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1岁女子右肢不自主抖8年按帕金森治疗无效,被细心大夫发现原因

手术前后对比动图

来自安徽的61岁女患者康某,右侧肢体不自主抖动8年,右上肢进行性加重2年多,在当地多家医院按“帕金森病”给于药物治疗效果差,且出现药物“异动症”等明显副作用,右手颤抖的拿不住筷子,吃饭都送不到嘴里,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偶然间,通过一位在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功能神经外科)住院的亲戚打听到可以手术治疗这种疾病,就不远几百公里前来求治。

入院后经功能神经外科王学忠主任详细查体并询问病史,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不同,本病药物治疗无特殊效果,抗帕金森病药物反而会加重病人症状。

手术中

经过进一步检查后王学忠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在局部麻醉下为病人实施了“立体定向脑深部神经核团(左Vim核)射频热凝术”。手术过程中病人全程清醒,术后“立竿见影”,颤抖8年的右手终于不再颤抖了!并且完全可自由活动,手术刚一做完,病人就激动的连声说“谢谢”!

什么是原发性震颤?

原发性震颤又叫特发性震颤,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锥体外系疾病,约60%病人有家族史。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但通常不引起残疾。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检查通常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与帕金森病不同,帕金森病多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和步态不稳,“美多芭”等药物治疗有显著效果。

本病药物治疗多效果较差,多数患者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行立体定向丘脑损毁术,即立体定向脑深部神经核团射频热凝术,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丘脑深部电刺激(即DBS)是有效的替代疗法。因其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具有可逆性和可调节性,逐渐被患者接受,但唯一的缺点是DBS刺激器费用较贵(13-23万元),且不在医保范围之内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内外科联手对付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怎么回事?
[专访]天坛医院孟凡刚: 神经调控手术适应症广泛 但应积极稳妥地开展
脑起搏器+合理用药 帕金森患者的春天并不遥远
帕金森病做DBS手术治疗,你需要知道这几件事!
七旬阿婆 “走不动 睡不着”,DBS手术助其摆脱帕金森折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