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茅台旅游十日谈•第八日】故宫“脊梁”仁怀造?


【茅台天酿】

各位游客,我们即将登临西山,俯瞰茅台镇全景。西山是位于茅台镇赤水河西岸的一座山峰。大家看惯了通衢大邑北京和昆明的西山,茅台酒镇的西山,虽然没有平堤古柳、香山宝寺、朱门碧瓦,但却有青山赤水、草长莺飞、柳暗花明,别有一番味道。

西山“观景台”,也就是茅台镇·国酒文化主题展览馆。整个展览馆建筑群形同一系列的酒碗和酒坛,依山而建,像是迎接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展览馆的墙体就像一圈圈树木的年轮,象征着酒文化的悠久历史。

茅台镇·国酒文化主题展览馆共有三部分:展厅、综合楼和索道站。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展厅,展厅又分为序厅、A馆、B馆、C馆、D馆。在序厅,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有关茅台酒镇展览,辅助有一些政府以及企业的VIP厅。序厅通往A馆、B馆、C馆、D馆,都有连廊相接,外侧均为观光廊道,大家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无数美景。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就要到了,大家看到D馆东南角的巨大的自动门了吗?当它缓缓打开,接下来的景象会让大家“目瞪口呆”的。

大家请看,茅台镇就坐落这样的山谷之中。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茅台镇本身就是个蒸桶、炕蒸。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使得茅台镇这个“天然酒窖”闻名天下。

茅台酒在茅台镇,但茅台镇可不止有茅台酒。除了茅台酒厂,茅台镇还有其他300多家酒厂,都能生成产出醉美的酱香酒。因此,茅台镇也被誉为中的“白酒之心”。

大家刚到茅台镇的时候,是不是闻到一股奇特的酒香?这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红高粱发酵后的香味。曾经有媒体报道说,全中国只有一个地方不查酒驾,那就是茅台镇。因为在茅台镇,酒精测试仪压根派不上用场。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找个酒精测试仪,现场测试一下!

大家请看,右前方的大部分区域,就是鼎鼎大名的茅台酒厂。左前方那片古色古香的建筑区,则是茅台镇镇区。赤水河边的一排排黑色屋顶的低矮厂房,从“茅酒之源”一直延伸到上游的茅台镇中华村,便是茅台酒的制酒车间。从山腰一直延伸到山顶,6层高、开着小窗户的灰色厂房,是茅台酒的酒库车间。

一瓶茅台酒,主要基酒至少需要在酒库贮存3年以上,从生产、贮存到出厂历经五年以上。酒库车间既是酒库,更是金库。那里贮存的茅台酒,价值上千亿元。

此外还有制曲车间、包装车间。目前,茅台酒厂有制酒生产车间21个,制曲车间5个,包装车间1个,酒库车间1个,低度酒车间1个;动力车间1个;生产车间还有201车间、301车间。

茅台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在2001年4月,茅台酒就成为中国白酒中第一个受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12年后,国家质检总局调整了茅台酒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调整之后,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面积延伸约7.53平方公里,总面积达15.03平方公里。

人们总说,茅台酒是集天地之灵气的产物,是独一无二的。究竟茅台镇是怎样的一块风水宝地呢?

——神秘的地理位置。茅台酒镇位于赤水河谷当中,这里的海拔只有300-500米,四面崇山峻岭耸立。

——神秘的气候。“一日之中,乍寒乍暖;十里之内,此热彼凉”。这里年平均气温18℃左右,空气湿度较大,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成与繁殖。

——神秘的微生物群落。这里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为微生物群繁衍生息提供了绝佳条件。大家进入茅台镇,闻到越来越浓的酒香,就伴随着漂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精灵。

——神秘的地质结构和土壤。大家请看,茅台镇的土壤全是紫红色的。这就是被地质学家称作紫砂页岩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融入大地奔向赤水河时,在被紫砂页岩层层过滤、吸收、转化中,不仅还原为清甜可口的天然山泉,还顺便带走了土质中的多种有益矿物质。

这样独特的地理、气候、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造就了“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的神话。这可不是吹的,有事实为证。30多年前,国家在距茅台镇几十公里的遵义市北郊十字铺选址,进行茅台酒异地生产试验。

当时所用的设备、工艺完全与茅台酒厂一样;曲药甚至连封窖的泥土都从茅台镇拉去;整个酿制过程完全按照茅台酒工艺操作。1985年(在实验进行了整整10的个年头),召开了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鉴定会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听取鉴定结果汇报后,挥笔题词:“酒中珍品”。结果,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怎么样?大家过足瘾了之后可以在巨大的270度观景平台上合影留念,然后通过西侧的回廊返回索道站返回山下。凌空茅台镇,欣赏着整个茅台酒镇的风貌,是不是又有另一番感受!

