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通的沿海盐业
    南通的沿海盐业西汉初期,吴王刘濞在江淮沿海开始“煮海水为盐”,开发包括南通区域在内的沿海盐业。为便利盐运,刘濞开凿西起扬州茱萸湾,东通海陵仓(即泰州)及如皋的茱萸沟,即通扬盐运河的前身。唐朝末年,茱萸沟又向东南延伸至白蒲镇,而白蒲镇南首有古横江,茱萸沟连江可人海,运输非常便利。后周世宗年间(954~958),南通已成陆,《读史方舆举要》称“州据江海之会,由此历三吴,向两越,或出东海,动燕齐,亦南北之喉吭矣”。明嘉靖《通州志》载“海绕东北,则通辽海诸夷,江绕西南,则通吴越川广;内有官河,则通齐鲁燕冀,通之名其以此欤!”载明设置通州的历史背景,以及通州在军事、水上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通州筑城后,又自通州向西北凿河40里,隔古横江,打通了白蒲至南通这段水道,南通至扬州的运河由此贯通。南通古代原是天然的产盐场所,刘濞收纳流民,更促进了沿海制盐业的发展。盐场与盐场之间,盐场与通扬盐运河这一大动脉之间的支流渠道,也应运而成,便形成了串场河。串场河的形成没有确切的时间,它随海边的盐场的变迁而不断的开挖,海退河进。1971年在通州陈桥乡河口出土南唐徐夫人墓志一块,其中记载着“永兴场运盐河东二百步”,即今通扬运河南端东北侧。永兴场,是古通州的七大盐场之一,位于通州城北,其范围包括今河口、秦灶一带,永兴场的河口与通扬盐运河串通,此为串场河之一。南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为运盐凿通州至金沙至余庆场河道,此为正史记载的串场河之一。明代,通州已有丰利、马塘、掘港、石港、西亭、金沙、余西、余中、余东、吕四十大盐场,灶丁逾十万,通州的制盐业达到了壮盛。史料记载,明朝中叶,串场河“船皆辐辏,每患壅淤不通”,先后浚治余西河、吕四河、金沙西亭河、通州至仪征河、石港河等。清康熙《通州志》载:“隆庆中飓风作海溢,余西、余中江蚀河徒。”隆庆三年(1569),由盐商集资,在运河以北更凿新河,串诸盐场直达丁堰。至此,串场河成。串场河整体形成之后,原经通州转运的运盐船则改由新河出丁堰闸进通扬运河。丁堰以南的一段老运河仅为农商运输,通州以东的一些串场河也逐渐淤浅,河道的经济意义也有所削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通日报
贺云翱:​通扬运河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初论
港闸一块碑文,破解南通千年历史之谜
天津大事志序言
南通州古代地理
南通地名 灶、总、甲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