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泰镇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强腰”之路大构想


欢迎订阅江苏首家民间智库——“政经策论智库”


一、扬子江城市群的四大结构缺陷


我们说,作为当前江苏省委省政府的“一号工程”,对标世界级城市群的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目标高远、意义重大,正如我在“扬子江城市群:会是比肩粤港澳的长三角大湾区吗?”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在从城市化迈向城市现代化的节点上,中国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在坚持“多群崛起”以推动生产力布局区域再平衡的同时,也正在以“重点突破”的方式,推动先发地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城市,率先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其中,非常鲜明的动作就是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先后推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和“雄安新区”,而扬子江城市群的提出,就是要在中国最大发展动力策源地的长三角北翼,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及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世界级城市群


在““肥臀柳腰大脑门”:扬子江城市群空间形态判读”和““条块断裂”与“条瘦块肥”:扬子江城市群的难言之痛”两篇文章中,我从空间形态学上对扬子江城市群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扬子江城市群来说,致命的结构性缺陷至少有四个:


一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隔江而治”、“隔江分治”问题。受现有的行政区划的分割,扬子江城市群就像一道铁幕,把长江两岸的城市,变成了两个世界,江南和江北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异极大。与之对比,同为跨江城市的武汉,无论是江北的汉口、汉阳,还是江南的武昌,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差异并不大,都表现出勃勃生机。对于武汉来说,长江,就像一个纽带,把它的江南、江北联系起来。相反,作为江苏唯一的跨江城市——南京,虽然继武汉之后,早在1968年就建成了长江大桥,然而,这种城市的江南与江北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根本就不像一个城市,而是像地中海隔开的欧洲和非洲的差距那么大。事实上,扬子江的分野与阻隔效应,不仅仅体现在南京,而且已经深深地成为江苏沿江城市的烙印。


二是城市间“条块断裂”与“条瘦块肥”的问题。所在城市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条状”或者“块状”,是由地市间的行政区划所决定的,然而,在发展状态与格局上,出现“条块断裂”和“条瘦块肥”的问题,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省内一系列经济社会政策叠加效应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开放后,在省内推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影响下,出现了地区发展上的“马太效应”。在“江苏区域经济30年:格局重回卅年前”中,我就曾指出,1997-2006年期间,苏南板块突然发力,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从之前的56%提升到62%。与此同时,苏中与苏北则呈现份额下降,其中,苏中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苏北则下降了4个百分点。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非常重要原因就是,在此期间省委省政府对苏南地区发展的优先扶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举全省之力,修建了江苏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


三是非常严重的“腰无力”问题。沿着扬子江展开的城市群,从作为神经中枢的头部——南京,到作为身体重心所在的臀部——苏锡常地区,都比较强,唯一连接头部和臀部的“腰身”显得过于单薄。在由镇江、扬州和泰州组成的扬子江“腰部”城市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这几个城市明显要第一个数量级。从长远看,如果不解决“腰无力”问题,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就始终存在一个软肋。


四是次级城市群四分五裂问题。在扬子江城市群正式提出前,关于这一地区的城市群格局,最为常见的官方的提法是宁镇扬城市群和苏锡常城市群。显然,仅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在这两个传统的城市群之外,还有南通和泰州,一直游离于扬子江次级城市群的“小团体”、“小圈子”之外。对于它们何去何从,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基本上属于听天由命、自求多福。“穷则变,变则通”。近年来,缺乏省内城市朋友的南通开始求变,积极向上海靠拢,打出了上海“北大门”的旗号,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南通求变求新的同时,泰州变得更加形孤影单——宁镇扬城市群没它的份,苏锡常不带它玩,而南通又抱上了新大腿。此外,即使在次级城市群内部也并非一片和谐。除了在现代纵向交通联系下,苏锡常城市群形成了较为紧密的抱团效应外,另一个次级城市群——宁镇扬城市群,基本上依然是“有名无实”,缺乏组团式发展的实质性举措。


二、扬泰镇一体化:何以可能?