【盐运码头】

各位游客,从这个台阶下去,便是川盐入黔仁岸上的第一个盐运码头。

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在贵州边境开设了四大口岸,专门运销川盐。其中,由四川合江县溯赤水河而上,至茅台中转入黔称为仁岸。在盐运的带动之下,茅台的商业和贸易在川黔边境崭露头角,并成为贵州最大的食盐集散地。

贵州不产食盐,老百姓所用食盐完全依赖外省。

数百年间,食盐一直是贵州极其稀缺的资源。出省的每一条古道,人背马驮的除了山货,就是盐了。川盐入黔,推动了这一时期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沿河而居的百姓,此后200余年间就靠背运川盐生活。20世纪30年代,贵州作家蹇先艾曾这样描述他们:“因为重载的压迫,有几分像骆驼。”

但赤水河的开发,并非始于盐运。今天故宫里面有若干根柱子,就产于仁怀,并且是从赤水河运到北京的。这是怎么回事?

明朝时期,朝廷多次从赤水河采伐“皇木”。1406年,为修建北京行宫(今故宫),朝廷派人到赤水河采伐楠木。1547年,奉天殿火灾,又从播州(今遵义大部)采伐楠木。楠木是赤水河的重要物种,仁怀有“楠木坝”的地名,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就在这一时期,云南会泽的“滇铜”、贵州大方的“黔铅”,是铸币、军械制造的重要原料。“南铜北运”“黔铅入京”促使赤水河的航运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带动了赤水河流域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堪称史上最早的西部大开发。

1745年,为了把滇铜黔铜运出去、把四川自贡的盐运到贵州来,朝廷拨款疏浚赤水河道。据记载,那时河面上“帆桨如织”,百舸争流,木船云集,盐担蔽街,人流拥挤,笙箫歌舞、市井玩偶由此而生,使得小镇一时兴盛无比。史籍中留下“挑夫盈途”“夜市灯火通明”的景象,造就了茅台镇别具风味的盐码头历史文明。

民国年间曾任赫章等县县长的雷新民,在他移居茅台娶姓石的第二房姨太太时,盐商们敲锣打鼓,送上一副对联:

雷震地动;石破天惊。

之后,雷新民又娶第三房姨太太,盐商们前去祝贺,再次送上一副对联:

神仙侣,是几世修来,听凤管齐吹,秋月更比春月好;

姊妹花,经三番折得,傍瑶台细看,新枝更比旧枝娇。

更为重要的是,盐运促使酿酒业异军突起。据记载“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盐路上“引进”的是盐,“输出”的是茅台酒等土特产。在“引进”与“输出”之间,盐与酒在茅台完成了相遇、相知和相伴、相生的联姻过程。

【祭水台】

各位游客,大家现在来到了祭水台。这里既是每年茅台镇酒厂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也是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的起点。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最为直观地看到滚滚而来的赤水河。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经威宁、毕节、金沙、叙永、仁怀、古蔺、习水、赤水、合江等县市,于合江县城的百花社区注入长江。赤水河干流全长436.5公里,流域面积2.044万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之一。

大家知道吗?中国名酒几乎有一半集中于赤水河流域,如茅台,习酒、郎酒、泸州老窖……“国酒茅台”是无可争议的领军品牌!因此,人们给赤水河起了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美酒河。为什么赤水河能成为美酒河呢?

这跟它保持着天然河流的生态特征有莫大关系,21世纪的今天,赤水河依然是我国境内一条水生物多样,唯一没有修建梯级电站,始终自然流淌着的通江河流。

如果您是一个骑行爱好者,不来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骑行一番真是虚有此行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沿赤水河而建,是我国第一条真正的旅游公路、第一个完整的旅游公路系统、第一处服务完善的快慢综合交通旅游廊道,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道路设计随景观布景建设。

旅游公路主线153公里,自行车道、人行步道慢行系统168公里,其中自行车道为全国最长。这里,就是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的第一个驿站,它的设计风格与酒文化和古镇文化紧紧联系,游客可以在这里休闲、观光、停车。旅游公路全线设置了7个驿站、8个服务区,还设有观景台、露营地等,保您玩得尽兴、玩得畅快!

