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豆瓣9.1,女神出镜,每帧都是壁纸,舍不得快进1秒...

2015年,一部纪录片横空出世,时隔四年,豆瓣得分依旧是9.1分...

有网友评论说,虚幻又真实,美丽又浪漫,如果可以我想看一辈子:《京都人秘密的欢愉》

这是一个关于京都人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幸福的故事。

壹 丨 无处不在的分寸感

按我说,京都人的生活,真的很麻烦。

麻烦到什么程度?

他们每天都要清扫自己的门前,而且一定要干净到,找不到一点点纸屑。

京都人与邻里之间,有一套心照不宣的规则:只扫自己一尺地,绝不踏足他人门。

什么意思呢?

就是每个人不能越矩,绝对不能帮邻里扫门口。

这倒不是京都人小气,是因为这样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邻居会想:这次你帮我扫了,我下次是不是也要帮你扫呢?下下次你是不是还要回扫呢?

扫来扫去,无穷尽也,所以干脆只扫自己的地儿就好。

“自扫门前雪”的凉薄,到了京都,反倒成了一种礼貌,一种让人轻松的相处方式。

邻里之间,回礼也有一套潜规则。

比如,邻居送你价值人民币100多的糕点,回礼时,你得掂量掂量,礼物的价格不能过高。

过高了,对方会觉得你心气高傲,瞧不起人。

因为京都人在意的是:无论贫富,平等对待。

换句话说,不能因为你比我收入高,就送我更贵的东西...

京都人在鸡皮蒜毛的小事上,特别敏感。

你去别人家,是不能轻易进屋的,有啥事,站在玄关处长话短说,说完走人。

如果你坐下来,主人家就头疼了...

出于礼貌,他们得费心为你准备糕点和茶水。

但有时候他们真的很忙,或者想自己独处,完全不想把时间,用在人际关系上啊...

贰丨 应时节而变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什么?

《小王子》里,是这样解释的:仪式,就是使得某一日不同于其他日子,某一小时不同于别的小时。

京都人,把仪式感做到了极致。

京都人的和果子,一直在追逐着时令节气,并且时令不同,名称也不相同。

比如,立春将至,多彩羊羹就会上市,名字也浪漫:春逍遥。

比如,六月末,京都人要吃水无月。

光是一个红豆糯米团子,根据季节的不同,就有四个名字:春之牡丹、夏之夜船、秋之御荻、冬之北窗。

而且四季不同,团子的口味也不相同。

和果子,就是京都人的仪式感,没有吃过春之牡丹,春天就没有来临,还没吃到夏之夜船就不算来到真正的夏天...

叁丨 长情的京都人 

京都,有一间不起眼的茶馆,但请不要小看它。

进了店,顺着走进去,会发现这家店的奇景:店的地底下,盘旋着一口千年老井。

 这家店,只卖两样东西:茶水、烤麻薯。

泡茶的水,均取自地底下的千年老井,而这家店开了1015年。

在京都,千年老店俯拾皆是,你的店,要是少于200年历史,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老字号。

这些老店丰富多彩、应接不暇。

小到扫帚店、豆腐店,大到宫廷御用的和果子店,烧香拜佛的神社...

京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百年老店?

你可能无法相信,说到底,还是京都人,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

他们觉得:这些老店,一旦关门,老顾客买不到东西,会很困扰。

所以京都人,就一直开一直开,开到了现在...

他们甚至认为,传承自家的老店,是对京都应负的责任。


这部《京都人的秘密欢愉》由NHK拍摄,它是一部观感奇妙的系列剧。

说它是纪录片吧,却又时不时安插一些小故事,说它是剧情片吧,但其中又有京都人受访的镜头...


因为京都的美,太难概括,也太难用某一种类型去描述。

这座城市的魅力,来源于那些似有似无的妖狐传说,来源于延续千年的历史底蕴,来源于京都人一言一行的文化古韵...

