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D版位指南
意义



话归正题,收藏CD(这里主要都只老版CD)有没有意义?有些人说,老版音质好,制作精良,便以更好欣赏音乐;也有人说,老版有感觉,历史的感觉。再加之物以稀为贵,一时间老版CD洛阳纸贵,有市更有价。
先发一篇台湾友人苏友瑞的文章:(此人极为推崇法版)

这个讨论串来谈唱片的版位 <== 就是CD不同时期的压片、LP的各种版本。

基本上,当然是『耳听为凭』,但是,音响系统与音乐聆听者不同的主观取向,却很有可能让『耳听为凭』变成各说各话。

我个人主张,能够正确地辨识版位问题,表示他有能力逼进如临现场的音响系统,并可以捕捉到古典音乐欣赏中重要的『音色艺术』。理由很简单:很多版位,尤其是 LP 的重刻片与 CD 的『新转录方法』,往往是为了让低价错误音响展现出音效的快感,与『音响是为了重现现场并捕捉音色艺术』的个人目标是完全冲突的。因此听地出版位不同,极可能表示你的音乐与音响的目标与我是一致的,这样子才不容易各说各话....

话说回来,我实在很惊讶『别的网站』有那么多音响硬件超过二十几万的人居然辨认不出版位的听感。怪不得谈到音响硬件总是很容易各说各话,因为连唱片最原始的讯号差异都听不出来,怎么可能有客观的讨论?

当然,我的结论仍然是『耳听为凭』,但是这绝对不是主观的感受,而是不同年代的转录方式,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所以没有简单的通则可以一概而论,所以只好说『耳听为凭』。

以下先从唱片历史谈论大方向,再处理一个谈到唱片版位最容易出现的伪善问题,然后再来讨论不同的CD唱片版位。
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历史演变论

  本来尝试想讨论『古典音乐CD唱片低价化』的现象,但是越思考、越发现存在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可以带出很有意思的古典音乐文化现象。当然这篇只是游戏之作,不是非常严谨的学术论文,多个几年或少个几年、写错人名、写错厂牌名......通通可能发生。

  古典音乐唱片出版现象的历史溯源,我想可以从 EMI 的李格一统江湖谈起,约是50-60年代。这时是一个『黄金时代』,水平高超的演奏家多得要命,厂商可以自由挑选他想要、他偏好甚至他利益所在的演奏家。所以无论有多少商业运作或丑闻,制作的唱片就算不够满意也往往是极高水平的成品。这么容易产生好产品的年代,我不论道德是非只论成果效益,故称为『黄金时代』。

  再来是70-80年代,古典音乐几个大厂的情势明朗,我称为『青铜时代』。这时仍存在50年代大师教出的不少青出于蓝的继承者,每个演奏者都要向先师挑战:他如果不能演奏出另一种绝佳的诠释并且拥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大厂商如何推销他的商品?于是,在这种时代,无论是何种演奏传统的训练,演奏家总是费尽心思去产生具有个人特色的诠释方法。以我个人主观而论:DG的吉利尔斯、拉撒路四重奏团,PHILIPS的圣马丁弦乐团、布伦德尔,CBS 的顾尔德,通通算是这个『青铜时代』的产物。同时间,以古乐器演奏为号召的演奏也开始出现,所谓『回到作曲家时代的声音』那只是一种特色,通不过理性的论证。但是,的确也走出一条创新诠释方法的路线。

  再来是90年代,新发行的唱片之获益仍大,但是如何吸引爱乐者购买新出版的唱片?于是进入『星光时代』。这时诠释的创新己经无能说服人了,明星的塑造成为主流方法,诠释的怪异也是另类选择。当然,演奏家本身的外表一定要有特色:特别美、性感、丑、甚至特殊残疾,通通可以成为卖点。这种现象跟好莱坞己经相去不远,故称为『星光时代』。

  再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走向了『微利时代』。因为再也不可能靠新发行唱片获利了,当然只能靠再版的大师级唱片获利。这种再版唱片如何获利?非常简单,一张CD唱片本身的材质,价格可以相差超过五十倍,当然这种差别的就是音响效果的明显差异。而从使用的『讯源』到制作成唱片的过程,也相差过超过百倍。种种省钱方法的运作之下,即使是把再版的大师全集卖得便宜五成,仍然可以获得巨额利益。因此造成音响界开始发现『第一版CD唱片』居然比『新出版CD唱片』好听,CD也像LP一样讲究版位的现象开始产生并流行。

