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分之后感冒徒增,身体羸弱疲劳的变多。乏力、疲劳、浑身不舒服、心悸不宁。考验我们自身正气,阳气是否充足的时候到了。

肾居下焦,为定海神针。

最近刚几场秋雨,感冒的明显增多。大部分属于风寒,一般的发发汗就可以改善。也有风热类为主的上呼吸道问题,风燥,温燥一类直接侵犯口鼻诸窍。

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疲劳,羸弱到啥也干不了,头脑目空一切,空洞不安。这就是自身原发体质适应不了秋分之后的节气变化。此时已经不再是暑夏烈日炎炎,自然界给我们无限能量的时候了。地不分南北,皆是一个气候下降的趋势,一定要因时因地考虑问题。有患者说现在我们南方比北方热,那么同比过去一个月呢,是不是气温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不要以一线城市的眼光去看四年城市的消费,不同的。要跟自己所在的地区对比。南北各地普遍是迎来了秋分之后的节气。

随着身体的羸弱,疲惫,不免夹杂着焦虑因素。一旦焦虑发生又会出现继发问题,比如心悸不宁、周身更加乏力、身心十分疲惫、肌肉乏力、尿频、头脑不清醒、情绪低落等等。

身心坚强着发作概率会小很多,但经历过瘟疫之后的很多体质应对能力明显不足。秋分意味着阳气不那么充足了,我们无法借助天阳之力了。但不代表就默守陈规。及早的温阳固肾始终是根基所在,前提是脾胃中气充足,无壅滞的情况。

发汗不可过用,温阳一定固藏。

肾气本身是封藏的特性,脾胃本身是运化为主导。

脾胃运化则少湿多气,肾气封藏则阳化气,精养神。

本身就脾胃虚弱的人,包括水湿壅滞的体质,这个时候一定要少吃水湿重的食物。比如米粥汤、水果瓜一类的。海鲜究竟吃不吃呢?尽量不吃,或少吃,如果偶尔因为秋肥吃一顿,一定多吃姜末驱寒。像牛奶、甜食、包括高营养的食物,如海参、鲍鱼一类能少则少。

关于吃的事,记住,一定因人而异的最好。千万别学别人,学谁也不是自己。运化不了的再好的食物,只能是增加了排出,有的还拍不出。排不出问题更多。

如果已经有了大量水湿壅滞了,除了上面的忌口,还应该知道如何排出。这就是脾胃运化失调结果的后续处理。像薏苡仁、茯苓,这都是非常常见的利水渗湿的方法。可以解决一部分。但远远不够。因为光一个祛湿就有健脾祛湿、燥湿健脾等,还得依靠肝气的疏泄、肾气充足共同去完成。绝对不是喝点祛湿茶就能解决的。如果喝祛湿茶都能解决的,少吃点“寒凉粘滞”多运动都管用。

中气壅滞,意味着运化能力变的十分差。吃再多的好东西,也无法运化,只能形成痰湿浊毒壅滞在体内。如果你恰好又好生气,早就有了结节、囊肿,那么年复一年的这样生活习惯,只会增加浊毒为害。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为啥长肺结节、胃肠息肉、各种囊肿,根源就在于某些原因让你身体内的痰湿郁结了。解决此类问题,还得从中焦入手,促进气化运行。

转而到了肾气,实际上实为冬天做准备了。这个时候问题最多的,最深的就是肾气不充足的一群人。这群人下半年最难过,甚至有的一年都不好过。所以伤什么不要伤肾气。而肾气特别容易伤害到,我们的欲望、各种过用最终都是肾气所伤为主导。就是说一身的问题,最终让肾来承担。这个肾跟西医讲的那个肾功完全不同的,跟脏腑辨证的肾也不同,这个肾就是一个功能-封藏。

上半年讲究的是动能,生机勃勃。下半年就是封藏,潜龙勿用,水中火,目的就是蓄能。蓄好了来年好用,蓄不好羸弱不堪。

别总以为现在长病就是眼下的事,体质的问题是最大的,也是最深的。如果认识不到,还是有啥看啥,这种认识根本无法让自身长久好起来。我们看桂附地黄丸和现在的虫草类补肾药,从思路上完全是不同的,效果上也是领先太多。但虫草类提取物补肾气就不需要辨证,所以围绕的是肾功能,是尿蛋白定量。饿而桂附地黄丸是围绕二水一火的肾脏特性去恢复调整。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到现在,就在今天,还有人拿着方子问我们组成员,说这个方子行不行。问是哪里的方子,支支吾吾说是网上看到的。不辨证?听说这个方子好就用?此类问题只能说对中医认识严重不足。正如虚则补之,这个补不是吃各种补药,这个补本质是顺应。你顺应了吗,过去做好了吗?现在生病了,开始着急了。实际上过去多少年都在逆着身体来,没有顺应。就没有做到补。做错了,就对身体产生不好的作用了。什么是辨证,辨证对了砒霜赛人参,用错了人参似砒霜。千古来就是这么个道理。很多病产生非朝夕,调整过来也需要时间。

泻的这个实不是说拿着泻药去泻什么。是驱邪的统称,祛湿,祛痰,祛脏腑中的浊毒这都是泻。泻的前提你得有这个基础。除非急症没办法,比如大承气汤的痞满燥实,管你身体扛不扛得住,先通了再说,通了再慢慢调。这个方法要雷厉风行,没有十足把握不可乱用。仲景说的中病即止就是这样的。不可多用,多用就变证了。最近还有个方子我看的,这个患者腹痛找我看,说用了就好,不用就不行。我一看大黄牡丹汤,一问用了多久来了,说是2个月了。完全是不对的,正气都给耗了。

为什么强调藏阳。

固藏才是肾的本性,我们现在见到的形形色色的诸多病症都是表象,固藏好了肾气,自然就消失了。原来仲师就是这样做的,后来我运用的气化思路也是这样做的。不要总盯着病症,一定看到本原。顺应生理解决病理。

这段时间,身体羸弱的还是尽量休息。尤其早晚天冷不要出门运动。出门也要戴口罩,晚上睡觉可以穿袜子,增加身体的保暖性,让自己身心得养,正气得以恢复。像生脉饮、补中益气丸一定是辨证用,还有桂附地黄丸,也是辨证用的。都是很好的方剂,几千年传承。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前提是明确本质的生理再去对应时空节气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万事沉住气。沉住气了,一年比一年就好起来。反之,今年着急,明年焦虑,一年比一年差。

中医文化从不缺少养生,前提是你能持之以恒的做到,不受现有外界圈层认识的影响,尤其各种广告。再就是能够量力而行,辨证养生。不可一味的追求多快。快是追求,但能否做到一定是结合自身,方法,以及阶段综合考虑的。

宁安勿快,宁少勿多。

少火生气,缓缓予之。

止观 明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康后咳嗽老是不好,这个奇方可能是你最后的救星
名家话养生 | 罗大伦:过敏性鼻炎该怎么办?
罗大伦:过敏性鼻炎的终结者,桔梗元参汤、五味石膏汤
80%的人阳气不足,什么是最适合现代人的保养方法?
寒湿重,阳气衰,一张温阳祛寒方,横扫颈肩痛,腰腿痛,一身疼痛
1、阳虚易生寒湿 阴虚易生湿热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