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齐3颗“龙珠”,养成好习惯
userphoto

2022.08.04 福建

关注

在《微习惯,也是习惯》中,精读君提到,想要培养习惯,微习惯是一个合适中间目标。原因在于,对普通人而言,微小一点、容易一点目标,才更有条件达成。
 
不过想要培养好习惯,只考虑“微”这个视角并不够,就好像漫画《七龙珠》中召唤“神龙”,仅有1颗“龙珠”不够,需要7颗“龙珠”。
 
所幸的是,根据福格行为模型,只要集齐3颗“龙珠”,就可以养成好习惯。
 
什么是福格行为模型?3颗“龙珠”分别是什么?这些问题,读友们可以参考精读君通识词典词条《1831:福格行为模型》。全文附后,期待你能读有所得。
 
精读君

427:微习惯

前置思考

请回顾改变公式中关于改变公式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改变公式,由美国组织发展专家理查德·贝克哈德与大卫·格莱西,在1980年代共同提出,用以描述组织和个人转变。

具体公式是:D * V * F > R。其中:

D是Dissatisfaction:对于现状,有多不满。

V是Vision:对于积极愿景,有多想要。

F是First step:对于达成愿景下一步行动,有多清晰。

R是Resistance:改变过程中的阻力。

意即:不满(D) * 愿景(V) * 下一步行动(F) > 阻力(R)。也就是说,只有D、V、F乘积大于阻力,改变才会发生。

苹果前CEO乔布斯有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直译是“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在精读君看来,保持饥饿,就是保持适度空腹感;保持愚蠢,就是秉持自己智慧不足心态。这些都意味着适度不满足,从而为我们的改变,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美学家蒋勋观察到,乔布斯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后,眼神有了鲜明改变。后来,乔布斯才做出了一系列改变世界创举。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间有限时,会产生强烈不满感,从而全力以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

Q1:什么是福格行为模型?

A:

1、福格行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家布莱恩·福格博士提出,公式化表达如下:

B = MAP

其中,B是Behavior(行为)首字母;M是motivation(动机)首字母;A是ability(能力)首字母;P是prompt(提示)首字母。

模型公式意思是,当动机、能力和提示同时出现时,行为就会发生。

2、不同公式,不同视角

同一个议题,采用不同视角测量不同变量,会归纳出不一样模型,所刻画公式也不相同。

以改变议题为例,前置思考中提到的改变公式是:D * V * F > R,测量变量有4个,分别是:不满(D) 、愿景(V) 、下一步行动(F) 和阻力(R)。

福格行为模型公式则不同,B = MAP,测量变量分别是:行为(B)、动机(M)、能力(A)和提示(P)。

两者具有差异性,代表不同视角,但也有相似性,例如改变公式中的不满和愿景,和福格行为模型公式中动机对应,但细化成正向和负向两种动机。

采用不同视角考察同一个议题,更有条件让我们系统思考,把握关键。今天的词条,精读君简介福格行为模型,供读友们参考,提高改变能力。

Q2:怎样理解福格行为模型?

A:

1、理解涵义

福格博士是行为科学家,研究人类行为超过20年,一手创办“行为设计学”这个新兴学科。

在商业领域,福格被誉为“硅谷亿万富翁制造机”,很多互联网产品设计和用户研究底层逻辑,都有借鉴福格行为模型。

福格行为模型公式是B = MAP,意即:行为=动机*能力*提示。其中,动机是做出行为欲望,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执行能力,提示是提醒做出行为信号

换句话说,动机体现 “我想做”,能力体现“我能做”,提示体现“现在就去做”。

在福格看来,如果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个要素同时出现,行为就会发生。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出现特定行为,则是因为3个要素有所欠缺或者没有同时发生作用。

接下来,我们逐一考察这3个要素,以及为什么3个要素要集齐,行为才能发生。

第一个要素是动机。这是先决条件,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试图装睡的人。任何尝试改变别人的人,都只能帮助他们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

不过,动机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例如,对于健身、戒烟、阅读等长期有益行为,动机有时作用就有限。动机最大缺陷在于,不够可靠,遇到事情容易掉链子。打鸡血时动力满满,可很快就容易变成“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有一项医学调查显示,假设心内科医生告诉病情严重心脏病患者,如果他们不改变原先生活习惯,将必死无疑。但即使这样,也只有1/7人会真正改变生活习惯。其余6/7人也有强烈生存动机,但仅靠动机不足以支持产生对应行为。