  以上是主流的古典音乐厂商之写照,非主流的厂商当然就不一定了。从这种走向看来,唱片小厂在青铜时代与星光时代还可以放手一拼,到了微利时代大概就只好认输了。于是小厂商倒得倒并得并,最后留下的小厂商自有其独以存活的特色,其中最大的共同特色就是『音响效果』。

  因为,只要对音响效果稍稍敏感一点,非常容易发现『新出版的低价CD唱片』有一种令人非常不舒服的『躁感』,让『长时间听音乐』变得非常不舒服。除非你的音响系统把这些躁感通通修饰掉,否则长期听音乐变成很不舒服的事。在我的体验中,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即使是低价音响系统照样会出现。

  于是小厂商的唱片有了绝佳卖点,就是直接诉人性最原始感官的音响效果。不管是走录音不修饰的美好时代唱片还是走修饰明显的 RR、TACET等厂牌,它们共通的特性就是尝试让长期听音乐变成很舒服的事。

  十多年前我可以用手提音响加耳机大声听当时贵死人的吉利尔斯与拉撒路四重奏团,连续重复听三十几次也不会『躁』;而现在『新出版的低价CD唱片』,却是听一张『躁』一张;EMI的第一版马替农的德布西明明好听的要命,现在同一演奏录音之EMI大全集纸盒低价版却『躁』到听不完一张CD。你说是我十多年前音响要求低吗?十多年前不是没有买过超低价唱片,例如我最爱的唱片之一:DG的肯普夫演奏贝多芬 OP.126 与其它钢琴小品集;它当年才200元一张,超级低价,但是偏偏一点『躁感』都没有!

  很明显的,低价化唱片带出来的是人类原始感官的不舒适。

  低价化CD唱片让很多人以低门坎进入古典音乐大师的世界,这是绝不可抹灭的优点;但是它是否也同时毒化热爱古典音乐的原始热情?那种违反感官的躁感会不会进一步让古典音乐成为理智上的热情而非感官上的真正享受?明明很躁,就是要说它是好唱片(事实上大师的演奏也的确非常好);久而久之,古典音乐不是听觉感官的满足,而是理智上的说服,最后是不是导致口是心非的虚伪古典音乐欣赏者增加?

  这是一种特殊的音乐社会学现象,很可能走向悲剧,需要的是摆脱流行观点的有识乐友共同承担!
从唱片版位问题谈古典音乐的一元化现象

  前文提到:
『.......再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走向了『微利时代』。因为再也不可能靠新发行唱片获利了,当然只能靠再版的大师级唱片获利。这种再版唱片如何获利?非常简单,一张CD唱片本身的材质,价格可以相差超过五十倍,当然这种差别的就是音响效果的明显差异。而从使用的『讯源』到制作成唱片的过程,也相差过超过百倍。种种省钱方法的运作之下,即使是把再版的大师全集卖得便宜五成,仍然可以获得巨额利益。因此造成音响界开始发现『第一版CD唱片』居然比『新出版CD唱片』好听,CD也像LP一样讲究版位的现象开始产生并流行。』

  这里牵涉到的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唱片的硬件版位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对象,并演变成商业价格飞涨。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的走向,好坏且先不论;然而从中看到很令人警剔的文化缺陷问题,却可以好好谈论一下。

唱片版位的直接听感:

  LP(黑胶唱片)与CD都有第一版(首度发行)的唱片音质普遍较佳、高价版胜过低价版过现象,只是凡事当然都有例外;所以我倾向体而直接地比较,耳听为凭。例如,EMI FRANCE 录音的卡拉丝在巴黎之《卡门》,西德版 CD 全面大胜荷兰版。EMI FRANCE的马替农与 ORTF 之圣桑交响曲全集,荷兰版小赢目前贩卖的红与黑双片装CD。EMI FRANCE的契可里尼与巴黎交响乐团之圣桑钢琴协奏曲全集,却是纸盒大全集版小胜荷兰版。DG的大花版与EMI的GROC版是极烂的转录,但国内LP版位专业实力居首位的爱乐唱片大花陈先生却以他的音响系统向我证明出,美国制的GROC版听感极佳。

