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不是任何医生都具备“治未病”的能力?

最近发现,“治未病”这三字在我们这等基层医院悄悄时髦了起来。经常有热心的朋友招呼我参与“治未病”的伟大事业。可是,这是我的外行!不怕大家笑话,我对“已病”尚且搞不定,有何能耐去“治未病”。只有向往的份了。

中医讲疾病状态是人体阴阳平衡被打破的结果,如果一个中医“已病“都找不出主证病机,如何能在一个阴阳平衡未遭明显破坏的“未病”之人身上获得他(她)以后将会患何病、该如何防等等未知的信息呢?


我觉得“治未病”者必须比“治己病”者水平高得多时才能够做得到。“上工治未病”,治未病者必须是“上工”才行,“上工”我的理解是水平最高的医生。

 

通过文献学习以后,我似乎了解了什么是“治未病”。


首先,“未病”即“无病”,是健康状态。


其次,“未病”是虽将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阶段。


第三,“未病”也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也就是未传先防,即病防变。


最后,患病后病将要好了,需要考虑它会不会有后遗症或者复发。


这些“未病”非高明的医生是识别不了滴。我这里所指的是中医的“治未病”而不是现代医学的各种体检!

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健康的定义


1948: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1990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道德健康的内容是指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按照上面这个标准,我想很难找出一个完美的健康合格者。


但是,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健康是人体内在环境(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之间和人体与外环境之间和谐平衡的状态。这说明WHO对健康状态的定义不是单一层面的,而是整体、综合的概括,这不正符合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了么。

 

中医很强调整体观念,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


根据中医学理论,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


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平衡的被破坏则标志着健康状态被打破,疾病隐藏着或正在发生。

 

在健康与疾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中间状态叫亚健康,“亚健康”这三个字是国人原创。亚健康的定义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主要包括躯体、心理、社交三方面的不适。


躯体方面: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感冒、眼部干涩等。


心理方面: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社交方面: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亚健康这种中间状态就像是一个钟摆,如果适当处理可以恢复健康,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放任之则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疾病。


这一阶段的处理就可以算是“治未病”的一种形式了。《内经》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治未病”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未病先防


如顺应天时,调和阴阳;饮食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合理适当参加体育运动;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等。


《内经》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做得到的话,有可能活到一百岁。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记载一段话:“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别无由入其腠理”。


做到了这些,任何病原体也侵犯不了人体,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治未病”绝对不是让所有的人都吃药。如果那样,将会出现全民治疗,人人吃药的局面。我们必须知道任何药物性味都有所偏,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切忌滥服滥用。有病服药治病。无病用药,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一言以蔽之:无病不要乱吃药!

 

二,消灭疾病在萌芽状态


如及时发现脑中风的一些轻微的先兆症状并积极进行治疗。这种一过性脑中风的表现比较特殊,严格来讲,这已经是疾病状态了。属“已病”的范畴了。

 

三,已病早治,切勿讳疾忌医


《内经》讲:“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脏,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这就是说病邪侵犯人体,如不及时治疗,病邪可能会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和复杂,治疗起来就不容易了。


比如《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意即在太阳病病情演变过程中,争取早期治疗时机,不必等到具备所有柴胡证候才始用小柴胡汤。先决条件是方证相应(主症、病机、方子均相对应)。

 

四,掌握疾病演变规律,防止传变


疾病已发生,要及时掌握疾病动态,病情演变,随时调整治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我觉得患病之后,准确的辨证治疗是防止疾病传变的最到位的防治措施。


叶天士在《温症论治》中强调“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现代还有一个名词叫“截断扭转”,这些观点,主张在疾病传变过程中,须采取果断措施和有效方药及时阻止和扭转病势向不良方向蔓延和扩散。

 

五,疾病将好的时候,适当的康复和调养可以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后遗症的形成


张仲景在《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专门论述了初瘥防复的思想,提出了食复、房劳复、阴阳复等多种易引起病情复发的因素,阐明了治疗瘥后劳复诸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告诉我们在大病初愈及余邪未尽的情况下,宜调摄心神、谨慎起居、饮食适宜以恢复元气、加速身体全面康复。

 

以上讲的是“治未病”的一些相关内容。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谁能识别“未病”?又谁能“治未病”?我们先来读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这个阶段病情轻浅,稍微给予治疗,非常容易就好了。可惜,人家不乐意听,还以为您扁鹊骗人。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这下疾病不同了,原先在腠理,现在已经到达肌肤了,虽然这样,总体还是轻浅,易治。可是人家还是认为您扁鹊在忽悠人。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这一次大不同了,如果说前两次病尚轻浅,这一次已经入里了,病情变重了,必须果断处理,否则危险。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第四次扁鹊偶遇蔡桓公,看了一眼就跑掉了,说没救了。这种行为搁现在是不行的,即使再危重的病,我们也要全力以赴直至无能为力。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是春秋时期非常高明的医生,又名秦越人。《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充分说明了扁鹊并不是象蔡桓公所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蔡桓公有病,只是他自己没有察觉而拒绝扁鹊的治疗,讳疾忌医,从而失去了治疗的良机,一命呜呼!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多的“蔡桓公”存在。

 

那么,扁鹊分别四次见蔡桓公,为什么只是指出国君有病得治而不说旁士大夫们有病呢?扁鹊是公认的高明医生,他当然能在这一群“健康人”中找出“未病”而将病的蔡桓公。

 

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治未病”的关键是什么?是医生在病人本身尚未察觉之时,通过四诊获得的蛛丝马迹,细心思考,推理探寻,剖丝抽茧,辨证论治。

 

这样是不是要求“治未病”者必须是很高明的医生?

 

答:是!

 

正如《内经》所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没有高深的理论造诣,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连“已病”都认识不了,治不好,如何能认识“未病”和“治未病”。

 

因此想要“治未病”必先“识未病”。《内经》所说的“圣人”与“上工”指的是医学理论造诣特别精深、临床经验特别丰富的医生,才可以担当“治未病”的重任。

 

如果想有一天能够成为“治未病”的“上工”,从今天开始必须熟读经典勤于临证,提高自己认识已病治疗已病的能耐,然后才能向认识未病防治未病进阶,只有这样坚持下去,若干年之后,也许就能成为未雨绸缪、见微知著、料在机先、阻截传变的上工中医!

 

我自认为尚未掌握“治已病”的本领,怎么有能力去“治未病”呢?继续努力吧,希望有生之年能“识未病”就算不枉此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未病健康工程
治未病理论与实践+治未病+治未病主题、内涵范畴、基本原则 +治未病经典+中医治未病知识 +中医治未病
养生高招——治未病
唐百冬:治未病是何意,你真的知道吗?
医学漫谈:上工治未病
关庆维:什么是最上乘的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