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不是俗人能懂的

【材料】《资治通鉴》魏纪 世祖文皇帝 黄初四年 公元223年

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

【译文】诸葛亮曾亲自校对公文,主簿杨颙直接进入,劝谏说:“治国是有制度的,上下级的工作范围不可混淆。

这就好比治家,有一个人,命奴仆耕种,婢女做饭,雄鸡报时,黄狗护院,以牛拉车,以马代步。

家事无一旷废,所求一应具足,悠然自得,高枕无忧,只是吃饭喝酒而已。

忽然有一天,家主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不再用奴婢、鸡狗和牛马。

结果劳累了自己的身体,陷身琐碎的事务之中,疲惫不堪,精神萎靡,却一事无成。

难道他的才智不如奴婢和鸡狗吗?不是,只是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罢了。

所以古人说,'坐而论道,是王公重臣的职责;落实执行,是士大夫的职责。’

因此,丙吉不过问路上杀人,却担心耕牛因天热而喘气,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谷数目,而说'自有负责人知道’,他们都真正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

如今您管理全国事务,却亲自校改公文,终日汗流浃背,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深表感谢。

【解析】五丈原前后,蜀汉使者至魏营,司马懿详细过问了诸葛丞相的饮食起居。

汉使回答说,丞相日进米三四升,二十罚以上皆自省览。司马懿转头就对左右说,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可见,从公元223年先主托孤,到234年壮志未酬于五丈原,十来年间诸葛丞相一直保持着鞠躬尽瘁的高强度工作状态。

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有诸葛孔明十分之一的觉悟,何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早日实现!

这个杨颙不识时务,只知道引经据典的讲大道理。

很多人也因此人云亦云,认为诸葛亮控制欲太强,不懂放权。

进而导致蜀汉人才缺乏锻炼,没有成长起来,最终造成人才断层。

然而敖让以为,诸葛丞相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以当时的形势来看,诸葛丞相事必躬亲,是很有必要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复苏需要

高层规划战略,中层负责上传下达,基层负责落实。这是成熟组织的运行模式。

这一套放在曹魏或许合适,放在不求进取的东吴或许也合适,但唯独放在蜀汉,它就不合适。

这与当时的形势是分不开的。当时蜀汉的形势,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已经很明确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襄樊、夷陵一败再败,蜀汉地盘急剧收缩,人心惶惶。

此时的蜀汉,已经被死神下了病危通知单,再也经不起一点点波折,再也不能犯一点点错误了。

一旦再犯下任何错误,都有可能导致蜀汉这个来之不易的政权,一口气接不上就没了。

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的任务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受托孤重任,蜀汉君臣的奋斗成果和未来期望是死是活全在他手里,像丞相这种责任感使命感爆表的人,怎么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当然要自校公文,当然要事必躬亲。上面烂一点下面烂一片啊,一个濒临倒闭的创业公司,难免人心浮动,随时可能暴雷。

事事过问正是防止财务携款跑路、销售带客反水等黑天鹅事件的有效手段。

比如说曹操,徐州与陶谦刘备对决期间,后方事务很多都委托给了陈宫,陈不就带着大客户与吕布勾搭上了吗?

兖州一夜色变,大军无以为继,程昱都开始准备特殊军粮了,要不是袁绍奶了曹操一口,再加上颍川系给力,曹操的剧本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二、北伐需要

出于复苏需要事必躬亲,这是诸葛丞相前期不得不事事过问的原因。

随着政策的合理稳健施行,再加上和东吴重新达成联盟,蜀汉政权终于喘匀了气,可以施行如杨颙所说的各司其职,上下互不相侵了。

但是请注意,蜀汉的国策是什么?是匡扶汉室,是还于旧都。这是蜀汉存在的意义。

如果蜀汉的国策是追求清境自保,那施行杨颙的主张自然没问题,就好像孙权一样,划长江而治嘛。

把利益大头都分给地方豪强,地方势力吃得满嘴流油,以至于大家相信,曹魏即使统一后,也无法保证维持大族在江东的现有利益。

那么地方豪族自然抗拒统一,当曹魏打过来的的时候,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用孙权怎么动员,自然积极备战,与曹贼势不两立。

但你孙权要说打出去,打襄樊,打合肥;那对不起,鄙人不善于奔跑,要我们出钱出粮出人给你孙权打地盘,很难办,最多就是去帮帮场子,卖命是不可能卖命的。

但蜀汉不一样,蜀汉要匡扶汉室,那是要主动出击进攻的啊,一矿打九矿,优势在敌。

趁敌人还没有发育起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清境自保只是坐以待毙。

而主动进攻,需要的是什么?是兵马,是钱粮,是情报,是人口。

如果要持续不断的进攻,还需要考虑益州的承载能力,不能把老百姓搞得没饭吃了。

换句话说,诸葛丞相如果要保持北伐态势,就必须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汲取益州资源。

另一方面又必须让老百姓过上过得去的日子,不能横征暴敛,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那么,这就决定了,必须要有一套高效的、廉洁的、不打折扣百分之百执行中央政策的官僚管理体系。

这种高效廉洁绝对执行的体系,在大族林立的三国时代是现实的吗?