  总之,这种『版位问题』当然不是黑白分明的法律原则,必须诉诸爱乐者最直接的听感。听不出来,对单纯的爱乐者不见得不好;但是如果要评论『音色』艺术或『录音』效果,听不出版位问题的现象就必须自我警剔了。理所当然的,收集好版位唱片的人,也会有人听得出来而有人听不出来;听得出来的人花大钱收集版位,当然天经地义;听不出来的人被批评白花钱玩物丧志,也算合情合理。这本来是很简单的原则,但是在『圣俗二分』的媚俗文化上,却被扭曲成自居为圣的问题。


玩物丧志还是自命清高?


  随着LP的首版唱片价格飞涨,CD德版唱片价格不菲,很快地出现一种:『花钱买好版位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炫耀金钱』的论调。这种论调当然有几分真实,每个领域一定都有欺世盗名的人。但是,使用该领域的欺世盗名者来一竿子打翻船是一种『圣俗二分』的诡辩;简而言之,只因为唱片价格不合理就全面否定追逐唱片版位好听的意义,只是一种自我标榜、自居为圣而己。我曾一再看到『花几十万元玩LP硬件却大骂别人买一张几仟元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的荒唐故事,主角当然是虚伪的追求名利;但是这么明显偏差的言论却可以得到认同与支持,呈现的就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一元化思想。

  回到问题的本质:『究意不同的CD唱片版位(或LP),我到底听不听得出好坏之别?』这个问题之答案当然是主观的,但是对于『个人』却是客观的。如果你能努力让自己训练出分辨版位好坏的耳力,当然是让自己音乐艺术的素养提升了。如果你能努力『经验到』不同版位没有好坏之别,再建构理论证明不同版位听感的来源,那当然也是提升自己艺术鉴别力的好方式。

  所以,一开始我们要强调的就是『直接听感』:EMI FRANCE的卡拉丝在巴黎的《卡门》,西德版 CD 全面大胜荷兰版。这是在我的三万元级鉴听式音响经验中的现象,随便怎么A B TEST都一定正确无误;这就是对我来说客观无比的『直接听感』。

  这种『相对客观』的『直接听感』有何意义呢?至少对我自己来说,追求好音质版位的唱片,不是为了音响效果,而是为了『对音乐忠实』。


对音乐忠实:

  要追求音响效果,录音的科学技术是永恒向前进的,再怎么好的原版录音,论音响效果永远也比不上新天新地林主惟先生代理的那些现代录音科学下的艺术级唱片。

  今天追问硬件版位,是因为有些梦幻的音乐演奏己经不复存在;例如说,对我主观而言,没有任何一个乐团可以比得上巴黎四大乐团之三(巴黎音乐院乐团、拉慕鲁乐团、柯隆内乐团与帕度鲁乐团,可惜至今找不到帕度鲁乐团的录音数据),所以任何能帮助我『更清楚聆听到巴黎四大乐团的演奏效果』之手段,就算花大钱也通通舍得花下去。所以从『对音乐忠实』的立场,追逐唱片版位有它一定的客观意义。若是太早就一元化地全盘否定这种客观的『直接听感』,小则丧失增进自我音乐素养的机会,大则沦落成『花几十万玩LP硬件却大骂别人玩几仟元的唱片』之虚伪徒众。

  『直接听感』是最重要的;能够发现不同唱片版位对音乐欣赏影响,绝对是增进音乐欣赏能力的『一种可行途径』,值得真诚的爱乐者费心于此。

  结果,只要扣上『花钱买好版位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炫耀金钱』的论调,就可以看到一堆音响硬件几十万的人自命清高地宣称他不屑玩此等商业炒作游戏;这只有可能两种答案:第一种是他们几十万的音响居然听不出有版位差别,原来他们的音响硬件就己经是虚伪商品了;第二种是他们听得出来,却藉由圣俗二分的习性来自我标榜、自居为圣。无论那一种,都毫不留情地暴露出没有把音乐放在第一,而把自命清高摆在第一的『伪装爱乐者』之真实现象。


真正的、真心的尊重知识:

