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肥之战中的张辽有多神勇善战?曹丕亲自召见询问,孙权闭口不谈

前言上回书我们说到此时身经百战,南征北伐的张辽已经是曹魏集团地位最高的外姓将领了,名震天下!只是此时的张辽还没有料到,未来他的人生将迎来一场让他名留青史的战役。这场战役是什么呢?

合肥之战答,这场战役就是合肥之战。01 大战前夕公元213年,张辽与臧霸同为征濡须口的前锋,遇上了大雨,前锋大军先至,见江水增涨,敌船稍进,将士们都很不安。张辽便欲退走,臧霸阻止张辽道:“主公(指曹操)明于利钝,怎会牺牲我们呢?”到了第二天,曹操果然发出了撤军的命令。张辽据实将臧霸的话告诉了曹操,曹操对臧霸加以赞扬,拜为扬威将军,假节。(看看张辽这才是大将应有的风度啊)继而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孙权都督公孙阳。曹操征伐孙权(即曹孙合肥之战)班师的时候,任命张辽、乐进等人率领七千人马,驻扎在合肥。然而到了公元214年,孙权麾下大将吕蒙攻下了皖城,张辽本想去增援,但是在增援途中接到了皖城失守的消息,于是只好无奈的退兵回到合肥。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15年),曹操征伐张鲁,临走的时候让护军薛悌给合肥的张辽发了一封急函,上面写着'贼来乃发(如果孙权来了就打开看)'。

孙权不久,孙权果然亲自带领十万人马来取合肥,张辽就会同诸将,一起将这封信打开,信中的内容是:如果孙权兵至,那么张辽李典二位将军出战,乐进将军守城。面对这种情况,众将都有所疑虑,但是张辽说:'主公远征在外,如果我们就在合肥城死守,那么等主公救兵来了,孙权早就攻下了合肥。所以主公让我们趁着敌军还没有合围,先行出战,打败敌人,挫其锐气,安定军民之心,然后才好部署防守,胜败在此一举,大家难道还有什么疑惑吗?'李典也和张辽意见一样。大家注意,这个细节可不容易,因为李典和张辽平时是不和睦的,因为张辽曾经杀了李典的叔叔(可对比甘宁杀了凌统的父亲)。在这个时候,李典能表示自己赞成张辽的意见,一方面足以体现出李典的风度,另一方面也能够证明,张辽对曹操命令的解读,确实是正确的。于是张辽趁夜招募了八百人的敢死队,杀牛犒劳将士,以待明天的大战。02 合肥之战第二天清晨,张辽披上铠甲,当先冲进敌人阵中。杀了数十人和两员敌将,大叫着'我就是张辽张文远!'冲到了孙权的麾盖下。见此情景,孙权大惊。实在是没想到张辽这么猛,上来就是奔着玩命来的,他的部下也因此手足无措,只得登上土丘占领制高点,以长戟自守。张辽此时也是豁出去了,就在土丘下面大叫:'孙权,你小子不是很有能耐吗?有本事下来跟老子单挑啊!'然而孙权被张辽吓得不敢动,始终没有下土丘与张辽对战。

战斗中的张辽在作战过程中,孙权又看到张辽此行并没有带多少人来,于是就指挥自己的部队,将张辽所部重重围困。可是张辽毫无惧色,率领部队左右突围,前进直击,冲锋不止,终于和自己麾下数十人突出了重围。但是前文已经提到,张辽的敢死队足有八百人,此时他和几十号人虽然冲出来了,但是孙权军的重围中,仍然有其他并未阵亡的将士没有冲出来,于是他们大喊:'将军,难道你就这样丢下我们了吗?'应该说,张辽的为人还是很义气的,听到喊声,马上就拨转马头,再次冲进了孙权军的重围里,救出了这些人马。此时孙权军的人马望风披靡,竟没有一个敢直面张辽的将领。这一战从早晨打到了中午,孙权军的锐气尽为张辽所夺,最终以张辽率部返回合肥而终。经过这一场大战,曹军和合肥城内的民众才安下心来,接着就各司其职,对合肥城进行了加固和守备,而曹军众将对张辽的所作所为都表示叹服。

