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痰不用“二陈汤”,张锡纯的“理痰汤”更绝,从肺到脾,再到肾,一路畅通

文/张大明

医者仁心,心仁者医

说起化痰方,很多人都知道“二陈汤”比较厉害,但是实际呢?效果好像并不明显。其实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清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点出其中缘由:

“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

也就是说,二陈汤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随后张锡纯又给出了一个治本的化痰方:理痰汤。

为什么说二陈汤治标不治本呢?

中医虽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之说,宣肺化痰只治其标,健脾化痰治也未必治到其本。我们常用的化痰基础方二陈汤即是主要从脾肺去化痰,但并没有认识到生痰的根本,

那生痰之本到底是什么?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

“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

它讲述了肾破坏了膀胱与胃之间的联系,引起痰滋生的过程。

膀胱是藏津液的,肾是藏精的,肾精化气作用于膀胱,膀胱所藏的津液才能正常被人体利用和排泄,保持膀胱空虚若谷的一个状态。如果出现肾虚,则膀胱饱满,胃里面的水饮看到膀胱已经装不下了,就无法下行到膀胱形成小便排出体外,蓄积在体内,就形成了痰饮。

张锡纯接着又说了一段:

“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

这段话则补充了肾影响冲脉与胃之间联系后,痰的生成的过程。


冲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很长,上连及胃,下连及肾,又因为冲脉之中气血旺盛,所以又叫血海。因为气血旺盛,所以冲脉或者其所联系的经脉脏腑一旦稍有异常,就会导致气血冲逆,这就是为什么冲脉下端的肾虚一影响,就会影响上面的胃,胃气的功能是向下的,一方面向下输送水谷中的糟粕到大肠,一方面将痰饮往下送,肾一虚,沿着冲脉影响胃,胃中痰饮送不下来,痰饮就这样生成了

所以,从张锡纯两段“肾为生痰之本”的论述可以看出,治痰不治肾,就没治到病根!

再看这个理痰方:

取二陈汤中的半夏、茯苓、陈皮,加生芡实,捣碎的炒黑芝麻、柏子仁、生杭芍而成。

中医认为水液代谢与肺、脾、肾密切相关。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主蒸腾气化;脾胃就是个大锅炉,所有从嘴里进来的食、饮,都要经过脾胃的运化和代谢。

张锡纯的这个方就是从这三个主方向确立。

君药半夏降胃化痰,茯苓利水健脾利水,两药合用,主入中焦脾胃

杭芍色白入肺,有收敛肺气、通利小便之性。陈皮入肺经,降肺气,降肺中痰涎。杭芍陈皮,主入上焦肺,一敛一降,则可降肺气、导痰涎下行于小便之中。

芡实属于果实类,果实主入肾,其外壳坚硬,敲开之后里面是白色粉末,有很好的收涩之性,我常用它来固精,所以,用生芡实是为了入肾固肾气,收住肾中水分。

黑芝麻,黑色入肾补肾,我常用它来补肾黑须发,这里用黑芝麻一方面用来补肾,一方面协助柏子仁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肠道一通,则肺气通,痰涎自然可以通过大便排出体外。

理痰汤虽为化痰妙方,与二陈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一人一方,切不可胡乱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化痰不用二陈汤,张锡纯的理痰汤,从脾肺理到肾,专清顽固老痰!
化痰我不用二陈汤,张锡纯的理痰汤,从脾肺理到肾,从根本上祛痰
喉咙痰多排不净,张锡纯“理痰汤”,肺脾肾三脏全面治痰
张锡纯为什么说:二陈汤治痰只是治标,不是治本?
国医大师的一张神奇方,刮走陈年黄痰、老痰!恨自己没早点知道(快收藏)
★张锡纯的化痰名方化痰界的“挖掘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