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明日报 | 青年要担负起知识体系构建的使命【第三届(2018)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特辑之十...

青年要担负起知识体系构建的使命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记者:颜维琦 

由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资助的《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日前在上海社联举行。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编叶祝弟介绍,本次征文以“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改革再出发”为主题,面向全国青年学人,历时一年,共收到900多篇来稿。这些征文密切关注我国现代化的进展,尝试运用不同研究视角和学术范式来解答新时代的新问题,具有关注社会现实、积极思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视农村问题、聚焦文化研究、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积极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问题等特征,分布在法学、管理学、文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政治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十多个领域。编辑部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经过初审、专家匿名评审和资深学者终审,最终选出26篇获奖论文。

本次征文活动的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旭东回顾了论文写作过程,他从对劳动者的关怀出发,深入京郊代耕菜农这一群体的日常生活,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探讨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者的过渡生活状态问题。二等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上届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师冯庆回顾了自己两年来的学术成长和心路历程,指出当代青年学人需要具备坚忍不屈的品质和长期积淀的耐心,而非急于对现在的问题发表结论,才能在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时代实现长远而平稳的发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教授,作为学者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在青年知识分子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知识自觉与文化自觉、学术话语与实践认知、敬惜字纸与学术自觉这三对关系,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

《复旦大学学报》主编汪涌豪教授,作为期刊主编代表从分业与综合、问道与问学、知道和知识三对关系出发,鼓励青年学人突破学术藩篱、拓宽问题视野,在精研学术的同时用所学到的知识回馈社会、服务大众。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认为,青年学者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和理论创新,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他回顾了上海在20世纪初的文化繁荣地位,提出要吸引文化人才,除了要打造配套的硬件设施,更要激发出版社、期刊社、报纸等文化机构的活力,不断增强辐射全国、服务全国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

青年学者们则围绕“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这一论坛主题,结合自己的求学历程、治学困惑、学术展望等,分别就“学科自主性与跨学科发展”“量化方法与质性研究”“中西学术话语体系对话”“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等话题交流了看法和感受。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润泽:做知识体系创新的中坚力量
新理念 新使命:新文科与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冯庆 | 让“经典”的“一以贯之”和“经验”的“千变万化”相结合【第二届青创奖获奖作者发言特辑之一】...
無門歌诀
当代书法的使命与路径
年终理论学术研究观点要览|政治学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