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聪明地设目标,像聪明人一样
userphoto

2022.08.04 福建

关注

没目标大概率失败,但有目标也不一定成功,因为设置出合适目标,富有挑战。

《如果目标看不见》中,精读君提到一个目标设置陷阱:设置出看不见的目标。事实上,目标一个涵义就是“看得见的标靶”;看不见的标靶,也就不是目标。

聪明人善于运用工具,来帮助自己聪明地设目标,避免自己掉入陷阱。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SMART原则”(聪明原则),就是目标管理好工具,值得我们掌握。

如何理解,可以参考精读君通识词典词条《746:SMART原则》。全文附后,期待您能读有所得。

精读君


《746:SMART原则》

前置思考

请阅读以下关于徒步实验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3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10公里以外3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人不知道村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

刚走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越往后走,他们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人知道村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

走到一半时,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人说:“大概走了一半路程。”

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步伐。

第三组人不仅知道村子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1公里就有1块里程碑。

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1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Q1:什么是SMART原则?

A:

1、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原则,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SMART是首字母缩写,分别指的是:

Specific(明确的)

Measurable(可测量)

Attainable(可实现)

Relevant(相关的)

Time-bound(有时限)

5个首字母S、M、A、R、T组合成单词“SMART”,意思是聪明。据此容易记忆,也提醒我们,想要做一个聪明人,聪明地设置目标,需要理解和掌握SMART原则。

2、目标管不管,效果大不同

前置思考中所提到徒步实验,能体现出是否进行目标管理区别。

第一组人,只有一个意向,要走到一个村子,但没有任何管理,只能跟着向导走。没有具体目标,这一组人就容易产生抱怨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甚至不愿意走下去。

第二组人,知道具体是哪一个村子、走什么路,但只能凭经验感觉来判断走了多少。相比第一组,由于目标明确,情绪状态要好一些,但走多少判断不准确,仍然容易低落。

第三组人,相比第二组多掌握路上里程碑信息,能够准确判断徒步进度。由于目标明确可测量,这一组人情绪状态最好,即便徒步劳累,也能通过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

这三组人不同表现,主要影响变量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做目标管理,设定明确、具体、可量化徒步目标?

目标中,精读君简述过目标设置流程,后续也阐述过目标设置篮球架原理,以及如何预防目标侵蚀。今天的词条,精读君简介SMART原则,供读友们参考,提高目标管理能力。

Q2:怎样理解SMART原则?

A:

1、目标要明确

SMART原则第一条,目标要明确(Specific)。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语言,清楚说明要达成行为标准,而不能模糊、模棱两可。

比如说,增强客户意识,这个目标描述就很不明确,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理解。

例如,有些人可能理解为减少投诉。如果过去是5%,只要降低1%或者2%,就算是增强客户意识。

例如,有些人可能理解为礼貌待客。过去服务没什么表情,现在能微笑服务,就算是增强客户意识。

因此,目标明确,和语言表述精准要求类似,就是描述上所有人都不会产生歧义,知道明确指向什么。

例如,将投诉率由5%降低到3%,这种目标描述就很明确,不容易产生歧义。

组织要有凝聚效应,要有竞争力,首要就是,目标设置要明确,从而能让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对目标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为了帮助设置明确目标,读友们可以自我提问6个W:

Who:目标必须包含什么样的人?

What:究竟想要实现什么任务?

Where:要在什么地方实现目标?

When:要在什么时候实现目标?

Which:目标有哪些条件和限制?

Why:为什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2、目标可测量

SMART原则第二条,目标可测量(Measurable)。

所谓测量,是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就是要有一组明确数据,作为测量是否达成目标依据。如果没有测量标准,目标是否达成,就无法判断;距离目标有多远,也无法判断。

比如说,要把员工培训成技能良好员工。

这里的“良好”,就需要制定测量标准。例如,培训后,笔试和实操测试,需要达到80分以上。这样目标可测量:如果超过80分,就表明已达到预期目标;如果达不到,说明还需要改善;分数差距越大,说明离预期目标越远。

只有可测量目标,才能进行量化反馈,实施PDCA循环。换句话说,目标不可测量,也就无法指导改进。管理学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不能测量,也就无法管理。

因此,目标要有可量化测量标准。如果不可量化,我们通常不能看成是目标,只能当作是一种意愿或者是期望。意愿和期望也可以促进达成目标,但与可管理目标属性有差别、效果也不同,我们要分清楚它们之间区别。