大家看到的前方那个平台,就是祭水台。主祭台宽16.9米,高三层,每层高1.69米。第三层中间,是一个半人高的大香炉,两边各有一个大酒坛。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茅台取水下“沙”酿酒的起始日。重阳祭水,是茅台镇千年酿酒历史中,亘古传承的仪式。

具体的祭水仪式是怎样呢?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上午10点9分,由古酱色装饰的1支龙船和8只木船,从朱旺沱红军三渡赤水河的中渡口码头出发。两名身着唐装的童男童女,站在开路龙船的前甲板上,每人手提一个取水陶壶,驶向赤水河中心取水。

为什么要去河中心取水呢?“名酒所在,必有佳泉”,从酿酒开始的年代,中国人就把水比作“酒之血”。什么地方水最好呢?江河源头水。但都去大江大河源头取水酿酒显然不现实,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古代传说有种秘术——“别水”。

传说北魏时期一户贵族家有一仆人善“别水”,常坐小船到黄河河中央就能接到黄河源头的水,并把他取得的水酿成“昆仑觞”。因此,茅台祭水时到河心取水就与酿酒者“别水”的意图相关。取到“圣水”(准确地说是取到“新水”“净水”)后,龙船驶到祭台岸边,两名“飞天仙女”和八名唢呐手吹响唢呐,迎接童男童女。童男童女来到祭台,将“圣水”倒入大酒坛中。

此时,祭台下擂鼓九通,鸣金九响,庄严肃穆的祭水仪式开始了。主祭人和8名民间主祭人登上主祭台,面对苍天神明,虔心三鞠躬后敬香,三敬酒。参祭嘉宾共同三敬酒。紧接着,主祭人高颂祭文。

祭祀,是天地神人沟通的时刻。这时候,全场神情凝重,面对苍茫,静听祷语。祭文宣读完毕,所有人面向神灵三鞠躬,焚化帛书,茅台镇白酒企业的代表登上祭台迎取“圣水”。这样,祭水仪式才算结束。

俗谚说“七十二行,无祖不立”。大家知道,各行各业的工匠,都有尊崇祖师的习俗。但在茅台,这一习俗却有另一种演绎:“重阳下沙”意味着一年一度的酿

造开始。这,确定了祭祀的时间节点。

赤水河畔关于重阳下沙流传着很多民谣、民谚:“九月九,下河挑水煮酒”“重阳下沙,一定抱个金娃娃”“重阳下沙芳满缸,重阳酿酒香满江”……传承千年的酒氛围无处不在,深入骨髓。“九九”这个宜于长久的吉祥日期,则明确了祭祀的文化传统。

茅台人至今笃信一条真理:只有赤水河,才能生产茅台酒。为什么呢?

赤水河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每年端午至重阳,河水呈赤红色;而重阳至翌年端午,河水则清澈透明。奇妙的是,端午到重阳浊水季,茅台歇蒸、下窖基本不用水;而重阳以后下沙、蒸煮则需大量用水,赤水河这个时候正好清澈见底。

于是,九九重阳,茅台祭水,便成为一个传承久远的神秘祭祀,这个习俗,延续至今。

【骑龙寺】

各位游客,大家可以看到,在茅台镇的东面有一小山头,名叫朱山。在朱山上有座庙,名叫骑龙寺。为什么 起 这 么一 个 名 字呢 ? 大 家看 看 , 这朱 山 是 不是 像 一 条飞 龙 。 那弯 曲 的 山体 , 就 像伸入云雾深处的龙身和龙尾;朱山就是它昂起的龙头,龙头对着赤水河西岸的宝珠——朱砂堡;而赤水河,就像是龙嘴里淌出的涎水。

其实一开始,这座庙并非建造在山顶上。清朝初年,朱山脚下就有一座观音庙。当地传说,很多年前观世音菩萨骑着赤龙云游四方,经过茅台,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便停下来观山玩水。谁知,那条赤龙却禁不住酒香的诱惑,偷饮了这里的美酒,结果醉卧不起,身躯化作了山岭。

