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农法】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意思是要想庄稼长势好,必须多加施肥,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不过,这一经验在当今农业似乎变了味道,在化肥当道的今天,“肥”则被广泛认为是化肥,“全靠肥当家”也就成了“全靠化肥当家”了。

这句农谚是由我国古人总结出的经验,但是化肥是1950年左右才进入我国,所以从时间上判断这个“肥”肯定不是“化肥”了。那么“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我国远古时期,地广人稀,粗放型的种植方式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所以施肥并不在人们的思考范围之内。随着人口的增加,可开发耕地的减少,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发展农业生产单靠扩大种植面积是不行的,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中收获更多粮食,成为古代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同样是现代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制肥技术

人们发现人工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在不断的实践下积累经验,最终使我国的施肥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古人将肥料称为“粪”,但这个“粪”和我们今天理解的“粪”还是有差距的,它不光是人畜的粪便,还包括草肥、杂肥(如蚕粪、豆科植物秸秆、骨汁)等。

春秋战国时期:草肥的来源主要是“草木灰”、“沤肥”两种;

西汉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休闲地让杂草丛生,春耕时,耕翻杂草作为肥源;

西晋时期:人们开始种植绿肥;

南北朝时期绿肥种植采取轮作方式,主要利用大田作物的休闲季节和大田作物轮种;

唐朝:厩肥堆制,当时称为“踏粪”,这种粪就是最早的堆肥;

宋、元时期:将各种生物垃圾沤渍,任其腐烂,日久成肥,类似今天的酵素,还有饼肥发酵,等到发霉长毛后翻堆,翻堆三四次不再发热后就可以使用;

明清时期:出现了熏制肥料,通过火烧促使粪肥的氧化、腐熟,从而提高肥效。还有合成肥料,是一种动物、植物、无机物相混合的肥料。除此之外还将猪由散养变为圈养进行养猪积肥。

现代:依靠微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生物堆肥。

施肥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意识到施肥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产生了“以肥改土”、“因土施肥”的技术。还有专门的官职“草人”来“掌土化之法”。明清时期更明确提出了播种之前要垫底(基肥),播种之后要接力(追肥)的概念和施肥“三宜”(时宜、土宜、物宜)原则。

如今,化肥以其便利易得几乎取代了传统肥料,但是传统肥料对于土地以及农作物的积极作用却是现代化肥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有机肥力的提升,这样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产量的关键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棉花种植】“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棉花施肥要注意把握的三个原则
中国祖辈都在用的“粪水浇菜”,欧洲科学家却才发现,为什么?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肥料用得越多,作物长得越多吗?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蔬菜施肥讲究多?5句老话可说明白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虽好但不要过量,附4点危害
生产队那个年代(8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