那么,在四大结构性缺陷的约束下,扬子江城市群是否存在破题之路呢?如果存在的话,这一破题之路究竟是什么?又能否实现呢?我认为,存在一个扬子江城市群的破局之路,那就是以解决“腰无力”问题为突破口,全面打通上述结构性问题。关键之举,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写既有的扬子江城市群中次级城市群格局问题,让群内城市都能依托各自优势,邻近组团式发展。


答案也呼之欲出,那就是围绕着“强腰”目标,构建新的次级城市群——“扬泰镇城市群”,或称之为“扬中城市群”,意味“扬子江中部城市群”。构建扬泰镇城市群的意义在于:


一是破题“隔江而治”、“隔江分治”问题。通过组建“扬中城市群”,改变扬子江的“铁幕”分割负面效应,使之变成连接沿江两岸城市的纽带,让位于江南的镇江和位于江北的扬州、泰州,真正地联动发展、协同发展。


二是破题城市间“条块断裂”与“条瘦块肥”的问题。以扬州、泰州和镇江为主体的“扬中城市群”,既有“块状”的镇江,又有“条状”的扬州和泰州,以次级城市群的形态,就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写“条块断裂”问题,使之进入“条块”互动式发展阶段,并最终让“条瘦块肥”变成了“条肥块也肥”。


三是破题扬子江城市群的“腰无力”问题。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已经指出,“腰无力”是扬子江城市群的最大缺陷。其实,这里还是假定扬子江城市群是“有腰” 的。事实上,这一假定是有问题的。原因在于,在扬子江城市群这一“腰部”地区,主要城市间的“弱联系”,几乎没有办法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性的腰部”。“强腰”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腰部”的构成,而“扬中城市群”,就是明确了这一次级城市群的“腰部”所在。


四是破题次级城市群四分五裂问题。次级城市群,特别是宁镇扬城市群的“有名无实”,除了存在“占着茅坑不拉屎”外,还影响、阻碍了群内城市镇江和扬州的发展发现与发展格局。考虑到南京作为扬子江城市群的一个独立发展极,既无意愿也无行动来提升这一次级城市群,不如让南京放手,让它依照自己的城市意愿,全力辐射临近安徽城市。


其实,当我们比较宁镇扬城市群与“扬中城市群”可以发现,“扬中城市群”有着更好的空间与经济社会人文链接:



(1)扬泰镇相互间市区距离更近。从扬州市区到镇江市区不到40公里,从扬州市区到泰州市区不到70公里,而从镇江市区到泰州市区大概85公里左右。可以说,三市核心区有着地理空间上的天然亲和性。


(2)扬泰镇三个地区经济总量相近。2016年数据显示,当年镇江的经济总量为3833亿元,而扬州和泰州分别为4449亿元和4101亿元。经济体量的相近,可以让三个城市进入竞争性合作发展的轨道。


(3)扬泰镇三个地区间文化相通。这三个地区都是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资源丰富。其中,扬州和泰州,彼此间的联系更是紧密。早在建国之初,就“泰州专区”,自1954年后又被划入“扬州专区”。甚至,直至1996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扬州市行政区划,才出现了“扬泰分设”的今日之格局。故,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不包括泰州在内的宁镇扬一体化,天然存在缺陷。


(4)扬泰镇城市发展重心集中在扬子江两岸。尽管三个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出“条块”分异,但是在城市发展重心却主要依托于扬子江。其中,镇江市区毗邻长江,而扬州和泰州也与扬子江相距不远。可以说,三个城市都把发展的重兵投入在扬子江,然而,却没有实现“会师”式发展。借助于“扬中城市群”,就是要让三个城市以扬子江为依托,实现“会师”式发展。


三、扬子江城市群“强腰”之路主要构想


我们说迈向世界级城市群的扬子江城市群,其四大结构性缺陷交汇于“腰部”,而构建以扬泰镇为主体的“扬中城市群”则是突围、“强腰”的战略着力点。大致来说,可以作如下考虑:


一是坚持向心发展而不是离心发展。在未确立“扬中城市群”之前,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建设“扬中城市群”,就是要让扬泰镇三个城市,从过去的离心发展转变为今后的向心发展,而这个向心的焦点,就是扬子江。“扬中城市群”,就像一架三匹马拉的马车,如果每只马都按照自己的习惯与心愿,选择发力方向的话,只能导致马车原地踏步,甚至解体。而一点三匹马能够围绕一个方向前行,那么,才有可能行健致远。


二是做好扬泰镇扬子江交汇点大文章。扬镇泰三个城市此前一直是沿江独立发展,随着次级城市群的出台,除了继续做强互联互通外,可以考虑把三市交汇点,做出一个协同发展区。例如,京口瓜洲一水间的扬州和镇江的交汇处,以及虽然属于镇江但与泰州高港区隔江相望的扬中市,如何让一个城市的“独享”,变成三个城市的“共享”,使之成为联通三市的“纽带”,就是大有可为之处。


三是通过适度行政区划调整为“扬中城市群”提供一个出海口。根据我的观察与研究,作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江苏,尽管其开放型经济在实力上一枝独秀,然而,其开放型经济的特征表现为“沿江开放型”,而非“沿海开放型”。观之沿海地区主要省份,自北向南,从山东到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基本上开放型经济的重心都是在沿海方向。