敖让不知道在三国时代能不能实现,只知道即使是现代社会,你我之间,如何建立高效、廉洁、不打折扣的组织,仍然是任重道远,是个值得持续研究的课题。

那么,诸葛丞相在三国时代,要实现这些目标,以最大限度的汲取益州资源北伐,他该怎么办?

益州没有一百个诸葛亮,也没有人穿越回去给丞相派一万个大学生。

建设高效廉洁不打折扣的官僚体系不是一日之功,而北伐任务近在眼前,再不北伐有项目经验的将军都死光了,曹魏发展起来了,因此只能在战场上学习。

诸葛亮能怎么办?他只能事必躬亲了!

如果如杨颙所说,奴仆耕田,婢女做饭,雄鸡报时,黄狗护院,以牛拉车,以马代步。那会怎么样?

硕鼠硕鼠,勿食我黍,奴仆偷点粮食,婢女偷点油盐。

权力就好像一块肥肉,从冰箱里拿进拿出之间,就算不贪不占,那也沾得一手的肥油。

你一手我一手,老是拿进拿出的人多了,三斤的肥肉就被盘成三两。

三两肥肉怎么北伐?而且还是一矿打九矿,对面曹魏家里可是有一头肥猪啊!

诸葛丞相怎么办?

三两肥肉不够,要么不北伐了,要么让官僚各个洗手把肥油吐出来,要么再苦一苦百姓。

要么就事必躬亲,尽量不要让信不过的人去摸这块肉。

不北伐就是等死,不可能。让官僚吐出来不利于团结,这就是脱裤子放屁,不如一开始就不让他们参与。

再苦一苦百姓则超过了益州的承载能力,不利于长期北伐。

那能怎么办?只能是事必躬亲了,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只能是牺牲自己来逆天而行。

隆中对时,诸葛丞相对先主说益州沃野千里,到了出师表,就已经成了益州疲弊,这还是诸葛丞相事必躬亲的情况下。

如果蜀汉的政治体制真如杨颙所说,大家各司其职,各级官僚对这块仅有的肥肉上下其手,不停地从冰箱里拿进拿出。

北伐事业能不能开展,能不能持续,能不能有希望,大家真的不敢想象。

诸葛丞相在时,事必躬亲,所以虽然连续北伐百姓负担重,但因为防止了官僚集团上下其手,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老百姓的生活还过得去。

所以当后来桓温伐蜀,寻找到经历过诸葛亮时代的百岁小吏,问及蜀汉政事,小吏还对诸葛丞相怀念不已。

《晋书》:桓温征蜀,见一小吏,年百馀岁,问:“诸葛丞相今与谁比?”答曰:“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殁后,不见其比。”

但其实,根据桓温的主簿、历史学家习凿齿记载,诸葛亮死后二十年,蜀汉的政局就每况愈下

《汉晋春秋》:孙休时,珝为五官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

由此可见,诸葛丞相的事必躬亲,他的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蜀汉能够持续出兵北伐,能够持续逆天而行的必要条件。

等到丞相一死,想要事必躬亲的,没有丞相的威望和才具;坐在丞相之位的,也没有丞相的能力和魄力。

尽管北伐还在继续,但二十年间意识形态分崩离析,中间商慢慢做大,染指权力的人越来越多,百姓越来越苦,有责任心与使命感的越来越少。

最终,蜀汉向着太阳的队伍,昭烈老臣日渐凋零,一个一个掉队,中间商与投机派架着刘禅,走出了成都城...

蜀汉败了,败在大势,败在气运,败在命格,但这些都只是俗世洪流的通俗化失败。

诸葛丞相鞠躬尽瘁、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的缅怀和自励,每想及此,敬佩之情难以言表,俗务缠身,谨以此文潦草的表示敬意!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佳玮 :诸葛亮真正让人匪夷所思的才能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魏书中毫无记载,整个魏国无人理会?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智绝”诸葛亮:被历史藻饰的诸葛孔明,确是古今贤相第一奇人!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动机是什么?魏明帝不仅看破了,还说破了
陆逊五次战役大胜,诸葛五次北伐败多胜少,为何知名度差异巨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