第二个要素是能力。能力是行为要素,这不难理解。在产生行为过程中,福格提醒我们,人们容易高估自身能力,可以通过评估5个能力元素来客观判断。

福格提问:你觉得每天做7分钟健身操,难吗?多数人会认为不难,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但事实很可能是做不到,可以说是超过能力范围。

5个能力元素分别是时间、资金、体力、脑力和日程。在福格看来,是否有能力做某事,取决于5个元素中最薄弱那个元素。5个能力元素都满足必要条件,能力才算满足。

第三个要素是提示。提示重要性超乎很多人想象。事实上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数百个提示,但很少注意到它们存在,以及与行为关联。例如,绿灯亮,踩油门;试吃品,顺手拿;小红点,开页面。这些提示都在提醒我们,现在就去做。

有一项实验发现,想让一个人养成多喝水习惯,一个有效方法是在他桌上放半杯水,大约每天能让人多喝4杯水。“桌上半杯水”就是好提示。

提示是行为发生决定性因素。一个人既便有动机也有能力,但如果缺少提示,可能就会遗忘或者无限期推后这件事,行为自然也就不会发生。

福格提醒说,提示和动机、能力要素不同在于,具有非此即彼特征。动机和能力通常会持续存在,只是强弱有别;提示则是,要么被注意,要么被忽略。设计出“对”的提示很重要,要能在恰当时机出现,恰好引起注意,让人即刻行动

以上是关于福格行为模型涵义简介,每个变量读友们还可以深入思考。

2、考察案例

理解福格模型涵义后,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案例,来进一步加强理解。

先来看福格指导的一个案例。凯蒂是一位很有能力高管,工作效率很高。

例如,她有一个好习惯是,每天下班前收拾办公桌,把桌上便利贴规整为“待办”、“已完成” 和“处理中”3类。第二天上班看到整齐桌面,凯蒂心情很好,就会充满干劲。

不过,凯蒂同样也有坏习惯。例如,在床上刷手机,一刷时间就很长,负面影响很大。曾经有一段时间她定早上4:30闹钟去运动,但多数时候并没去,因为虽然起床很早,但在床上刷很长时间手机,再去运动时间不够,就只能起床上班。

同样是凯蒂,既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但不管是什么习惯,都可以参考福格行为模型来诊断,为什么能建立好坏习惯、为什么会养成坏习惯。

整理办公桌为例,凯蒂动机水平中等;能力偏向“容易做到”,因为几分钟内就能做完,不会耽误接孩子放学;如果要整理整间办公室,时间就来不及;提示方面也有,一关电脑代表工作结束,就可以开始整理。

以在床上刷手机为例,凯蒂动机水平较高,除浏览信息获取情报、娱乐放松外,看到社交网络上朋友点赞评论也很开心;能力方面,刷手机没有难度;提示方面,一上床或者起床手机闹钟响,凯蒂就会拿起手机开始刷。

也就是说,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体现出福格行为模型3要素:动机、能力和提示。如果想要调整习惯,就需要针对3个要素来干预。

以在床上刷手机为例,降低动机水平不太可能,就需要从能力和提示2个要素下手。

一开始,凯蒂尝试把手机放到隔壁房间柜子上,提高刷手机难度,降低刷手机能力水平。但这没什么效果,因为早上手机闹钟响,她就会下床拿手机,然后回床上继续刷。

在福格建议下,凯蒂继续做调整。能力方面,到晚上把手机放到厨房,继续增大刷手机难度;提示方面,在卧室放老式闹钟,消除手机闹钟对刷手机提示。

如是调整,只过几天,凯蒂就恢复早起运动计划,能够坚持运动。对此,凯蒂说:“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却能让人意识到,生活各个方面都可以通过行为设计来改善。”

作为一个高管,凯蒂认为自己已经比较自律,但在福格提供建议之前,却无法改掉在床上刷手机坏习惯,并产生自责等各种负性情绪

这给我们一个启发是:真正让行为发生改变,可能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强弱或者自身品质好坏,而取决于是否有科学方法。

在福格行为模型中,并没有意志和品质变量,这不是说这两个变量没作用,而是说,在福格看来,影响行为改变最重要3个变量是动机、能力和提示。只要调整这3个变量,行为设计就有很大概率达成预期目标

3、设计行为

考察行为设计案例,加深对福格模型涵义理解后,我们就可以借鉴运用,通过构建3要素,推动产生期望行为,进而培养成习惯。

如何运用福格行为模型进行行为设计,福格提出7步流程,以下合并为4步,前3步对应模型3要素,第4步起强化作用,供读友们参考。

第一步:行为选取。

设计行为第一步是,运用发散思维,开列满足目的具体行为清单,然后运用收敛思维,选定少数几个让自己感觉最好黄金行为,然后再将这些行为固化成习惯。

以福格为例,他经常感到压力很大,睡不好,渴望改善睡眠质量。围绕这个目的,福格在卡片上写下25个和改善睡眠有关具体行为,例如晚上7点后把手机设为飞行模式;安装遮光窗帘;晚上做15分钟身体拉伸;每晚睡觉时用白噪声当背景等。

发散之后是收敛。福格自我提问若干问题,例如这个行为对于改善睡眠影响有多大?这个行为我是否真能做到?