合肥之战而《魏略》中则说:经过这次战斗,张辽威震江东,当地有小孩子啼哭不停的,父母就用张辽来吓唬孩子:'你再哭,小心张辽来把你抓走!'由此,也可见经此一战,张辽的声势到了何等的地步。顺便提一句,在日本俗语中有所谓“辽来来(辽来々)”一语,也正是来自张辽止啼的典故。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权军一连攻击合肥十多天,城不可拔,加上此时孙权军中突发疫病,于是只能黯然还军退师。这个情况被张辽观察得知,于是张辽果断的令军士出城断桥,又亲自率诸军乘势追击,反而差点擒获了孙权。曹操闻知此事,大力称赞了张辽的表现,就拜张辽为征东将军,从此,张辽正式成为了曹操军中能够独当一面的重将。一年之后,即公元216年,曹操再一次征孙权,兵马到了合肥,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仍然是赞叹不已。于是就增加了张辽手下兵马的数量,同时又在此地多留驻军,他再也舍不得让张辽这样去冒险死战了。02 独得恩宠公元217年,曹操攻濡须口,孙权请降,于是曹操就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当然,统御这二十六军的大帅不是张辽,而是夏侯惇,但要说这二十六军中谁最让孙权感到害怕,我认为恐怕就非张辽莫属了。公元219年,襄樊之战爆发,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而这个时候,孙权已经向魏国称臣,一时之间魏国东线是安全的,于是曹操就召张辽及诸军悉数回救曹仁。但是这次张辽并没有跟关羽在战场上过招的机会了,因为张辽军尚未至,徐晃等人已经击败了关羽,襄阳樊城之围遂解。此时张辽与曹操会于摩陂。张辽军至时,曹操还乘着车辇,亲自出来慰劳张辽,张辽见战事已经平息,就撤兵回到了陈郡驻扎。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魏王的爵位,张辽转封前将军。同时,因为张辽的功劳,朝廷分封其兄张泛和张辽的一个侄子为列侯。但是过了不久,孙权又再叛变,于是曹丕遣张辽还屯合肥,并进爵都乡侯。

战斗中的张辽朝廷又给予张辽的母亲舆车,派遣兵马送张辽家人到张辽军屯之处,当张辽母亲来到张辽军驻扎地的时候,张辽带领随从出迎。张辽所督的诸军的将吏皆罗拜于道旁,看见此景的人都认为这是十分荣耀的事。同年,曹丕代汉自立,张辽被升为晋阳侯,增加封邑一千户,加上张辽原本的封邑,一共两千六百户。公元221年,张辽到洛阳皇宫觐见皇帝曹丕,曹丕和张辽会晤于建始殿,并且亲自问起当年合肥之战,张辽击败敌军的详细情况。张辽将战斗过程详细述说之后,曹丕向左右赞叹道:'张辽将军简直就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就是召公奭,是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因为他曾经平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于是曹丕下旨,为张辽建造豪华住宅,又特别为张辽母亲筑殿,那些当年曾经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营、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都成了虎贲。公元222年,孙权再次向魏国称臣,既然东线无战事,张辽就奉命移向雍丘驻扎,但是此时的张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可以操长戟,冲敌阵,勇冠三军的将军了,到了雍丘之后就得了病。曹丕知道张辽得了病,就派遣侍中刘晔带着太医去给张辽看病而且让御林军们去询问张辽的消息,道路上往来相继不绝。张辽此时年纪大了,病了很久都没有痊愈,曹丕就命人将张辽接到自己的行宫,自己则车驾亲临,拉着张辽的手,将自己的衣服送给张辽,又让人每天给张辽送吃的饭菜。03 最后一战可是等到张辽的身体条件稍微好一些,他自己就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中。正好这个时候孙权又不再向曹魏称臣,于是曹丕就命令张辽和自己的兄弟曹休一起坐船到海陵,沿江驻防。而孙权可能是在合肥一战中被张辽欺负的太惨,以至于被打出了'恐辽症',一听说张辽来了,非常忌惮,于是就敕令诸将说:'张辽虽然现在还在生病,但是我觉得他仍然是勇不可当的,你们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果然,就在这一年,张辽与诸将同破吴将吕范,又一次取得了他对孙权军的胜利。但是征战一生的张辽似乎是在这最后一次的胜利中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之火,这一战过去不久,张辽就病体沉重,继而病逝于江都,享年五十四岁。