清光绪十年(1884年),茅台一带久旱无雨,次年却遭遇洪灾。人们认为这是死去的赤龙在作怪,无奈之下,只得求助神灵。光绪十三年(1886年),茅台百姓集资将山脚的那座观音庙,迁建到了朱山顶上。希望把庙建在“龙颈”之上,便可镇住这条兴风作浪的孽龙了。所以,人们把这座庙叫做骑龙寺。

骑龙寺的大雄宝殿内,莲台上的释迦牟尼正襟危坐。两厢18罗汉或勇武或温良,或天真憨厚,或疾恶如仇。殿右玉佛殿供奉玉石观音雕像一尊,参拜者络绎不绝。与上殿隔天井相对的下殿,殿内供着代表未来世界的弥勒佛和护法神韦驮菩萨。拾级登上龙头山顶,有四层钟鼓楼。楼内有钟,每日晨曦微露,浑厚之音激荡在茅台上空。

【万寿宫】

各位游客,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茅台万寿宫,也称江西会馆。为什么在茅台会有江西会馆呢?这就像福建人在各地修建天后宫供奉妈祖作为福建会馆一样,江西人修建的万寿宫——江西会馆,是供奉“福主”许真君。

万寿宫始建于清中叶,历尽沦桑,大部分殿宇或改建或拆除,已经没有当时的

繁华了。但大家透过正殿,仍可联想到万寿 宫 昔 日 风采。正殿22根支柱,辅以梁额枋连接,组成大跨度的木构架。小青瓦屋面,硬山式屋顶。正脊叠

砌云纹、花、兽图案,两端砌有鸱吻,正中顶冠玻璃园葫芦宝顶,用红、橙、黄、蓝、紫等彩色瓷片嵌砌双龙,昂首翘尾,奔腾云气之中,颇为壮观。

当年的万寿宫,可是茅台镇上一处规模宏大、设计精巧、雕琢玲珑的建筑群落。大门内9级台阶之上凌空矗立正厅,而后是正殿,还有厨房、斋房、客厅等配套设施。4000多平方米内矗立殿宇、房舍20余间,或飞檐翘角或回廊游转,或卧龙啸空,或奇兽驰地,简直是殿宇楼台荟萃,建筑艺术大观。

万寿宫在茅台的出现说明,早在清朝,茅台镇就有大量的江西商人往来贸易了。据上年纪的老人讲,凡来茅台经商的江西人,去江西会馆均可免费食宿。

小小的茅台镇,曾有近十座会馆、庙宇遍布其间。

这是清代茅台作为繁华商埠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国初年茅台的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

【半边桥】

各位游客,桥有很多种:石拱桥、铁路桥、吊桥、独木桥……想必大家都见过。不过如果一座桥只有半边,您能想象它是什么样子吗?

在万寿宫(原茅台镇卫生院)内,就有这样一座半边桥。这座桥虽然小而简陋,但由来非常久远。历史上的茅台镇,是土著居民濮僚人的居住地。到了明清时期,商贾往来,茅台镇上已十分繁荣。人们在茅台修建了万寿宫,宫外有一座小桥,桥的一半在宫内,一半在宫外。当地居民、过往客商都是通过这座半边桥去宫里烧香拜佛的。后来,人们干脆把“半边桥”当做了茅台的代称。

茅台镇半边桥的古怪,有诗人写道:“右半边桥作妾观,左半边桥当郎看。筑城桥上水流下,同一桥身见面难。”其实在中国,半边桥不止茅台这一处有。成都通 惠 门 附近,有座小桥叫半边桥,那是因为老成都的满城水栅压在桥上,占去了半边。

在这里读懂酱香


我们是中国白酒业的“思想搬运工”

 致力于把靠谱和不靠谱的

白酒行业资讯、观点、思想都告诉你

 茅台、五粮液、郎酒等营销经理每天阅读

10个白酒从业者至少7个已关注……

 嘿,等你好久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茅台镇祭水大典——酱香酒都、神秘茅台!
现在的仁怀,居然如此漂亮~
醇香茅台镇及与茅酒相关的清代诗歌
涨知识 | 原来中国酱香型白酒有五大产区!
茅台镇旅游攻略
同样的赤水河,为何只能在仁怀酿出酱香美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