  只有一种人批评高价版位现象是可以被尊重的,就是家境清寒却热爱古典音乐、只能用烧录或下载MP3与手提音响来接近音乐心灵的单纯爱乐者(嗯,我曾经是如此啦!)。这种最单纯的音乐心灵免不了在音色艺术的视野会受限,却是唯一可以无愧地提出唱片版位价格不当的诚实者。

  为什么不能单纯地欣赏古典音乐?这是我们文化深层的严重问题:永远把个人修行境界摆第一,从而无法真正的尊重世间知识的真善美。所以无论是唱片问题、录音艺术问题、音乐欣赏问题....有品的人追求逍遥境界,没品的人追求修行美名,最后永远是把古典音乐真正的艺术美感摆在第二位。脑筋快的商人当然可以动这种手脚:前阵子的波哥雷黎奇钢琴会,一堆不知所云的非音乐之境界赞词,岂不是下了最好的脚注?

  真心的、真正的尊重世间知识,避免个人的圣俗二分习惯轻易掩盖掉真实体验或正确知识,何以在我们的社会文化是如此的艰难?


一元化的社会现况:

  于是,如果真的听到了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演奏家、最好的音响,我们的文化习惯会是『立刻承认这个事实现象』?还是『立刻以各种非音乐的理由拒斥』?很可惜的,无论是古典音乐的真实面貌,还是客观的音响科学,通通出现后者这种糟糕的一元化现象。结果,『古典音乐的流行观点』成为最不容易被打压的意见,反而各种有深度的非流行观点最容易受到非音乐的批评与打压。

  其实,古典音乐的唱片圈是远比流行音乐更加追星化的;这不是个人音乐素养的问题,而是根深地固的一元化思想,导致彻彻底底地拒斥直接听感而强调非音乐的理由。

  能摆脱这种一元化的宿命吗?
这里仔细描述一个具体案例:

===========================
EMI的第一版马替农的德布西明明好听的要命,现在同一演奏录音之EMI大全集纸盒低价版却『躁』到听不完一张CD。
==========================

若是要具体提出实例,我目前记得最清楚的是:

富兰梭瓦与克路易坦和巴黎音乐院乐团的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EMI FRANCE。

原始最早版(法国版)当然完全没问题。
再来是德国版,ebay上抢得昏天暗地...:p
再来是荷兰版,表现也佳。
再来是EMI最惨烈的GROC号称全新转录技术的大烂版,是不会『躁』,但是高频细节通通消失了。
再来是红与黑低价版,奇了!可能是EMI FRANCE原厂监制,甚至比得上德国版。
最后就是我上诉的纸盒装大全集,『躁』得非常明显。

具体的案例在于:把左手钢琴协奏曲分成三个乐章,从第二乐章转第三乐章连续出现三次最强烈的管弦乐合奏,『钹』声高亢震响。OK,就是这里。

如果是法国版、德国版或是红与黑版,钹声高亢嘹亮,几团被带着直冲云霄,充分表明这首钢琴协奏曲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协奏曲之一!

如果是GROC版,咦?出现一个不刺耳的声音,但那倒底是三角铁、钟、还是钹啊?

如果是纸盒版,掩耳而逃,快快按快转跳过这一段....

以上听感,无论是使用我最早的三万元音响,还是现在的三十万元音响,还是在朋友家中的千万音响,只要不是修饰美声取向的音响,通通都可以得到类似的听感...

比较有争议的可能是法国版与德国版,我个人听起来感觉,法国比较『杀音响』,遇到美声系统会比较差。但是如果在我的鉴听系统听起来,法国版是胜过德国版不少。

再谈一个范例,是我在另一个讨论串提到的PHILIPS之 I MUSIC 的
《四季》。

我分别比较:

1991 版.....就是 PHILIPS 应有的美声啦!

1997 纸盒版,9 张CD装在烂纸盒,每张CD唱片用纸袋子装....跟上面差不多耶!大家要抢可以抢这个版位就好。

2002 中价位 96K/24BIT 转换版......中价位?烂中之烂,高音不正常,低音混浊,中频跟着摆烂。买到衰到,幸好我没有买,这张是朋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D版本指南!
50张HiFi录音的经典CD,音响和音乐发烧友的最爱
发烧试音天碟推荐入门标题音乐发烧唱片(下)
H117 EMI Eminence 精选名盘收藏盒50CD古典音乐无损FLAC数字音频
音乐发烧友的CD发烧品牌
日志100首经典电影原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