老年张辽知道了张辽的死讯,曹丕也为之流涕,并给了张辽'刚侯'的谥号。三年之后(公元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于是下诏:“合肥一役中,张辽、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真可谓国之爪牙。现分封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而在张辽去世二十一年以后,公元243年,张辽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用曹操对于张辽的评价来作为结尾,同时我认为,这也是对这位将军,最公正和完备的评价: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04 附:从张辽的'不和'说开去首先,要说不和,就要知道什么叫不和。而根据一般汉语定义,不和即为'不和睦'、'不相安'、'不团结'、'不一致',不和没有公私之分,没有高下之别。不是说只有私情不和才叫不和,公事上的不和一样是不和。回过头来说张辽,张辽有没有和别人不和?当然有,比如和李典,比如和于禁、武周等人。但是张辽的所谓与人不和有以下几个特性是一般的不和没有的:第一,张辽从不会因为私下的不和影响国家大事。这方面可以对比蜀汉的诸葛亮李严军略不和,导致魏军攻汉中,李严居然趁机要挟,否则就不派援兵,影响了国家的军事调度。第二,张辽与旁人不和,往往会转为'亲睦'或者'平'。比如他和于禁、乐进不和,史书上固然有【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但是人家后边还有【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也就是说,来个新政委人家就相亲相爱了。而张辽和武周也是一样,初期确实有过不和,但是人家后来也和好了。(《三国志 胡质传》)这种情况,可以对比蜀汉魏延和杨仪的不和,导致魏延在没有谋反的前提下被以谋反罪处死,并夷三族。所以我个人推测,魏国诸将的不和,更可能是私底下的小打小闹,平时傲娇炸毛啥的,曹魏的所谓不和,和蜀汉的所谓不和,不是一回事,蜀汉的不和那是能要人命的。第三,张辽的'不和'更能够体现他为将的本事高超。一般来说,与同僚和谐的,打仗才好协同作战。但是张辽不一样,他确实和李典不和,乐进和李典也互相看不顺眼(这个确实不理解,俩曹军老班底居然还能不和),但是就在互相不和的情况下,张辽李典乐进依然可以协同作战,八百破十万,这个就非常难得了。另外,个人推测一下张辽与人不和的原因:张辽和乐进。

乐进这俩人都是标准的武人性格,而且都是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的那种,都很喜欢亲自上阵砍人。张辽说实话性格有点像关羽,但是没有关羽狂的那么狠。再加上张辽是后来的降将,乐进先来是元老,但是张辽军中地位比乐进高(类似于孙权军中的周瑜和程普,也是后进地位高,周瑜性子那么好,程普初期也跟周瑜不和)张辽和于禁。

于禁这俩人不和就真的不好说是谁的问题,因为翻开于禁传你会发现,于禁真就没有跟谁感情好过,唯一一个明文记载'有旧'的就是昌豨,还被于禁自己砍了。张辽和李典。

李典这俩人的关系不好,在我看来有好几个原因:一,李典的叔叔是被吕布手下干掉的,而张辽曾是吕布部下,李典有可能恨屋及乌。二,李典也是曹操军元老,张辽是属于后来的降将。三,李典虽然身为武将,但是李典年少时好学,不爱好征战,爱好儒雅,张辽乐进这种的就比较虎,那是真喜欢砍人,所以二人性格可能有矛盾冲突的点。【全文完】感谢您的点赞、阅读、转发、关注与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张辽(3)
张辽
猛将张辽的别样人生:五子良将之首,把孙权打成“孙十万”
三国千古风流人物续魏国五子良将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专题简介
(2)曹操批张辽何事非大将所为
三国之中,曹魏第一名将张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