3、目标可实现

SMART原则第三条,目标可实现(Attainable)。

所谓可实现,就如篮球架原理所要求的那样,是“跳一跳,摸得着”目标。

可实现性非常考验我们目标设置水平,太高无法达成只会造成很大挫折感,太低缺乏挑战性就会造成动力不足。

高低多少才适度,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任务难度、复杂程度,个人能力水平等,都会影响灰度拿捏。

这很难有一刀切方案,精读君建议是,运用外部视角,参考基本比率,例如一定范围内达成目标平均水平,避免过度自信,再通过多次实践,来积累设置经验。

如果每次目标设置都能量化反馈、复盘反思,我们目标设置能力,就能够慢慢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条件,尤其是在设置团队目标时,读友们可以通过互助思考,来提高目标精准设置能力。

多样性中,精读君提到,遵循多样性预测定理,如果团队成员多样,独立思考,即便每个个体预测偏差较大,但综合起来却能涌现群体智慧,使得最后预测结果偏差最小。

例如,2007年哥伦比亚商学院,组织一个猜玻璃罐子里豆子数实验,综合73个参与学生猜测结果得出样本均值是1115颗,与真实数字1116仅差1颗,令人惊讶。

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如果共同参与制定目标,不仅能够让目标设置更合理,还能让团队成员形成合力,减少内耗,有助于最终达成目标。

有些管理者,偏好利用岗位权力,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目标强压给下属。这种做法既容易让目标设置偏差较大,还容易引起下级逆反或者消极抵抗,下级会觉得目标设置原本就不合理,只是强压而已。

4、目标要相关

SMART原则第四条,目标要相关 (Relevant)。

所谓相关是指,实现此目标与整体目标关联情况。如果实现这个目标,但与整体目标相关性很低,那么,即便这个目标达到,价值也不大。

例如,你是一名学生,主要任务是精进学业,那把目标设在与学业关联度很低、仅是获得补贴兼职上,相关性就较低。

如果目标设在多赚点兼职收入,看起来短期内多赚了一些钱,但在求学关键时期,这种做法比较短视,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然,如果兼职与学业有关,例如计算机系学生,通过兼职写代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那就属于有较高相关性目标。

同样,对于相关性大小,我们也要进行量化评估。在相关性中,精读君提到相关系数,就是一个线性相关关系量化标准。

相关系数取值在-1与1之间,若为负则为负相关,若为正则为正相关。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从微弱相关(小于0.3)到低度相关(0.3-0.5),再到显著相关(0.5-0.8),最后到高度相关(0.8-1)。如果绝对值为1,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有确定函数关系。

5、目标有时限

SMART原则第五条,目标有时限(Time-bound)。

所谓时限指的是,目标要设置截止完成时间。没有时限目标,相当于没目标。例如,在10天之内读完一本书,并写下1000字读书笔记,这就是一个有时限目标。

对于个人而言,如果没有设置时限,这个目标就只是意愿,而不能成为目标。对于团队而言,完成时限意味着任务轻重缓急。如果没有设置时限,协作各方对于轻重缓急优先级就难以达成共识,容易出现内耗。

同时,有时限才有接下来项目进度管理。进度是正常、超前还是延误,都要根据时间要素来判断,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以上是SMART原则5个要素简介,并不难理解,但很多人在目标设置时,往往会出现要素缺乏或者设置不到位。

为更好地设置目标,精读君建议读友们思考,5个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有兴趣,读友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是否有必要增加一些目标设置要素?

例如,有些人在SMART后面加上ER两个要素,即:SMARTER(更聪明)。

其中E是Excitable(兴奋的),这是情绪视角,如果目标不能让自己兴奋起来,往往情感上动力不足。

其中R是Rewarded(有奖励的),这是激励视角,如果目标达成给予奖励,如果目标未达成给予惩罚。

在词条的最后,精读君提醒的是,目标设置是前提。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观点是: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了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有了工作。一个领域如果没有目标,那么这个领域通常会被忽视。

后置思考:

①回顾你的目标设置,存在哪些问题?

②回顾你团队的目标设置,怎样改进?

↓免费试读《精读君通识词典》前30个词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时,目标大一点、难一点好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别,就藏在这件事里
职场思维导图模板017——用SMART原则制定目标
153 | SMART——目标管理原则
巧用SMART原则为自己设定目标
SMART原则实践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