唯有江苏一家例外。这里面固然有江苏的生产力布局主要是沿着长江轴线展开有关,也与江苏在沿海资源的行政区之间的配置不合理有关。对于“沿江开放型”的江苏来说,还有一个重大烦恼,就是江苏经济的出江入海口被上海的崇明岛牢牢锁死。故,对于经济重心重兵投入沿江的江苏来说,除了继续利用好长江这一黄金水道,还应该为沿江经济寻找另一个海上出口与通道,使之从“沿江开放型”转变为“沿海开放型”


从空间上看,这也是可能的,办法也是有的,那就是把盐城的东台和大丰划归泰州。历史地看,东台和大丰本身就和泰州是一个文化区,两地的方言相近相通,而与盐城有明显的异质性。从现实看,盐城并不缺乏出海口,它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体量来支撑沿海港口的发展。故,把东台和大丰划给泰州是一个双赢


一方面,为扬泰镇城市群提供了一个发展沿海开放型经济的出海口。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三市沿江发展的过于集中风险。特别是,如果获得了新的出海口,在空间形态上呈现“条状”的扬州和泰州,也可以为其北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出海通道,甚至还能辐射到淮安地区。其实,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已经指出,对于苏中城市来说, 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横向的“轴线联系”。一旦出海口的打通,就可能在淮安南部、扬州和泰州北部形成一条面向大海的新的“轴线联系”,进而让苏中经济不仅沿着纵向展开,还能沿着横向展开,形成更为紧密的网状经济发展结构。当然,其潜在意义还能成为带动苏北经济发展的一个跳板。


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利用江苏的沿海资源。江苏是沿海大省,但吊诡的是,经济布局并没有沿着海洋方向发展。无论是连云港,还是盐城,基本上都在白白浪费优越的港口资源。把东台和大丰并入泰州,将为江苏沿海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将推动这一地区海岸资源的开发,大丰港也可能会赢得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






城市观察系列


  1. “条块断裂”与“条瘦块肥”:扬子江城市群的难言之痛

  2. “肥臀柳腰大脑门”:扬子江城市群空间形态判读

  3. 扬子江城市群:会是比肩粤港澳的长三角大湾区吗?

  4. 狼烟四起:扩散效应下强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

  5. 决定中国未来的有两大湾区,但杭州湾恐怕还不够格

  6. 猜谜:一季度江苏GDP增速到底是多少?

  7. 季报出炉!江苏经济增速创20年新低,垫底“五强省”!

  8. 志在富“商”vs志在富“民”:江浙政府偏好差异及其影响

  9. 苏粤争雄出现关键拐点:广东重新雄起,江苏继续探底

  10. 苏粤榜首之争:从悬念迭起到胜负已分——江苏出局!

  11. 城市竞争:从市场之手向“计划之手”回归?

  12. “皇冠上的明珠”:中国制造隐形冠军的省域比较

  13. “国家中心城市”的名与实:经济效能与区域再平衡的国家博弈

  14. 淮海经济区:发挥国家战略的协同效应,再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15. 螺丝壳里做道场:苏州城市的“命”和“运”(完整版)

  16. “省会战略”下的南京城市建设新蓝图

  17. 最新证据!南京全面启动“省会战略”,而连云港则惨遭抛弃!

  18. 2016年终城市观察之连云港:冲刺全省垫底桥头堡的朋友圈

  19. 2016年终城市观察之南通:江海明珠北上海的朋友圈

  20. 2016年终城市观察之南京: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的迁徙特征及其信号

  21. 江苏区域经济30年:格局重回卅年前

  22. 江苏城市30年:进位者,各领风骚;退位者,港城独家

  23. 2016年江苏城市年报:蓝筹触底,成长当道,垃圾现形

  24. 解读轨道交通数据密码:哪些城市会崛起为楼市新黑马?

  25. 暴动的房价,暴露了希望

  26. 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风险、方向与前景

  27. 被抛弃了的主城区,变了天的南京城

  28. 拿起鸡毛当令箭,最大限度挖掘规划潜台词,助力江苏城市提档升级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扬子江城市群要上升“世界级”,至关重要的城市是哪个?
“苏南之中”和“苏中之中”联手,未来将会怎样?
重磅!常泰过江通道又来干货,城际铁路按双线设计,车速200km/h
江苏这两座城市共用一个机场,用两城之名命名机场,看来很公平
聚焦 | 惊天计划!江苏省重磅打造扬子江城市群,八城一体化,泰州将变成……
中国最长最吓人的桥,司机吓得都要找代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