正如网友所评:京都的美,不是景色、风土人情的那种美,而是一种压抑中的暧昧,典雅中隐藏着闷骚的一种美。

NHK在拍摄时,采取了一个中立视角,用外国人的眼睛,去看这座城市,有夸有贬,有吐槽有赞扬...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请来常盘贵子,作为女主角,贯穿整部剧。

一袭和服,一口京都腔,淡抹脂粉的常盘贵子,演尽了京都人的轻柔、优雅、温婉、古典...

这部剧情纪录片,画面、构图,选景十分漂亮,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镜头都经过深思熟虑。

春诵夏弦,流觞曲水,粉樱郁郁、曲径通幽、玉树银花...这些如画的景色,俯拾皆是。

在外人眼里,这些只是美景,而于京都人来说,这些景色,早已化为内心的安宁和诗意。

有趣的是,以《京都人的秘密欢愉》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京都人似乎并不受其他地方的日本人待见。

比如,对东京人来说,京都人矫情、虚伪、小气、固执...

但事实并非如此。

京都人有一句话,被广泛流传:来碗茶泡饭吗?

这不是说,京都人真的想给你上碗茶泡饭,而是委婉地下了逐客令:我累了,你别再呆了,赶紧走吧。

这种潜台词,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拐弯抹角,扭扭捏捏,一点也不直爽...

但在京都人看来,这是一种最得体的关怀,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保留了别人的面子。

或许,这也正是京都人1000多年来的处世之道,而正因为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维持得这么好。

京都人卖东西,也有着自己的脾性。

比如,有一家驰名在外的网红豆腐店,从不接受媒体采访。

虽然是家网红店,但有着自己的原则:如果外地顾客一次性买10块豆腐,拒不售卖。

为什么有生意不做呢?

老板解释道:他们开口就要10块,那每天来光顾的街坊邻居就买不到了。

有人建议:不够卖,就多做一点嘛。

老板说:增加豆腐数量,就很难保证质量,再说还会抢了其他豆腐店的生意...

尽管受人诟病,但京都人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还为此发明了一首硬核童谣:

请别管我,我不是你儿子,也不是你孙子,我跟你非亲非故,等你成为我亲戚,再来管我吧。

也正是这些坚持,这些讲究,这些自找麻烦,让京都人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感受着次序、舒适和幸福。

有人说:一边品尝美味的年糕,一边感叹四季之美,这就是京都人。

是的,在京都人眼里,一年四季能呈现出不同的韵味,从不留白。

春看樱花,夏赏绿叶,秋观红枫,冬扫银雪...

京都人明白:活着就要全身心投入,去感受自然的细微变化,好好运用五官,去品味当下。

正如网友所说:就像和服之下的五花大绑密不透风,京都人的优雅精致下,也有自成一套潜规则体系。

京都最大的特色,还在于随处可见的僧侣寺庙。

这些寺庙,藏于茂林里,藏于树荫中,藏于小径尽头,藏于石阶之上...

凡人的告诫、时间的流逝、俗世的烦恼、众人的希冀,都在寺庙里,被聆听,被接纳,被宽慰,被消弭...

也许,这也是京都人,活得自矜而安静的原因之一。

在片中的开头,有一段这样的话:京都,魅力之源来自何方?那便是人。而生活在这里的人,被一种无声的咒语束缚着...

这无声的魔咒,来源于京都人复杂、规律、自成一派的生活方式。

而这种繁复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是一种魔咒,束缚着京都人。

但在京都人看来,这却是内心的一种秩序。

这道秩序维持着他们内心的安宁,也维持着他们上千年的历史与传统。

看《京都的秘密欢愉》时,你会感觉到:京都人没啥大抱负,却生活得很幸福。

其实,京都人的幸福,很简单。

就是:尊重时节,尊重生活,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日本有兩種人,日本人和京都人,京都的女神,不忍錯過,秋夜中的秋葉,一起“味禪”
日本豆腐看京都
论帆布包,我也不是只服这家百年老店丨一泽信三郎
【東京】必吃! お多幸本店 老東京人的記憶。近百年關東煮老店 @ 捲捲和土豆拿鐵 :: 痞客邦 PI...
吃货必看丨京都10大美味料理去日本你居然没吃过这些?
日本人靠“出卖男色”年赚50亿,他为品牌付出太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