题报告、对话论坛、交流研讨3种方式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江南与贵州文化景观的一些思考
忆江南·贵州好三首
哪个牛人编的?高大上又接地气的贵州顺口溜,太有才了!
贵州又一景区走红,距贵广高铁5km,被称“最有诱惑力的景区”
黔贵坊
诗说•三十四区•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