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之行善恶,必有福祸随之


崔彧,字文若,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南北朝时期魏国名医。父名勋之,字宁国,官至大司马外兵郎。死后追赠通直郎。


崔彧与他的哥哥相如一起从南方来到魏国的。相如因才学出众而闻名遐迩。只可惜,天妒英才,很早相如同学就去世了。所以说:有才也要有命,有命也要有运。


崔彧年青时曾去过青州,在青州,他遇见一个高人,是一个出家的和尚,和尚教他学习《素问》、《甲乙经》等高等中医教材。崔彧刻苦学习,终于掌握了和尚的全部本领。


从此,崔彧擅长医术。


中山王元英的儿子元略曾经患病,王显等名医也没能治好他的病。崔彧采用针刺疗法,起针后病即痊愈。


前篇我们谈王显,说到王显准确诊断了徐謇误诊的病例,今天我们同样说到崔彧治好了王显没治好的病例。这么一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崔彧医术比王显高明而王显又比徐謇厉害呢?


答:错了!


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医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包治百病。


《 楚辞·卜居 》记载:屈原问卜于郑詹尹,詹尹听完屈原的申述,释策而谢曰: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遂,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郑詹尹的话翻译过来是: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古代谚语。说明长短的相对性。尺固长于寸,但用于更长处亦有所短,寸固短于尺,但用于更短处亦有所长:长短随所用而不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常偏取“尺有所短”一义。谓物的作用有限,即“物有所不足”之意。詹尹不愿直接回答屈原的问题, 用龟策之力有限, 诚不足以知此事。


《 史记·白起王剪列传》太史公说:“鄙语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 出奇无穷, 声震天下, 然不能救患于应侯。王剪为秦将, 夷六国。当是时, 剪为宿将, 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 固其根本, 偷合取容,以至殁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在常识的世界里,常以为大小长短有固定性、绝对性,事实上事物的大小长短只是相对的观念;大小长短的观念是相对比较得来的,每个东西,和小于或短于它的东西相对时,它是大是长;和大于或长于它的东西相对时,它是小是短。而小有更小的、短有更短的,大有更大的、长有更长的,无限地推展时,小短无所终,大长无所竟,在无穷的空间中,就无从确定大小长短,也无所谓大小长短了。


扯得有点远了。


崔彧初任冀州别驾,后升至宁远将军。崔彧宅心仁厚,遇见别人被疾病困扰,即热心给予治疗。崔彧还广收门生,传授医术,并告诫学生要尽力救治病人。他的弟子如清河赵约、渤海郝文法等都很有名气。


崔彧的儿子名景哲。性格豪爽、直率,也以擅长医术著称。官至太中大夫、司徒长史。


景哲的儿子崔冏,自幼好学,博览群书,除了精通医术,他最厉害的是看相。北齐天保初年,崔冏任尚药典御。后来又做过高阳太守、太子家令。最后官至鸿胪卿。


崔冏临死前,告诫两个儿子说:“谦恭、勤俭是福气的来源;傲慢、奢侈是祸害的先兆。驾驭福的车辆就有健康快乐,踩着祸害的兆头就会跌倒、甚至毁灭。你们兄弟俩要谨记在心啊。我死了以后,不要铺张,只需要干净清爽的普通寿衣,祭祀的时候不需要牛羊猪,棺材用便宜的,装得下就行,埋在地下不要让它露出地面就可以了。”


崔冏一生廉谨,恭俭自修,所得奉秩,必分亲故。临终告诫两个儿子要以恭敬俭朴为人处世,不要傲慢奢侈,因为恭敬俭朴是运载福田的车子,骄傲奢侈是引起祸端的机栝,也就是恭俭可以得福,傲侈可以莅祸。


崔冏遗言中还不忘告诫儿子,办理丧事要从简节约,要求只需“棺足以周尸,瘗不泄露而已”,这是葬礼中的最低水平了,对于一位地主官僚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崔冏要求薄葬是为了向子孙做出表率。诫文言语简洁,却内涵深远,是崔冏身体力行的表现,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崔冏死后,其长子崔脩遵照父亲的意思办理后事。


同处魏晋南北朝,崔冏的临终家训,颇似颜之推的“善恶之行,祸福所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颜氏家训》读一读。一个人只有修善积德,才能得福免祸。


魏晋南北朝是史上极为动荡分裂的时期。政治生态环境恶化,“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士大夫不得不选择逃避,尚玄学,好清谈,越名教而任自然,或寄情山水,或放荡形骸,或耽溺饮酒,如刘伶、阮籍等,他们以此远离政治斗争,求全身远祸。此风气一开,士人竞相效尤,这必然导致传统名教羁束废弛,道德滑坡加剧。


颜之推等较为清醒的士大夫勤于修身齐家,正是对魏晋南北朝士人道德滑坡的深度忧虑和自觉反省。颜之推进一步将修德的路径归之于学。他充分肯定孔子所说的“学也,禄在其中矣”的主张,认为学以修德,德以致禄。“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因此主张人要从小勉力为学,重视早教,而学习的根本在于修德。


《医史·崔彧传》最后一句是:崔景哲的弟弟崔景凤,字鸾叔,官任尚药典御。


明·李濂《医史·崔彧传》




才叔细读《中医内科学》

第60讲 胃痛(三) 来自经方才叔 16:21




高源明作品

鉴真大和尚法像

鉴真大师(688~763),唐代高僧,

又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传灯大师,

东渡日本弘法,成为日本律宗始祖,著名医学家,

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

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鼎湖山,陪同鉴真和尚五次东渡日本的荣睿大师圆寂地,有慈禧赐匾
66日忆鉴真大师东渡有怀[满江红]
古代名医主要成就及贡献2
日本鉴真和尚手迹《请经书帖》
鉴真和尚手迹《请经书帖》
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 崖州海盗冯若芳“功不可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