通过问题过滤器,福格选定最有效,哪怕在最忙、最没动力、最没状态时也能做到的少数黄金行为。

第二步:拆细行为。

对应动机要素,选定黄金行为后,需要考虑能力要素。如前所述,能力方面是否能做到某事,取决于时间、资金、体力、脑力和日程这5个因素中最薄弱项。

福格认为,考虑能力要素,最重要的是行为要简单。福格说:简单是他教给学生最重要东西,简单才能彻底改变行为。

具体来说,是要将黄金行为拆解成微习惯,从此开始。也就是说,把“能做”变成“不费吹灰之力做到”。例如,设计简单入门步骤或者缩小行为规模。

以培养每天快走1公里习惯为例,不急着做出更大行为或者提高标准,仅仅只要先完成入门步骤,也就是穿上运动鞋。一开始,如果不想快走,只穿一穿运动鞋也可以。

这种微习惯不费吹灰之力,但却有可能撬动起完整行为。例如,福格帮一个朋友成功养成每天做早餐习惯,入门步骤设计为,每天打开燃气灶空烧几分钟后再关掉。

第三步:设计提示。

设计一个“对”的提示,对于助推行为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提示时机不对,或者无法引起足够注意,行为就不会发生。

例如,许多App提示小红点,或者手机提醒闹钟,对于很多人来说,提示作用很有限。看到小红点不会打开,闹钟响起也会摁掉。

福格建议,可以找一个日常生活中既定动作,例如刷牙、停车、冲厕所、穿鞋、关电视等,然后把想要培养微习惯,放在这些既定动作之后。

原因在于,这些既定动作已经成为自动习惯,认知负荷非常低,无需意识参与决策。把微习惯放在这些既定动作之后,容易自然而然接续,顺势而为。

例如,有一个人发现,让自己养成多喝水习惯,最好提示就是,在每天浇完花之后。因为这两个行为本质都是补充水分,浇花会提醒自己要喝水。

类似的,福格培养自己用牙线清洁牙齿习惯,就放在刷牙之后,因为放下牙刷动作可以有效提示,现在是清洁牙齿时间,该用牙线继续清洁牙齿。

如果想培养行为,能和既有习惯平滑衔接,就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将新行为纳入自身习惯系统。

第四步:庆祝激励。

在福格看来,行为设计关键是情绪设计。也就是说,类似于运用多巴胺工作法,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让多巴胺帮助我们记住那些可以产生良好感受行为。

换句话说,行为设计结果是,在完成特定行为后,要能够产生积极情绪,让积极情绪扎根到新行为中,强化新行为,才更容易变成习惯。

具体做法是,在完成微习惯后,通过庆祝来激励多巴胺分泌。例如,做完3个俯卧撑,简单做个胜利手势,或者小声对自己说“干得漂亮”等。

值得注意的是,庆祝要实时,要在完成行为结束那一刻。如果时间拉得过长,大脑多巴胺无法在两者之间形成因果联系

在福格看来,再微小行为也要庆祝。如果他帮助一个人进行行为设计,首要工作是教会对方庆祝,然后才教对方如何运用福格行为模型。

也就是说,通过感觉更好而不是更糟来实现改变,这是福格行为模型精髓所在。

反过来,逆向思考,如果想削弱某个坏行为、坏习惯,也可以参考上述流程,针对动机、能力和提示进行干预。

在词条的最后,精读君要提醒的是,注意运用最小努力原则

福格行为模型顺应最小努力人性,通过降低变化成本,提升改变概率;或者反过来,增大变化成本,规避侵蚀腐化。

后置思考:

①福格行为模型哪些变量可资参考?

②你会怎样借鉴运用福格行为模型?

↓免费试读《精读君通识词典》前30个词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升行动力,让你更容易完成计划
我们的行为可以“编程”
《福格行为模型》:行为设计学创始人揭开行为的本质,帮你轻松养成好习惯
如何改掉坏习惯?第二步是实施阶段,应用福格行为模型来设计行为
行为改变的秘密武器:福格模型
原来行为是可以设计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